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语和读书,是最温暖的陪伴(王卫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寄语和读书,是最温暖的陪伴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寄语和读书,是最温暖的陪伴》中国当代作家王卫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寄语和读书,是最温暖的陪伴

壬寅虎年,春天来得早,但春天的门关更得早。

4月29日,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第一场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喜讯从城东区传来。作为4月初首先发现新冠病毒阳性病患的东区,从当月初进入抗疫之战以来,到月底解除“静态管理”,近一个月。而主城区中的城中、城西和城北三区,从4月15日实施“静态管理”,到23日解除,也经历了近10天的严峻考验。

全市主城区解除“静态管理”,对于每一个市民来说,是值得庆贺的。解除“静态管理”后,人们以轻松自由的心态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但自由和轻松是相对的,戴口罩出门、进公共场合扫码、两米距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工作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五一”小长假一过,人们满以为一切秩序可以恢复如常,但好景很短。

5月7日,疫魔再度袭来,首先发现于城西区。接着,主城区与湟中、大通局部实施“静态管理”。

新的一轮抗疫之战迅速启动。对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来说,宅家,就是最基本的行动配合。

从5月8日起,对多数人来说,又一轮焦虑、犹豫、盼望、煎熬的日子开始。加之天气反复无常,低温阴冷,时而小雨,大通的宝库、湟源的寺寨等乡镇下起了雪。人们的心情在疫情和天气的双重影响下,除了压抑,就是冰冷。

也许我对困难的分析看待有自己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我坚信我们的国家体制,坚信党和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坚信我们国家抗疫所积累的全球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坚信我们的抗疫铁军,坚信我们具有高度自觉和大局意识的人民群众,坚信我们丝丝紧扣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因此,我始终抱定坚定的信念,积极配合,静待形势全面好转。但我认为居家抗疫,不能浑浑噩噩推日子,必须在精神上有所收获。

身居家中,微信在送来每日疫情增加数据的同时,也送来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以及各行各业人员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的汗水往往催化出我的泪水。

每天早晨从微信朋友圈、群里和亲人、友人等手机发来的问候寄语,那些文字和图像,让人感受到整个世界是温暖的。

在抗疫的这个特殊时段,“早安”“保重”“做好防护”成为寄语的主体,在主题之下,许多充满温馨和甜蜜的短语,如同一碗鸡汤,慰藉着我的心灵。

“牵挂问候都是缘,惦记思念都是情,健康快乐都是福!新的一天,早安!”“疫情又起,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不能麻痹。道声早,问个好,说明我们都挺好。一份心,一份爱,开心快乐健康在。”“太阳送健康,月亮送梦想,清晨送希望,让我们健康快乐每一天!”“楼里看着窗外天,楼下排队做核酸,不求神仙不求天,但求亲友都平安,待到疫情解禁时,欢聚一堂把酒端。”“天天互动几秒钟,证明都在健康中,遥看微信如见面,思念牵挂在心中。”读着这类满含关爱之情的文字,我觉得,人间真情早已冲淡了疫情带来的压抑与苦闷。

为了让自己安心,为了让朋友和家人安心,许多人发来劝诫的微信,比如“外面景色虽然好,四周病毒不少;疫情依然严重,不可到处乱跑;宅家享受快乐,一天三顿吃饱;配合核酸检测,健康长寿不老!”,这类文字虽然平实朴素,却语重心长,给人温婉之感。

还有许多相互鼓励、加油打气的文字,“封城封路不封心,隔山隔水不隔情,我们一起加油!”“为清零默默坚守,为祥和静静守候,为平安我们祈祷!愿疫情早日过去!愿岁月无恙!”“同舟共济,彼此安康,战胜疫情!”

有些文字加配图的寄语,点亮着早晨的眼神,会让我头脑清醒起来,让人信心满满。

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有朋友发来近期异常火爆的歌曲《疫情过后》,对此欣赏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旋律婉转清新,时而深沉,时而轻快,如清风徐来,如泉水潺潺,叩击人的情感之弦。其歌词直抒胸臆,接地气,表达出最为朴素、最为平实的心愿,充满生活味和人间烟火味,既给人安慰,也催人奋进,鼓舞人们憧憬明天,向往未来。听读该首歌曲,会使人在艺术享受中,获得前行的力量。歌词的文字朴实唯美,很快引人进入情绪氛围。在此,我摘取一部分,“等疫情过后,我想出去走走。看山看水看花,看亲人朋友……我知道是爱,让世界温暖温柔。青春灿烂的梦啊!总在我心上。悲欢与共的小城,山青水长流。我不知道会不会,再伤心或泪流。我知道学会,珍惜此刻的所有……”这歌这词,唱出来,如同温润的涓涓细流,直达心底最干涸的地方。

