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姚惠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姚惠芬
姚惠芬.jpg
姚惠芬
出生 1967年
国籍 中国
籍贯 江苏省苏州市
职业 苏绣大师
知名作品 《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

姚惠芬 , (1967- )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苏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擅长将苏绣乱针绣的技法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绣制中,使其绣品更具独创性。主要代表作品有《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等。 中文名 姚惠芬 出生日期 1967 主要成就 "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代表作品 《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 姚惠芬 (1967- )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师从近代苏绣"仿真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任嘒娴。擅长将苏绣乱针绣的技法完美地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绣制中,使其绣品更具独创性。 从艺近二十五年,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办有自己的绣庄--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其作品曾连续在三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荣获金奖。主要代表作品有《张大千肖像》、《泼彩红荷图》、《荷之韵》等。

苏绣

苏州的镇湖是个三面环水的小镇,虽然它也是环绕太湖,但在历史上不能和名气更响的东山、西山同日而语,可能是历史上由于交通的闭塞,通往外面的世界就是一条狭窄的石子路,再则出门就是靠船,吱吱呀呀摇啊摇,就像张艺谋那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电影场景。也许就是这里地理位置的闭塞,才会让那种“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保持在原生状态,也许就是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也才会出现一个小镇拥有八千绣娘的奇观,成为名震四方的苏绣艺术之乡。

走进镇湖,追溯苏绣的历史

那天上午,当我们走进这个已划为苏州新区的小镇时,整齐有序的街道上,非常安静,穿行街道的车辆也很少,街道两侧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店铺的门楣和挂在大门口的“招牌”也大同小异,这里正是该镇的苏绣一条街。后来我们就在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前停了下来,“琴芬绣庄”的女主人、苏州工艺美术大师姚惠芬女士正笑盈盈地等着我们,让我们吃惊的是,待人接物的姚惠芬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就像生活中邻家的嫂子,很亲切,但脸上那种淡定的气息也不断点明的她的身份。

那天,我们就在她的引领下,参观了姚惠芬刺绣艺术馆。走进这座三层楼的房子,里面放满了各种风格的刺绣艺术品,我不知用何种文字来表达我瞬间的感受,光知道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落在那些刺绣作品上,使人恍惚有一种梦幻的感觉。比如那幅叫《水乡》的乱针绣,远处的屋,近处的水,迷蒙的树,站在它的面前,一股潮湿漉漉的水气向你扑来,让你想到元代马致远的那首“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幅叫《葡萄少女》的虚实乱针绣,我们甚至不敢正视那位小女孩的忧郁的眼神,在这种无辜的、纯净的眼神面前,我恨不得脱了衣服跳到湖里洗个澡,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丑陋的东西,只有在艺术的面前,在大自然的面前,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完成我们的自我救赎。写到这里,请原谅我在这之前对刺绣艺术认识上肤浅,总以为只是些花花草草,直到那天让我们穿行在艺术历史的时光隧道,才看到了徐渭、八大山人,还有达芬奇、塞尚、米勒等艺术家的影子……

姚惠芬刺绣作品,青年女子肖像

追溯苏绣的历史,大约可以推及到战国年代。当时吴国的首都——苏州,满大街最风尚潮流的就是“绣衣”。到了盛唐年代,刺绣艺术更加精美,不过大都与宗教艺术有关。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宋代的刺绣,它就像宋词一样,符合附庸风雅的读书人的口味。到了明代,随着苏州的丝织业的发达,苏州刺绣也随之兴起,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连那些豪门贵族的小姐也会在闺楼上绣花绣草,可以说“女红”已成为那个年代淑女们的必修功课,也是谈婚论嫁的标准之一。不过,任何的工艺品的繁荣必须要有艺术领头羊,非常庆幸的是,有了像松江画派的董其昌,吴门画派的唐寅、沈周这样的大画家,更是把苏绣艺术推向“以针作画”、“巧夺天工”的高峰。到了清代可谓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光绪年间的刺绣艺术家沈云芝,当年她为慈禧寿辰的八幅“仿真绣”作品,让慈禧大为赞赏,亲自题字,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再后来,到了三十年代初,丹阳的杨守玉创造了纵横交叉、长短不一、分层重叠的“乱针绣”,更加丰富与提高了苏绣艺术的表现力。

