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安塘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安塘乡是位于江西省吉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交通便利,319国道贯穿全乡东西,国家二级油路官澧大道贯穿南北,是乡村和厂区又是林区和矿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大片的山林和草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区,盛产各种优质稻,还有红薯、花生、油菜、萝卜、大豆、芝麻等土特产。[1]

经济建设

农业

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该乡始终坚持以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一是粮食生产大幅提高。

年初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相继出台。我乡结合实际,多手段、全方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3845亩,粮食增产1390吨,比上年增加了20%,产量达7400吨,比上年也增加20%。二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2004年全乡油菜种植面积10875亩,产量达315吨;蔬菜瓜果种植面积2640亩,总产达1605吨;种植花生1200亩,总产达95吨;种植豆类225亩,总产达10吨。三是积极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先后培养了早桥养羊、广化苗木、水西油菜、赤陂养鹅等一批特色基地,并聘请相关技术人员、专家进行指导,注重发挥基地的典型示范作用。四是继续引导山上再造工程。

积极抓好退耕还林工程,近几年来全乡退耕还林共1900余亩,幼林抚育4700余亩。五安塘乡是农民生活明显改善。由于减免农业税和粮食直补政策的严格落实,全乡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兄弟基本上是"零"税赋,有的甚至还有些结余。全乡农民纯收入达1280元,比上年增长180元。

工商业

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实现财政收入新突破。(1)2004年,该乡坚持以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和"第一菜单",强化措施,严格考核,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先后赴杭州、上海、温州、宁波等地招商,

扩大了我乡的知名度,提升了我乡的对外开放新形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元,同比增长210%,向上争资2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际效果,主要引进了龙瑞塑料厂、昌吉液化气站、广化花卉苗木有限公司、金桥畜牧有限公司等4家外资企业。坚持"亲商、安商、富商"、"以情招商"。江西董氏纸业追加投资500万元,上缴税金37万元,同比增长110%,同时自筹资金50万元在县工业园西区建设一幢1000m²标准厂房。(2)依托招商引资优势,及时调整思路,努力培植税源。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财税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培植税源。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强税收征管,牢牢把握财政收入总开关。另一方面积极培植个体私营经济,增加新的税源。

2004年全乡发展个体工商户18户,私营企业9户,为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保证,全年共完成财政收入166.6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49.02%,全县排名第二。在抓好财源建设的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牢固过紧日子的思想,基本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乡村企业在困难中求发展。乡村企业不景气是制约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2004年乡党委、政府根据实际及时加快集体企业改制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做文章。一是打破现有企业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快企业的发展,对石灰石、煤炭等资源进行全面开采,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财政增收奠定基础。[3]

2007年全乡新引进项目15个,引进资金8000万元,其中吉安泰特种行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投资2000万,购地15亩的吉安金麦隆食品有限公司已落户县工业园西区;投资1000万元的鑫龙工艺品公司在永和实业租赁厂房二栋;爱美鼠皮鞋、华凌服装厂、庐陵骏马鞋厂也分别在县城租赁厂房投产。

落户乡内的企业有10家,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就近消费生产资料和转移劳动力。招工方面,07年我乡为园区企业共输送劳动力512人,协助园区企业招工多次,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

经济成效

2007年全乡共有6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产业富民为核心,"五通一气"为重点、"三清三改"为配套,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新村建设做到力度不减、投入不少、标准不降。全年共拆除残墙断壁、土坯房屋15435平方米,改房85栋,建成新房52栋,在建新房5栋。新装自来水282户,建沼气41座,硬化环村公路和巷道8.3公里,新增绿化带3.6公里,并结合移民开发扶贫,全乡新增5个移民点,综合配套设施整体跟进。年底共有87户349人喜迁新居。在"一村一品"和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这些新村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07年该乡获全县农业工作先进乡镇三等奖。全乡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保持稳中有升,粮食播种面积达21000余亩,总产量11000吨,并大力发展油料生产配合全市"百里金花长廊"建设,将农民冬种油菜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全乡油菜种植面积800亩,创历史新高。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结合我乡实际,现已形成了温氏肉鸡、正邦生猪、横江葡萄、塔桥花卉、早桥吊瓜五大重点产业。依托温氏集团07年全乡新增养鸡户22户,新建鸡棚34个,共17000平方米。养鸡势头已在我乡全面铺开。浙江客商兴办的早桥吊瓜基地,07年又扩种150余亩,已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年收入80余万元。苎陂吴方富前年种植葡萄32亩,07年又扩种18亩,新增利润8万元。另外,早桥坛边和竹垣太坪里的2个正邦集团3000头肉猪养殖厂也在紧张筹备中。这种"公司+农户"型的新型产业越来越得到广大农民的信赖,群众参与积极性正普遍提高,仅此一项,全乡人均增收80元。[2]

