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如梦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1],上去通押。

词牌沿革

此调本名《忆仙姿》。创调之作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词,词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风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衣“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名《如意令》。苏轼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阕。

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词谱》以庄宗词为谱,将第三句“长记欲别时”改为“长记别伊时”以和律句“仄仄仄平平”。《尊前集》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录此词均为“欲别”。苏轼四首,其中三首此句平仄与庄宗同,但宋人多为仄仄仄平平,如秦观五首为:“睡起熨沉香”“梦破鼠窥烛”“遥想酒醒来”“桃李不禁风”“孤馆悄无人”。此调两个二字叠句,最难处理,而且必须与上下句语意连贯。

《词谱》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当依《词律》此句作“平仄”,如秦观作“消瘦”“无寐”“回首”“肠断”“无寐”。此调四个六字句,俱为仄仄平平仄仄。两个二字句,为平仄。此六句用仄声韵。一个五字句,末字为平声。这样使此词声情低沉凝重。此调于五代仅唐庄宗两词,宋人作者甚众,一般用以抒情,自苏轼用以游戏和表旷达之情后,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异名

宋苏轼词注称,此曲本后唐庄宗李存勖创制,名为《忆仙姿》。因嫌其名不雅,因此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故改称《如梦令》;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有“曾宴桃源深洞”,改名《宴桃源》。另因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故又名《不见》;因张辑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故又名《比梅》。另有《古记》、《无梦令》、《如意令》等异名。

词牌格式

正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第五、六句例用叠句。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词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落花烟重。

周邦彦

门外迢迢行路。谁送郎边尺素。巷陌,当面湿花飞去。无绪。无绪。闲处偷垂玉著。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

李清照

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视频

如梦令 相关视频

如梦令--李清照
李清照唯美《如梦令》!胡夏 郁可唯首度同台献唱《知否知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