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完颜斜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完颜斜烈,名鼎,字国器。金朝大将,完颜陈和尚从兄,毕里海世袭猛安,二十岁时以善战闻名。

  • 在完颜陈和尚被俘时受托照顾其母,后与陈和尚劫杀监卒,夺马南奔回国,因追兵失马,其母年老不能行,于是以鹿角车载之,兄弟一起向南渡河回国,因为这件事使金宣宗感到惊奇,于是受到了重用。
  • 以世官授都统,未几转奉御。斜烈任行寿、泗元帅府事,从寿、泗州元帅府转任安平都尉,镇守商州。威望甚重,敬贤下士,有古贤将之风。刚到商州时,花了一日(时间)搜索隐伏之敌,在大竹林中找到了欧阳修子孙,咨询并收拢了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
  • 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斜也于年中患病,陈和尚因军中葛宜翁之事蒙冤入狱。(斜烈)正大三年病愈,诏提兵而西,入朝,哀宗怪其瘦甚,问:“卿宁以方城狱未决故耶?卿但行,吾今赦之矣。”以台谏复有言,不敢赦。未几,斜烈卒。完颜陈和尚也因斜也之死释放出狱。

基本信息

姓名    完颜斜烈  
别名    完颜斜烈  
字号    完颜鼎      
民族    女真人      
官职    任裕州府元帅 
出生地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226年 
所处时代   金朝   
主要成就   金朝大将   

人物生平

贞佑初年(1213年),蒙军攻入中原,进攻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千米的白塔村附近),当时陈和尚二十余岁,被蒙军俘掳,蒙军大帅很喜欢他,把他留在身边,安置在帐下。这时,陈和尚的母亲仍留居丰州,由完颜斜烈奉养。陈和尚在北边逗留一年多,借口探望母亲,请求还乡,蒙军大帅就派兵士监视他一同抵达丰州。随后陈和尚和斜烈劫杀了监视的兵士,夺马十余匹,侍奉母亲南逃归金。不料被蒙古兵发觉,集合骑兵追赶,他们改走另外的方向逃脱。在途中丢失了马,母年迈不能行走,就用一种人力小车载上,兄弟二人共同拖拉,往南行走,渡过黄河回到金国,金宣宗对他们很是看重,斜烈因有世袭官位,任命为都统,陈和尚试任护卫,不久转为奉御。

当斜烈行寿州、泗州元帅府事时,奏请陈和尚随自己前往,朝廷就任命陈和尚为宣差提控,佩带金符。

不久,完颜斜烈出任行寿(今安徽凤台)、泗(今江苏盱眙西北)元帅府事,奏请陈和尚随自己前往,朝廷就任命陈和尚为宣差提控,佩带金符。斜烈敬贤下士,辟太原王渥(字仲泽)为经历。

正大二年(1225年),斜烈罢帅改任总领,陈和尚随兄屯守方城(今属河南)。凡军中的事务,他都参与或者了解。正在斜烈生病的时候,军中将领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将葛宜翁相互斗殴,到陈和尚面前申诉,葛宜翁理屈,陈和尚就酌情令军士杖打了他。葛宜翁性格暴躁凶悍,以理屈受杖感到耻辱,竟郁郁而死,遗言要妻子为他报仇。其妻就告陈和尚的状,说陈和尚因私人恩怨而侵犯他人职守,故意杀害她的丈夫,她分别向御史台、尚书省、近侍官申诉,并在龙津桥南堆积柴草,声称如果不治陈和尚的罪就自焚向丈夫谢罪。

因此陈和尚下狱,台谏官怀疑他曾在禁卫,又握有兵权,一定是随意专断,违犯国法,应当处以死刑。他们把这意见奏报金哀宗,但因证据不足,一直不能决断。陈和尚在狱中十八个月,聚书而读,坦然处之。

人物轶事

  • 正大三年(1226年),斜烈病愈,金哀宗命他提兵守西边,入朝时,金哀宗对他身体瘦弱感到十分吃惊,就问他说:“你难道是因为方城这场官司还没解决的缘故吗?你尽管去吧,朕就赦免他。”但因御史台、谏议院的官员再次提出意见,金哀宗没敢赦免。
  • 不久,斜烈去世。金哀宗得知后,派人去赦免陈和尚,金哀宗说:“有司告你凭私人怨气杀人,你的兄长死了,我失去一位名将,因你兄长的缘故,枉法赦免你,天下定有人议论我。今后,你要奋发努力,建立功名,国家得到你的大力扶助,天下人总会认为我不是随意赦免你。” [1]

人物专题

史料记载

  • 《金史·忠义传·完颜陈和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