社会事业

计划生育

该乡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计生工作大有改观。首先是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计划生育政策,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把思想统一到齐抓共管,互相监督,自觉避孕方面上来。二是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十到户"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发放宣传单8000多份,上门随访500人,优生指导300人,妇科查病1400余人,健康咨询1800例。三是加大打击力度,重点整治出生婴儿性别比,并相继出台强有力措施降低性别比,使出生婴儿性别比基本平衡。四是狠抓基层计生服务场所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的管理。2004年完成结扎手术33例,人流引产3例,上环87例,环孕检率达100%以上,计划生育率为96%,人口出生率为12.9‰,较好完成了县里下达的人口计划;五是严格依法行政,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

基础设施

实施"五通一气"民心工程,群众拍手称快。乡党委、政府筹资200万元,帮助早桥、苎陂、安塘、竹垣村铺设水泥路21公里,解决3000名群众通路难问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帮助农民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解决500户群众用水难问题,新建沼气池110座,新修山塘水库8座,帮助四个村解决了3000亩良田灌溉难问题。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在圩镇上新建商品房1幢,投资200万元,改造了官田供电所的搬迁扩建工程,促使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05.5万元对安瓦、鸡公石、大塘3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12处,新增抗旱井24座,新建小山塘10座,渠道除杂清淤11公里。农业综合开发完成东田垅840亩园田化建设。

饮水、沼气方面。全乡新增自来水用户298户,解决了112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建沼气池65座,累计维修病池165座,病灶215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安全饮水100%,沼气普及率50%以上。

道路交通建设。07年除6个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道路硬化,淡江、广化2条合计3.21公里的县责任公路也通过验收。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取得立项的条件下,坛前垅、曾家、颜后、楼下的进村公路也全部硬化,里程达8.5公里。政府还专门聘请了3名管护人员对全乡现有乡、村水泥路进行养护和管理,管养里程21公里,管护质量达到县里标准。另外,安塘、塔桥二个地方的候车亭也相继竣工,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

科教文卫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近几年,"两基"成果得到巩固,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同时党委、政府多方面筹集资金上万元,为小学改造两座厕所,一所危房。调整教学网点,美化、绿化、优化了教学环境,稳定教职工的思想。卫生工作主要围绕医德医风建设,开展"讲学习、比业务、促发展"活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全乡为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资7.5万元,解决了群众"有病怕医"的后顾之忧。三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年为310名贫困户、"五保户"发放救济金10万元,为680户群众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0万元。敬老院基础设施、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老人们安享晚年,喜乐融融,另外武装、共青团、妇联、土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发展目标

奋斗目标:工业企业税收突破13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招商引资完成内资4600万元,外资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80元。

发展重点: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党和国家又相继推出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在全部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都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该乡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切实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为主攻方向,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优化水稻品种结构,确保今年早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以上,扩大玉米、花生、蔬菜、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并大力扩种二晚。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并在生猪、肉牛的品种改良上加大力度,全面完成品种改良,重点扶持一批肉牛养殖户和山羊养殖户,使种草养畜成为我乡的支持产业。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快企业的发展,对石灰石、铁矿石、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开采,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增加财政收入奠定基础;其次要以市场为载体,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步伐。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荒山、荒水、荒地,兴办产供销龙头企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购买兼并乡村集体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再次要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宽松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项目入园,完成5000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街道的改造工程,努力完成农民一条街的建设,带动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加快乡村公路改造,重点改造水西桥边、竹垣等乡村公路水泥路硬化,同时对其他公路进行维修,确保交通畅通。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水库的病险加固、山塘水库的维修,不断改造完善水利设施,积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一二三四"工程,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50万元,完成一所希望小学的建设,进一步调整教学网点,优化教学环境。二是抓好水西桥边、竹垣两条村级公路的硬化,进一步解决群众通路难的问题。三是努力实现三个突破,实施"户户通自来水"工程,让用上自来水的群众突破50%,加大沼气建设,让用上沼气的群众突破50%,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程,让享受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突破80%。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辟财政税源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计划生育,力争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四项工作位置前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