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嫦娥奔月,我的中国梦(殷瑞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嫦娥奔月,我的中国梦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嫦娥奔月,我的中国梦》中国当代作家殷瑞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嫦娥奔月,我的中国梦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那时候的我懵懵懂懂,想象着嫦娥在月亮上的生活,也向往着自己哪一天能够到月亮上去,游览神话中的广寒宫,和桂树下的玉兔一起玩耍。怎样能够登上天空?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它在宇宙的什么位置?从那时起,一个对广袤未知宇宙探讨的梦想,就停留在了一个小姑娘的心中,这就是我自己的航天梦。

因为有梦想,在成长过程中,我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逐渐了解了人类航天发展史的进程。1959年原苏联的月球2号登陆器撞击月球成功,是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全球沸腾;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实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一大步。那个年代,对于这些强国取得的成绩,我们为之喝彩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祖国航天事业落后的遗憾。

实际上早在明朝,我们的先辈,一个叫万户的人,已经勇敢地迈出世界航天的第一步,他不仅把飞向太空看作传说和神话,而是自己去实践,用生命给后人探索航天之路开了头,因此他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到了近代,世界工业化革命高速发展,虽经过短暂百年的缺席,但是我们从未放弃对梦想的追求。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2003年10月“神州5号”载人飞船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2007年10月“嫦娥1号”成功奔月,“嫦娥5号”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直至现在的“神舟13号”实现宇航员半年入住空间站,见证了我们国家对宇宙的探索,实现了和我一样所有人的中国梦。几代人不屈不挠、奋发图强,创造了人类航天史的奇迹。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从前只存在于神话中的人类进入太空的幻想,对中国来说,已成为现实。

实现梦想,永远缺不了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不求功名,默默付出;也有上千家企业的通力合作,数不胜数的零件完美相接,才有了今天的航天奇迹。在这其中有多少科学家隐姓埋名,不惧劳苦,勇敢承担。还有那些宇航员叔叔阿姨们,他们进行着日复一日的为适应太空的强化训练,才能得到去太空的机会

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在家里享受生活时,他们正忍受着我们从未体验过的各种考验。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每天的为了学习和进步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努力吗?

有梦想,有坚定的目标,只要不怕艰辛,真正努力,若干年后,中国人一定会生活在月球上,成为神话中的嫦娥,进一步探索宇宙、开发利用宇宙资源的梦想一定会实现。[1]

作者简介

殷瑞萱,滨州市梁邹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14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