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奴拉赛铜矿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城南约3千米的天山奴拉赛沟,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根据发掘的竖井圆木碳十四测定,奴拉赛铜矿遗址已有2500年历史。整个遗址分为采矿区和冶炼区。采矿区发现十余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冶炼区位于谷内较平坦的地方,已发现埋藏于地下1.5米、长20米、厚0.5米的炉渣层。

文物遗存

奴拉赛铜矿遗址,包括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和奴拉赛古铜矿开采、冶炼遗址。在圆头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有露天采掘矿坑和大型石器。奴拉赛铜矿采矿区已发现十余处竖井洞日,已塌毁,洞口约5米见方,有的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洞口周围和竖井中发现大量矿石和圆形或扁圆形的石锤。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新疆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遗址分采矿和冶炼两部分。

结构布局

采矿遗址,已经发现10余处竖井洞口,洞口5米见方。多已坍毁。其中,半山腰一处竖井深达20余米,宽约5米,矿井内遗迹遗物随处可寻。矿壁陡峭,矿壁两侧支撑层层水平方向原木,两端楔入矿壁。不少撑木已塌折,与矿石石器泥土混杂在一起,形成厚达4-6米的堆积。从地面看,竖井可能是互通的犹如网络状似的坑道。

遗址形态

冶炼遗址,位于竖井不远的沟谷中,因被山洪冲刷,仅存一段长20米,宽1.5米,厚0.5米的炉渣堆积,堆积层中含矿石、炉渣、兽骨、碎陶片以及经过粗炼的呈圆龟形的白冰铜锭,铜锭含铜量高达百分之六十,是一处品位很高的富矿。从质多孔的炉渣孔残留的木炭看,当时,冶炼是用木炭作为燃料。

在竖井和洞口周围有大量的石器,其形状均呈圆形和扁圆形大石锤,一头圆钝,一头尖锐,石锤一端大都凿有纵横凹槽,以便绳索捆绑,是一种平衡和提升工具[2]

重大意义

奴拉赛铜矿遗址是新疆至今保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和现象较为丰富的古代遗址,对研究我国冶金史和新疆地方史、民族史都有重要意义。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位于尼勒克县城南喀什河畔一条名叫奴拉赛的山谷里,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沟谷,矿脉顺沟谷展布。依实物分析,这一遗址距今已达2500年左右,大约在春秋时期。这样古老的采矿炼矿遗址,不仅在新疆是首次发现,就是在全国和中亚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它对研究西域尤其是伊犁河流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