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宿根天人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宿根天人菊

中文名称:宿根天人菊

外文名称: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

别称:车轮菊(江苏)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菊目、菊科

族属:堆心菊族、天人菊属

宿根天人菊(学名:Gaillardia aristata Pursh. )菊科天人菊属的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舌状花黄色;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被毛。花果期7-8月。

宿根天人菊可用作庭园栽培。

形状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被粗节毛。茎不分枝或稍有分枝。基生叶和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匙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全缘或羽状缺裂,两面被尖状柔毛,叶有长叶柄;中部茎叶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匙形,长4-8厘米,基部无柄或心形抱茎。头状花序径5-7厘米;总苞片披针形,长约1厘米,外面有腺点及密柔毛。舌状花黄色;管状花外面有腺点,裂片长三角形,顶端芒状渐尖,被节毛;瘦果长2毫米,被毛、冠毛长2毫米,花果期7-8月。[1]

产地生境

性强健,耐热,耐旱,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潮湿和肥沃的土壤中,花少叶多易死苗。

原产北美西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北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等也有种植,人工也可以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1] 宿根天人菊多采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生产上以播种繁殖为主。

播种繁殖

适合用于大量繁殖,春播或秋播均可,播种基质可选用泥炭或蛭石。宿根天人菊种子较大,千粒重2.326g,将种子撒播于苗床中,覆盖细沙2 ~ 3mm,保持基质湿润,发芽适宜温度22℃~ 25℃,播种后10 ~ 14天即可发芽。种子播种发芽率很高,可达95% 以上。

分株繁殖

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挖取健壮的2 ~ 3 年生植株,去除枯叶和死根,从基部将株丛分成数丛带有须根的小丛,栽植到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壤土中,适当遮阴,注意排水,5 ~ 10 天即可成活。

扦插繁殖

采用枝插繁殖,枝插在旺盛生长期选取植株中上部生长健壮较嫩茎段,在节间处剪断,插条长8 ~ 10cm,去除基部的叶片,适当摘除上部叶片,蘸取稀释1000 倍液的生根粉约10 秒,插入湿润的沙土或蛭石基质中,插入深度3cm 左右,扦插后遮阴保湿,7 ~ 10 天即可生根。

价值

观赏价值

可用于花坛或花境,也可成丛、成片地植于林缘和草地中,也可作切花。

绿化价值

宿根天人菊是很好的绿化植物,其具有强韧的特质,繁殖力与生命力都比较强,可用于防风定沙。

植物文化

宿根天人菊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团结同心协力

天人菊是中国台湾省澎湖县的县花,在澎湖各地到处可见,所以澎湖被称为菊岛。天人菊全株有柔毛,可以防止水份散失,这是天人菊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主要原因。天人菊的叶呈细长形,花为黄红双色,少数为金黄色,花茎长而直立;种子随风飘散,落地生长。能耐风、耐旱、抗潮、生性强韧,是良好的防风定砂植物。

参考资料

  1. 宿根天人菊,护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