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素质沟鞭藻孢囊
《孢粉素质沟鞭藻孢囊》,化石沟鞭藻的专著。为北美地层孢粉学协会(AASP)基金会专刊,198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Hart Graphics出版公司出版。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3部分,共13章,约26万字。
第1部分概述分2章,第1章介绍了现代沟鞭藻的总貌。就其系统位置、分类、基本特征,生命轮回及繁殖、与化石记录有关的现代属和它们的孢囊形态等方面作了阐述。对沟鞭藻的有性生殖及孢囊与动细胞关系的认识系近20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刷新了生物学中某些传统的陈旧观点。第2章就沟鞭藻化石的研究作了历史性的全面回顾,系统介绍了世界上各时代地层中发现的化石,阐明了化石记录不完整性的理由。
第2部分介绍了孢囊形态的诸特点,由4章构成。第3章阐述了甲和孢囊的基本结构,甲的板片的组成及表示方法,孢囊上这些特征的反映,和孢囊在大小、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第4章介绍了孢囊的壁部构造,详细阐述了壁的分层性和结构,表面纹饰和突起的性质。第5章介绍了甲的板式和孢囊上反映的甲的板式,介绍了多甲藻型和旋沟藻型2大类板式的不同类型,还对后一类型以考福特体系和新的泰勒体系作了介绍和比较。第6章介绍了古口的结构和术语,详述了多甲藻和非多甲藻两大类孢囊古口的各种类型、特征和变化。
第3部分孢囊的解释,本书的重点,由6章构成。介绍了正确认识孢囊的方法——理论假设,实际检验和最后结论的得出。第7章阐述了正确解释的理论基础和各种情况下进行解释的基本方法。第8章介绍分析的程序,依据孢囊的关键性状,以检索的方法划分孢囊为3大类17种主要类别,并逐一举例介绍了其特征,最后以检索表的方式进行总结。第9—12章依次详细地介绍了P、G和其他类型孢囊的形态特征及次一级类别和组合的检索性鉴定方法。最后第13章介绍了分类和演化思想,对1964年以来各家提出的演化理论和分类方案作了梗概介绍,剖析、评论了其优、缺点,重点对泰勒(1980)新的演化观点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为开展科学地研究沟鞭藻的必读书,内容新颖,积本人近30年的工作经验和他人的最新成果。本书对陆相沟鞭藻的介绍显得薄弱而过时,此为一明显缺陷。
作者简介
作者威·R.艾维特(William R.Evitt,1920—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教授,当代世界沟鞭藻化石研究的权威,目前北美和世界其他各地从事沟鞭藻研究的高级人材大都亲受其教益。1961年发表的论文为尔后研究化石沟鞭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相关信息
书籍,是思维的结晶,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名著,则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孢粉素质沟鞭藻孢囊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