拜师学艺,绣娘的孤独人生

姚惠芬姐妹的老家是在太湖边上的东渚镇,祖父是画刺绣画稿的高手,父亲是全镇的两个高中生之一,曾经担任过乡刺绣站站长。姚家姐妹从小生长在苏绣之乡,耳濡目染,五六岁就跟着奶奶和妈妈拿起针线绣花。如今的姚惠芬为我们描绘童年记忆仍是非常清晰:家里有文学艺术方面的书,放学回家就支起绷架绣花,傍晚天黑下来了,她就会走进院子里,在暮色中和大树、花草、小鸟“对话”,姚惠芬这种独自瞑想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每次只要绣不下去,就会去大自然走走。我是相信艺术的教化作用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乡下女孩子也会浪漫和小资。当然,姚惠芬也不是只是埋头绣花乖乖女,她也和弟妹一道爬墙上树,下湖游水。当然唯一害怕的是擦火柴,每次烧饭都要弟弟帮她……也许正是童年天性的尽情释放,也许正是大自然风光的给予,使她许多年后仍保持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15岁那年,姚惠芬的父亲在当地给请了一位刺绣师傅教她学做刺绣,这一学就是近二年,这为她今后成为刺绣高手打下了一个较扎实的基础。姚惠芬在总结那段学习生活总结了几条:1、我不太喜欢绣重复的东西,挺没劲的,因为没有激情和想法;2、我不喜欢为绣而绣,我很想和别人不同;3、我不相信死绣能绣出好东西,我从来不起早摸黑地死绣。许多年来,姚惠芬在绣之前总要先翻翻杂志和书,调整一下心定气闲的情绪,那怕中午饭后也要休息一下,积蓄能量,毕竟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如实在绣不下去就不会勉强,而是停下来,不过她的东西绣得好,分值也高,常常遭到小姐妹的妒忌,风凉话常常传到她耳朵里。“许多年里我是非常孤独的,但我不会往心里去。”

姚惠芬17岁那年,跟着父亲去苏州,在当时的吴县刺绣厂,她第一次看到那幅《蒙娜丽莎》的绣像,据姚惠芬回忆,那是一种令她惊艳的感觉,她才知道原来手里的针线是可以画画的。其实那时候,姚家姐妹的刺绣在方圆几十里已小有名气,但也许正是这次的“惊艳”,让她领略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感受到古老刺绣艺术的巨大诱惑力。

姚惠芬作品,姑苏老桥

在姐妹俩的强烈要求下,父亲辗转托了很多关系,终于“乱磨硬泡”拜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牟志红为师,牟志红从小就和奶奶学绣花,14岁就进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了沈寿最得意的弟子、76岁的金静芬最后的关门弟子。从此,苏绣贯穿了牟志红的大半生,牟志红可算是创造“仿真绣”沈寿大师的第三代传人。

姚惠芬绣品《泼彩红荷》

1989年,姚惠芬姐妹挑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拜师学艺的路程,在苏州距离牟老师最近的地方租下房子,每天天亮了就开始刺绣,直到晚上天光被夜幕取代才停下来,牟老师则利用上下班从这里经过的机会偷偷来给她“上课”,三个月下来的“作业”,让牟老师很是吃惊,她很有感触的说:“你们是主动拼命想学,这跟我们所里一些年轻人被动学习,完全是两样。”那是一段晨昏颠倒的日子,姐妹俩常常十几天不下楼,可能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功底,这样一学就是三年。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姚惠芬的刺绣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上,她所绣的一幅乱针绣——《张大千肖像》荣获了一等奖,被誉为“中华巧女”。

姚惠芬作品

再后来,姚惠芬又拜任慧闲先生为老师。1916年,任慧闲出生于江苏丹阳,从小受伯母的影响,小学毕业时就已掌握了许多刺绣传统针法。由于喜爱刺绣,她考入由著名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师从创造“乱针绣”刺绣艺术家杨守玉女士,绘画则得吕凤子亲传(是他的干女儿),她边绘画边绣,成绩异常优秀,19岁就留校执教当老师。1958年,苏州刺绣研究所成立,任慧闲被聘为导师。同年,她首创虚实乱针绣,达到艺术上"以少许胜多许"的境界,为刺绣艺术开辟了一条新的蹊径。1966年初,她又创双面异色异样绣法,开创了双面三异绣的先声,完善和发展了现代刺绣艺术,奠定了她一代刺绣宗师的艺术地位,被誉为"中国肖像绣第一人"。1988年,任慧闲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特殊津贴。

