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坊的兴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宋代茶坊 |
宋代茶坊的兴盛宋朝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好男不当兵”“学而优则仕”等俗谚都是出在宋朝。儒学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复兴,诞生了新的儒学思想一理学,理学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同时,宋朝的史学,文学事业发达,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宋朝优秀文人辈出。[1]
宋朝茶文化的特点:点茶法
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变成点茶法,用水注冲点抹茶并用竹筅搅拌成泡沫,使饮茶更具娱乐性,并由此产生了比试点茶技艺的活动----斗茶,斗茶之风在唐代就形成在闽北,宋代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并遍及全国。斗茶就是比试茶的汤花(泡沫)色泽是否纯白,保存的时间是否持久(咬盏)等的一种技艺。 斗茶的开展很好地准动了宋代制茶技术的提高和茶业的发展。
宋朝茶文化的特点:分茶
由于点茶法的使饮茶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经常性的开展比试点茶技艺的活动(斗茶)促使点茶的技艺不断创新,由此产生了能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像的技艺(分茶)。在宋徽宗和一大批文人、僧人的推祟下,把分茶做到了极致,也将中国茶文化推向历史高潮。
宋朝茶文化的特点:提高质量
由于皇帝和文人对点茶、分茶和斗茶的推祟,对茶叶和点茶工具的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在建安等地设立了专门的贡品生产基地,朝廷派官员监制,极大地提高了茶叶和茶具质量.
宋朝茶文化的特点:茶马司
由于茶马贸易的旺盛,宋代开始朝廷设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叶交换周边各少数民族马匹的工作。由于马匹是重要的战备物资,设置了茶马司便于朝廷控制各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茶马贸易也促进了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推广,特别是茶文化的推广,并由此逐步产生了专供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黑茶(边茶)。
宋朝茶文化的特点:茶学专著
著比唐代多,其中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能蕃《宣和北苑贡茶录》等等。
北宋时期,茶诗会异常地兴盛起来,除了历史和自然两个方面的原因使饮茶之风盛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北宋的时候,茶文化已经深入 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贵族阶级爱饮茶,一般平民也以饮茶为乐。这在相关 资料里也可以找到记载:如王安石《议茶法》认为:“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 日以无。” 梅尧臣描绘宋时饮茶风行:“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取之由叶而至一掏,输之若百谷之赴巨溟。” “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 富贵贫贱,亦时啜而不宁。”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当时整个中华大地各个民族都已形 成了饮茶的风俗,饮茶之风吹遍祖国大地。到了北宋时期,茶馆茶铺等等像雨后春笋般 地发展起来,不仅在都城有很多家茶馆,就算是在市镇里面也有不少的茶馆开始建立起来。
茶馆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 来长期动荡的政治局面,在这一背景下,北宋时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期, 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城市生活也比较繁华,这些都为茶馆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北宋人们包括文人们都比较喜欢注重生活的情趣和质量,通过饮茶这一休闲方式正 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要求,因此这也使得当时茶馆迅猛发展起来。
关于这一情形,我们从北宋张择端的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就可以看出。这是一 副著名的古代名俗风光画卷,被称为中国画苑中的瑰宝。画的是北宋卞京也就是现在的 开封东郊虹桥一带的风光人物。画家对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手工业活动作了精密详尽的 描绘。这中间,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的店铺外,可以看到在十字路口还有茶铺。这幅 图生动地再现了古代茶馆的风貌。
以下这幅图就是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
宋朝茶兴 |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城 中茶坊酒肆生意兴隆,一家紧邻一家,有的桌上还摆放着茶碗,人们一边喝茶,一边亲 切地交谈,而茶馆边的马路上也是人来人往,一片繁忙的景象。通过这幅图的描绘,悠 闲安逸和繁华的城市生活尽收眼底。通过这幅图,艺术地再现了古代茶馆的风貌,同时, 从这幅图中,我们也可以对当时的茶馆有一个直接的感受和认识。
由此可见,宋代城市里的茶馆已十分发达,不但劳动群众喜欢上茶馆喝茶,就是知 识分子也爱在茶馆品茶会友、吟诗作画。茶馆的兴盛也是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一个标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