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萼角盤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寬萼角盤蘭 |
中文名:寬萼角盤蘭 拉丁學名:Herminium souliei Schlt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微子目 科:蘭科 屬:角盤蘭屬 |
寬萼角盤蘭(kuān è jiǎo pán lán,學名 Herminium souliei Schltr.,俗名:川滇角盤蘭,異名:Herminium limprichtii Herminium souliei var. lichiangense Herminium angustifolium var. souliei Monorchis souliei Monorchis limprichtii )是蘭科角盤蘭屬植物,植株高12-40厘米,塊莖長圓形或卵球形,肉質,莖直立,無毛,基部具2-3枚筒狀鞘,下部具2-4枚葉,在葉之上具1-2枚苞片狀小葉,花期7-8月,分布于于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至中部)、西藏(東南部),生長於海拔1400-4200米的山坡闊葉林至針葉林下或山坡草地中。 [1]
寬萼角盤蘭形態特徵
寬萼角盤蘭植株高12-40厘米。塊莖長圓形或卵球形,長1-2厘米,直徑1-1.5厘米,肉質。
莖直立,無毛,基部具2-3枚筒狀鞘,下部具2-4枚葉,在葉之上具1-2枚苞片狀小葉。葉下部的最大,往上漸變小;下部葉片狹長圓形,長5.5-20厘米,寬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並抱莖。
總狀花序具多數花;圓柱狀,長4-20厘米;花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短於子房;子房圓柱形,扭轉,無毛,連花梗長約5毫米;花小,淡綠色;
中萼片卵形,直立,凹陷呈舟狀,長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具3脈;側萼片偏斜的卵形,向前伸展,張開,較中萼片稍長和寬,先端鈍,具1脈;
花瓣線狀披針形,直立,長2.7毫米,寬0.6毫米,與中萼片相靠,先端鈍,較萼片薄,具1脈;唇瓣下垂,長達4.5毫米,基部無距,幾乎不凹陷,中部縊縮,前部3裂;
側裂片鐮狀線形,長2毫米,先端鈍,向內彎曲;中裂片披針形或鈍三角形,較側裂片短近1倍,先端鈍;蕊柱粗短,長約1毫米;藥室並行;花粉團卵圓形,具極短的花粉團柄和粘盤,粘盤卵圓形;
蕊喙小,具短臂;柱頭2個,隆起,橢圓形,位於蕊喙之下;退化雄蕊2個,長圓形,具短柄,較花葯矮多。花期7-8月。 [2]
寬萼角盤蘭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4200米的山坡闊葉林至針葉林下或山坡草地中。 [3]
寬萼角盤蘭分布範圍
寬萼角盤蘭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全草、塊莖。
功效應用:全草:滋陰補腎,健脾胃,調經。用於腎虛,頭暈失眠,煩躁口渴,食欲不振,鬚髮早白,月經不調。塊莖:滋陰補腎,養胃調經。注評本種蒙古族也藥用,其全草主要用於神經衰弱、頭暈失眠、鬚髮早白、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
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