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宜黃戲 |
中文名稱;宜黃戲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江西省宜黃縣 遺產編號;Ⅳ-38 別名;宜黃班、宜黃調 |
宜黃戲,舊稱宜黃班、宜黃調,江西省宜黃、南城、南豐、廣昌等縣,及贛東北、贛南和閩西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宜黃戲以明末西秦腔演變成的宜黃腔為主要唱腔,清末吸收其他亂彈的聲腔和劇目而形成一個多種聲腔綜合的劇種。唱腔以宜黃腔為主,此外有反調、嗩吶、西皮、浙調、吹調、南北詞等,男女同腔同調。淨腳行當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之分。表演藝術上保存了一些古風。[1]
2006年5月20日,宜黃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8。
目錄
歷史淵源
宜黃戲江西古老劇種之一。發源於宜黃縣,迄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宜黃戲是清代初期,在宜黃縣發展起來的,因江浙發音"宜"、"一"不分,故後來有人稱"宜黃腔"是"二黃腔"。[2]
宜黃戲可以直溯明代的西秦腔。這種西秦腔的曲調包括以嗩吶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發展,便成了獨樹一幟的宜黃腔。
清代乾隆年間初期,宜伶又以原配奏樂器大筒胡琴改為主奏樂器,從此嗩吶"二犯"及平板"吹腔"一變為胡琴腔。
清代戲曲家李調元在《雨村劇話》中曾寫道,胡琴腔起於江右,又名"二黃腔"。胡琴腔的誕生,標誌着板腔音樂在南方增加了一路。
宜黃腔崛起後,流行很廣,現贛劇、徽劇、祁劇中所唱的"二黃腔",是直接由宜黃腔傳去的,所以宜黃腔對我國許多劇種中"二黃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響。
宜黃戲舊稱"宜黃班"、"宜黃調",它以明末西秦腔演變成的宜黃腔,宜黃戲為主要唱腔,清代末期吸收其他亂彈的聲腔和劇目而形成一個多種聲腔綜合的劇種。
文化特徵
唱腔
宜黃戲的曲調主要有宜黃腔、反調、嗩吶二凡、西皮浙調、南北詞等,同時還保留西秦腔時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宜黃戲唱腔較為原始、平直,拖腔少而短,老生、老旦用本嗓,小生大小嗓結合而尾音常翻高八度,男女同腔同調。
角色
宜黃戲的角色發展到近代可以分為正生、小生、老生、副生、正旦、小旦、二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十二行。其表演粗獷古樸,嚴謹工穩。有些戲中表現人物騎馬,不用馬鞭代替馬身,而採用元明雜劇的方式,將馬形扎於身上,隨着鑼鼓打出的馬蹄聲應節而舞,作出跑馬的身段。
身段
生角表演有:修書、閱信、奏摺、上下馬、點吹燈、舞劍、飲酒、升堂、坐帳等;必備基本功有"搶背"、"撲虎"、"旋子"、"克子"、"殭屍"以及甩髮動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墊步"、"跪步"等。旦角的表演身段表演有:開關門、灑掃、撫琴、捲簾、裝扮等;必備基本功有"臥雲"、"鷂子翻身"、"烏龍絞柱"以及水袖功等。
伴奏
宜黃腔初期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種板式的"嗩吶二犯" 。清乾隆初年"宜黃腔"廢嗩吶、改由胡琴為主奏樂器,並將"吹腔"、"二犯"兩種曲調統一 ,"二犯"分作4種扳式,吹腔變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廣為流傳的"胡琴腔"。
流行地區
江西省宜黃、南城、南豐、廣昌等縣,及贛東北、贛南和閩西等地區。
代表劇目
宜黃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大、小約有五百餘種,但絕大多數已經失傳,多是以腔定本。其內容以演歷史故事為主,其曲調以唱宜黃腔居多。據已知的宜黃戲早期劇目中,專唱宜黃腔的有五十八種,這是現今全國皮黃戲劇目保留二黃腔最多的一個古老劇種。
《清官冊》、《藥茶記》、《三官堂》、《奇雙配》、《四國齊》、《雌雄鞭》、《慶陽圖》、《雙龍會》、《上天台》、《老君堂》、《飛龍傳》、《月明樓》、《江東橋》、《春秋配》、《龍鳳閣》、《拷打春桃》、《八仙飄海》、《賣梨招親》等。
宜黃戲的藝術古樸,表演嚴謹。有些演出劇目還保留了早期的關目和排場,如《龍鳳閣》一劇,較京劇多出《趙飛搬兵》、《抱龍登基》等場次。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宜黃戲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它的形成、發展、衰落過程已成為戲曲史的一個縮影,因此宜黃戲正是探索研究戲曲衍變規律的理想標本。[3]
傳承現狀
在當今社會,宜黃戲的生存、發展面臨着重重危機,有必要從調撥資金、加強宣傳、培養後繼力量等方面入手,使這個古老的劇種獲得一個合適的生存環境,長留於世。
傳承人物
鄧義,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江西省宜黃縣申報。申報項目:宜黃戲。
保護措施
政府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護好傳承人。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制定政策,給資深的宜黃戲藝人固定的津貼補助,對宜黃戲專職藝人給予工作和生活上的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以便安心地教授新的藝人和一些有關宜黃戲的表演技能,讓宜黃戲可以這更好地傳承下去。
讓宜黃戲走進課堂。可以將宜黃戲引入高校音樂專業教育中,把宜黃戲中的音樂元素與課視唱練耳的教學相結合,既能改變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可以傳承宜黃戲的戲曲文化。
當地的政府或一些企業可以定期舉辦有關宜黃戲的藝術展演,展示特色濃郁的民族民間文化,供人觀賞並提升觀眾的審美能力,使宜黃戲在江西省、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60年7月,參加江西省第二屆戲曲會演暨第一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齊王哭殿》獲演出獎,應用賢、吳松齡、熊碧雲獲演員獎。
1979年,唐冬蘭、張小平在江西省慶祝建國三十周年調演大會上獲演員獎。
1981年,青年演員在全省會演時演出《孟良搬兵》劇目,張小平、張建中獲表演獎,並錄成電視片播放。
1983年冬,改編現代戲《妻兒老小》,參加地區創作劇目調演,獲劇目與表演獎。
重要活動
1982年秋,改編排演《紫釵記》中的《別釵》、《思釵》、《圓釵》三個折子戲,參加文化部、中國劇協、省文化廳、省劇協舉行的紀念湯顯祖逝世366周年活動。
瀕危狀態
一、宜黃戲已無專業演出團體。 二、業餘演出團只剩一個尚能演出。 三、老藝人皆已亡故,原宜黃戲劇團的青年演員也已高齡退休,身體日差。 四、其它專業演員也均改行流散、人變藝退。 五、尚無任何相關專職機構。 六、後繼無人。 七、劇本面臨失傳,相關資料沒有系統整理。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宜黃戲 , 神州戲曲 2009-06-29
- ↑ 一位古稀老人的宜黃戲情懷 , 撫順新聞網 2019-07-24
- ↑ 宜黃戲「草根傳人」夏子風(圖) , 中國江西網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