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孺子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孺子牛

成语: 孺子牛

拼音:rú zǐ niú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景公临死前立小儿子荼(tú)为国君,即晏孺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怕被杀害,逃到了鲁国

原来齐景公晚年,宠爱荼的母亲芮(ruì)姬,因此对荼特别偏爱。有一次他与荼嬉戏,为了使荼笑得开心,自己口中衔着绳子,学做牛趴在地上,让荼牵着走。荼不小心跌倒了,一扯手中的绳子,拉脱了齐景公的牙齿。齐国的大夫认为芮姬地位卑贱而且品德不好,经常劝谏说:“大王年事已高,应该在其他年长的儿子中,选择一个贤德的人立为太子。”齐景公厌恶大夫提到立太子的事,不高兴地说:“我老了吗?为什么匆匆忙忙地立太子?现在齐国太平无事,你们应该放心享乐,忧虑那么多干吗!”这年秋天,齐景公的病日渐沉重,就让国惠子、高昭子二人辅佐荼。不久,齐景公去世,荼被立为国君。后来,齐国  后来,齐国田乞用计除掉了国惠子、高昭子,派人到鲁国接回阳生,准备立为国君。他怕大夫们反对,就与大家对天盟誓。大夫鲍牧来时喝醉了酒。田乞说:“这次废晏孺子,立阳生是大夫鲍牧出的主意。”鲍牧觉得受了诬陷,不禁大怒道:“我出了什么主意?你们忘记景公为了荼开心当孺子牛拉脱了牙齿的事吗?荼是景公立的呀,怎么能违背遗命!”阳生见势不好,赶紧叩头说:“认为我可以就立,不可以也就算了。”鲍牧也自知失口,改口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于是,晏孺子被废,在迁往外地的途中被杀害。阳生被立为齐国国君,即齐悼公。    含义及用法:后世叫小子为“孺子”,“孺子牛”指齐景公给小儿子当牛,后人用此典形容心甘情愿地为别人服务。[1]


成语释义

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典故出处

左传·哀公六年》:“齐景公爱庶子荼,死前遗命立荼为君。死后,陈僖子欲立公子阳生,鲍牧对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2]


成语举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英语翻译

an adult dressed up as an ox in a children's game <a man who is willing to serve the people[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