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欲问西天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欲问西天乐'''》作者胡应麟,父僖,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5岁读书成诵,9岁从…”)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img-qn-0.51miz.com/preview/element/00/01/16/34/E-1163438-8673AC72.jpg!/quality/90/unsharp/true/compress/true/format/jpg/fh/320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51miz.com/so-sucai/1909685/p_15/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small>
 +
|}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欲问西天乐'''》作者[[胡应麟]],父僖,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5岁读书成诵,9岁从乡间塾师习经学,特爱古文辞。稍长,能撰各体诗篇。16岁入庠为秀才<ref>[http://www.wutongzi.com/a/159496.html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梧桐子</ref>。明万历四年(1576)乡试中举。会试不第。曾随父北上南下,沿途吟咏,见者激赏。所交皆海内贤士豪杰。大司空朱衡过兰江,求与晤面,泊舟三日以待。应麟感而见之,赋《昆仑行》680言答谢。朱衡称之为“天下奇才”。时王世贞执词坛牛耳,对其推崇备至,列为暮年所交五子之一。世贞卒,乃入戏曲家[[汪道昆]]主持的白榆社。道昆卒,即主持词坛,大江以南皆翕然宗之。性孤介,厌薄荣利,自负甚高。晚年益肆力于学。于县城内思亲桥畔筑室号“二酉山房”,藏书4万余卷,专事著述。诗文主张复古模拟,后由重视格调转向于神韵。
 
 《'''寄题王中丞小袛园欲问西天乐'''》作者[[胡应麟]],父僖,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5岁读书成诵,9岁从乡间塾师习经学,特爱古文辞。稍长,能撰各体诗篇。16岁入庠为秀才<ref>[http://www.wutongzi.com/a/159496.html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梧桐子</ref>。明万历四年(1576)乡试中举。会试不第。曾随父北上南下,沿途吟咏,见者激赏。所交皆海内贤士豪杰。大司空朱衡过兰江,求与晤面,泊舟三日以待。应麟感而见之,赋《昆仑行》680言答谢。朱衡称之为“天下奇才”。时王世贞执词坛牛耳,对其推崇备至,列为暮年所交五子之一。世贞卒,乃入戏曲家[[汪道昆]]主持的白榆社。道昆卒,即主持词坛,大江以南皆翕然宗之。性孤介,厌薄荣利,自负甚高。晚年益肆力于学。于县城内思亲桥畔筑室号“二酉山房”,藏书4万余卷,专事著述。诗文主张复古模拟,后由重视格调转向于神韵。

於 2022年6月29日 (三) 17:11 的最新修訂

來自 覓知網 的圖片

寄題王中丞小袛園欲問西天樂》作者胡應麟,父僖,歷官刑部主事、湖廣參議、雲南僉事。5歲讀書成誦,9歲從鄉間塾師習經學,特愛古文辭。稍長,能撰各體詩篇。16歲入庠為秀才[1]。明萬曆四年(1576)鄉試中舉。會試不第。曾隨父北上南下,沿途吟詠,見者激賞。所交皆海內賢士豪傑。大司空朱衡過蘭江,求與晤面,泊舟三日以待。應麟感而見之,賦《崑崙行》680言答謝。朱衡稱之為「天下奇才」。時王世貞執詞壇牛耳,對其推崇備至,列為暮年所交五子之一。世貞卒,乃入戲曲家汪道昆主持的白榆社。道昆卒,即主持詞壇,大江以南皆翕然宗之。性孤介,厭薄榮利,自負甚高。晚年益肆力於學。於縣城內思親橋畔築室號「二酉山房」,藏書4萬餘卷,專事著述。詩文主張復古模擬,後由重視格調轉向於神韻。

寄題王中丞小袛園欲問西天樂

代表作品

胡應麟最為著名的著作是《詩藪》,共20卷,分內外兩編。內編是分體總論,外編(包括雜編與續編)則是自周至明,依時代為序,對作家、作品進行評論。《詩藪》頗為完整、系統地表述了作者的詩學思想,遠遠超越了詩話發展前期的那種隨筆、散論的性質,是集本體建構和作家作品批評為一體的詩學專論。胡應麟篤信嚴羽之主張,卻不墨守嚴氏針對」以議論為詩」、「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之弊病,而把詩歌[2]與禪宗聯繫說詩之法,其說詩比較切實,在於其對用事之探討,形獨特且系統之看法。胡應麟論詩,從方法論上受嚴羽之影響。運用此種方法,糾偏黃庭堅之「脫胎換骨」、「點鐵成金」,得出全新之結論。綜其《詩藪》全篇,可見胡應麟有關「用事」完整理論體系由以下三個方面構成:

1、除以情景為詩歌模寫之對象,用事亦另一之重要手段。

2、指出宋、明人在用事上之偏差失誤,將情、景、事三者聯繫,並統攝在「工」、「巧」下論述,以」風調」、「神韻」為用事之極致標準。

3、論「用事」貴淺顯、易懂,或用句,或用意,咸臻化境;或減字,或添字,並無礙事。

其他著作有《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少室山房類稿》等37種347卷。

視頻

寄題王中丞小袛園欲問西天樂 相關視頻

中國古代文學史——明代小說
07明代中期的文學復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