在文字里取暖,是我多年来的获得精神慰藉的方式之一。疫魔来袭,居家静处,被框定于百平方米的空间,难免产生寂寞无聊、焦躁不安,乃至郁闷上火,无端给自己过不去,与家人难堪等。为平复不良情绪,在没有任何家务可做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精神朋友——书。从书架上或能放书的地方,没有目的地拿过某一本书,打开,坐在书桌前,或斜倚在沙发上,半躺在床上,翻阅起来。《聊斋志异》以前读过,对那些鬼怪故事虽然熟悉,但如今阅读时,却觉得陌生。于是,它便成为这段日子爱不释手的宝物,只要有空,就翻阅,阅读中咀嚼,咀嚼后再感悟,再回味,在似曾相识中,加深印象与理解。

我订阅有两份文学期刊,一个是《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以下简称《西散原创》),另一个是《青春》。平时,对每一期杂志内的文章,只是选择性地读,泛泛而过,并未有全面认真地去欣赏学习。

自从四月中旬上一波疫情袭来,居家抗疫以来,我可是真正做起了虔诚的读者。《西散原创》里的每一篇散文,都是经过编辑老师慧眼筛选后,才上刊的。我特别喜欢每期的《卷首语》,在我以为,每一期的卷首语,就是一篇浓缩的关于散文创作的讲座,细细读来,如醍醐灌顶,对个人的习作有很现实的点拨意义。每一期都有国内大家的特稿,比如红孩、王宗仁、周明、周振华、李汉荣等,读他们的文章,对我等文学爱好者而言,受益匪浅。《西散原创》既有名家之作的锦上添花,也有爱好散文创作的新人亮相展示的平台。不论是名家的,还是初学者的,我几乎从《卷首语》到封底,不漏一篇地阅读。

《青春》曾经是我们这一代文学爱好者非常钟爱的文学期刊,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就受广大青年偏爱,订阅者甚多,发表的一些作品,在青年当中,乃至全社会读者当中经常引起轰动。记得1983年,《青春》第1期发表了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今夜有暴风雨》,当时我还没来得及阅读,我订的期刊就被同事“抢”走。那种情景,虽然时隔近四十年,记忆犹深。如今,在许多文学类期刊因读者群少而小,纷纷退出或停办,而《青春》以她特有的办刊方式,坚挺于广大读者当中。近一个多月,我把今年的几期《青春》放在最为显眼方便的地方,随时随手翻阅。我觉得,《青春》依然朝气蓬勃,并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她的栏目设置更适合青年读者的口味,“青春新视界”“小说苑”“高校创意写作联展”“大学生诗页”“笔生花”“网络文学评论”等,并且每个栏目都特约了主持人,我所熟悉的《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执行主编、著名散文家梅雨墨先生是“笔生花”的主持人,因此增加了几分亲切感。这段时间,通过对《青春》所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网络文学评论等的浏览阅读,感觉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使我这位年过花甲的老读者忘记了年龄,认识到了当下文学的新元素、新变化,感受到青年人的理想性、好奇心、拥抱新世界的活力,特别对网络文学现象增进了了解,增强了认同感。

说心里话,抗疫居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出不了门,看不了风景,呼吸不了新鲜气,会不了朋友,加之我们西宁人今年的特殊经历,人人都觉得几乎没分享春天快乐,就进入到夏天,而这个初夏根本没有夏天的感觉,天冷雨霏霏,体感总是冷冰冰的。但这些日子,我是充实的,我的精神始终是振作的,除了家庭的温暖,我从亲友的寄语问候里,从读到的书本里,获得了阳光雨露般的滋润,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储蓄着精气神。

这篇稿子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就在收尾的时候,我看到了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通告,从5月16日起,主城区内除我居住的城西区外,其他三个区实行有序开放。这说明抗疫的形势好转,我们距离正常的生活秩序已经很近很近了。我想,今年我们虽然错过了春天,但我期望属于高原人的夏天之门能够顺利打开,好让我们走进多彩的夏日,看花看草看绿色,听雨听风听人潮,拥抱自然,享受生活。[1]

作者简介

王卫华,退休公务员,西宁市作协会员,青海省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