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子宫动脉

子宫动脉

自髂内动脉前干发出,直径约2mm,向内下方穿经子宫阔韧带基底部,距子宫颈外侧约2cm处从输尿管末段的前上方越过达子宫侧缘。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子宫动脉
  • 外文名:uterine artery;arteria uterina
  • 简称:uaau
  • 类型:女性器官

目录

1 概述

2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

概述

子宫动脉于阴道上子宫颈部(侧穹隆上方)分为上、下两支。上支较粗,沿子宫侧壁迂曲上行,称子宫体支,行至子宫角处又分为底支、卵巢支及输卵管支3个终支,后2个分支分别与卵巢动脉的卵巢支和输卵管支相吻合。

下支较细,分布于宫颈及阴道上部,称子宫颈阴道支,向下与阴道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相吻合。因此,阴道的上、中和下段分别由子宫动脉的子宫颈阴道支、阴道动脉和阴部内动脉营养。子宫动脉的体支在沿子宫侧壁上行的途中垂直地分出许多弓状动脉,这些动脉在子宫肌层中向中线方向穿行,并分出径向动脉支成直角地伸入子宫内膜。径向动脉在子宫内膜内再分出子宫内膜基底动脉和螺旋动脉(终末支)。

基底动脉供养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不受激素的影响;螺旋动脉伸入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其管径受卵巢激素水平的影响而变化。妊娠后,螺旋动脉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以适应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

是应用腹腔镜阻断双侧子宫动脉,使子宫血流量减少,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术后效果等目的的手术。该技术一般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之前,剔除多发、较大或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之前,切除外形不规则的较大子宫;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腺肌症手术中,达到术后痛经缓解、月经量减少的效果等。

腹腔镜术中双侧子宫动脉阻断之时,子宫血流量迅速减少,6~12小时之后,子宫依靠交通支逐步恢复血液供应。在此过程中,子宫经历了缺氧—复氧、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阶段。由于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分裂程度相对较为活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差,故肌瘤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坏死,尤其对于微小肌瘤影响更剧。此外,子宫体内的异位内膜病灶同样无法耐受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坏死的异位内膜由于缺少基底膜的支持而无法再生,因此也抑制了异位病灶的复发。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的应用拓宽了子宫肌瘤剔除及子宫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使得许多先前认为的禁忌证得以在腹腔镜下安全施行。腹腔镜术中阻断子宫动脉主干,子宫血流量迅速减少,肌瘤和子宫因缺血而体积缩小,故手术操作难度降低;术中子宫血流灌注减少,导致子宫创面出血减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在子宫缺血缺氧的过程中肌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尤其对于微小肌瘤影响更剧,因此术后可抑制肌瘤生长,降低肌瘤复发率。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前应用子宫动脉阻断术,减少子宫血流灌注,使术中处理子宫和宫颈旁血管和组织时出血减少,视野清晰,避免了输尿管损伤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此外,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还可有效地改善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疗效,减少月经量,提高生活质量。该术式还可明显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和月经过多症状。腹腔镜在行子宫动脉阻断术的同时还可行子宫腺肌瘤剔除、盆腔内膜异位病灶消融、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粘连松解、骶神经切除等操作,对痛经和性交痛等症状的缓解更彻底。[1]

参考文献

  1. 宫动脉在哪,有来医生,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