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对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对敲是一个专用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对敲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是指行为人意图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交易券种、价格、数量,向相同或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发出交易委托指令并达成交易的行为,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依事先通谋的内容达成交易。

对敲的特征

特征一,从成交价格来看,在k线图连续出现一系列小正线,正线实体接近,没有出现大的涨跌,而且股票价格几乎没有倒退,明显的人为控制痕迹,这往往是推高股价的主要敲打。但是,这种阳的持续重叠的趋势不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往往会以跳水告终。

特征二,从成交量上看,短期市场成交量可以成倍提高放大而股价指数涨幅水平有限的个股,通常为主力对敲所致。有些企业个股分析短期升势较快,但成交非常夸张地放出来了巨量,这些量中的水份亦较大。

特征三,从每笔交易的角度来看,单笔交易的数量较大,往往是整数,比如100、500,买卖订单的数量都接近手中的数量,这种情况下,通常买卖双方是同一个人,即敲门的行为。一旦出现连锁式上涨,即股价已进入最后冲击阶段,这时候可以快进快出,获得一些报酬。

主力对敲的目的

主力进行对敲一般存在以下几个目的:

1、低价收购筹码

主力在建仓阶段,为了降低其持仓成本,会采取对敲的投资策略,即先卖出一部分股票,导致股价下跌,引起投资者跟着卖出股票,再以较低的价格大量的收购筹码。

2、减轻高位抛盘压力

主力为了减轻高位抛盘的压力,会在股票拉升过程中大量的买入该股,拉升股价。

3、洗盘

在震仓中,主力为了洗掉散户,进行对敲,即先卖出一部分股票,导致股价下跌,让散户认为主力在出货,抛出手中的筹码,主力再进行拉升,减轻个股后市的上涨压力。

4、出货

当股价涨到一定高度时,主力为了方便出货,会先买入一部股票,让投资者误认为股票会创立新高,而大量的买入,主力趁此大量的派发手中的筹码。

庄家操盘常用对敲,过去一般是为了吸引散户跟进,而现在则变成了一种常用的操盘手段,建仓时对敲、震仓时对敲、拉高时对敲、出货时对敲,做反弹行情仍然运用对敲。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2.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