文化传承,贵在艺术的创新

姚惠芬的先生俞宏清当年毕业于苏大中文系,1994年3月,当他第一次见到27岁的姚惠芬时,用了“温婉”这个很文学的形容词,后来就一路相爱、结婚、生女,直到今天。俞先生说,1997年,姚惠芬绣那幅乱针绣《董建华》的七个月,正是她的怀孕期间。任老师真是像对待女儿一样,言传身教。如今只要一提起这个已故的恩师,姚惠芬心里就有点堵,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毕竟任老师手把手带了她四年。“任老师真是个大家,不但教我技法,更是教我如何做人。任老师曾多我说过,绣品就是人品,人要正,东西才对。”是的,老一辈艺人对物质非常淡泊,对那些想利用刺绣发大财的人非常反感。“用心做人、淡泊名利”这些东西对姚惠芬的人生影响很大,比如对待那些参展评奖评职称之类,姚惠芬不会往心里去,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创造,是创新。是期待“下一个作品”。世界上有许多事是有心开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年来,姚惠芬得到无数个国内外的大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不但业余时间学习素描,她的妹妹还有幸送到中央美院进修了两年。1998年,姐妹俩的“琴芬绣庄”开业了,妹妹的名字在前,为的是和“勤奋”二字谐音。再以后,她们的作品开始参加各种博览会,开始被更多的苏绣热爱者和收藏者接受,

姚惠芬绣品《雄狮》

2003年2月,87岁的苏绣大师任慧闲老师去世,当时姚惠芬正在观前街上,当手机接到这个噩耗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滞了。” 姚惠芬说她平时是个内敛的人,但那天去任老师家里吊唁时哭得是“昏天瞎地”,几个人都架不住她。“任老师一生很苦的,家境清贫,文革中她和她的先生遭了不少罪,几十年来她一直是甘于淡泊,“埋头耕耘”,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任老师的德艺我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 那天,我有幸在展厅看到了一张任老师辅导姚惠芬的照片,画面上老人正凝神刺绣,花白的头发,清瘦的脸庞……而现在的“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几个字就是任老师题写的。

姚惠芬作品,苏州新梦-园林组画-虎丘塔

这些年,姚惠芬多次赴捷克,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并举办绣品展,那年她在法国罗浮宫她是流连忘返,仿佛是走进童年的梦里,当然她也第一次看到了那幅《蒙娜丽莎》油画的原作。

姚惠芬绣品《写意太湖》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先天培养和后天的教化,姚惠芬的成功看似偶然,实是必然,生在刺绣世家,长在天然环境,拜师学艺,结婚生女,都沿着一条线在文化、艺术、文学的酒缸里浸泡,2008年,姚惠芬被评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姚惠芬绣品《水乡之晨》

近100年来,从沈寿到金静芬、牟志红,从杨守玉到任慧闲,再到姚家姐妹;刺绣艺术像一个生命的密码在悄然传递。前不久,著名艺术教育家吕凤子的孙子吕存来“琴芬绣庄”,看见姚惠芬时说她和任老师年轻时太像了: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如今的镇湖有几百个绣庄,除了8000绣娘,还有5、6000人从事与绣庄的相关产业,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产值有6个亿,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刺绣艺术之乡。但是盛名之下,也存在一些急功近利,心气浮躁,重利忘艺的现象,甚至有些绣庄成了批发商。

针对这个现象,任老师生前就说过:“刺绣艺术的前景不容乐观,现在有些人急功近利,将这一国粹艺术粗制滥造,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么多年来,任老师的话经常在姚惠芬耳边轰鸣。如何突破绣品创作的“瓶颈”,姚惠芬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她明白,钱是永远赚不完的。未来10年,是她姐妹创作上的黄金期——因为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