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女性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女性学》,罗慧兰 著 著,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1]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2]

内容简介

“女性学”是一个以女性为对象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领域,近年来在学术界初露头角。本书汲取了许多女性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它从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多重视角研究女性,通过阐明女性学兴起以及女性发展的历史,两性性别差异、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社会审美与女性形象、女性性别优势与潜能开发、女性未来等诸方面的问题,控讨男女之间的社会共性和社会差异性,为所有的女性和逻辑性提供一个了解男女性别差异的平台,旨在于帮助人们深刻地了解女性发展历史和现实地位的同时,了解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通过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构建起一个平等、尊重、理解、和谐的新型伙伴关系。

目录

章 女性学与女性主义研究

一、女性问题的由来

二、女性学的兴起

三、西方女权主义流派

1、自由义义女权主义流派理论

2、西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流派)

3、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流派理论

第二章 中国妇女发展历史

一、中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

1、男女不平等的起源

2、封建礼教的形成及其对妇女的教化

3、贞操观念的提出以及对妇女的危害

4、对妇女肢体的摧残

二、中国妇女运动的兴起

1、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妇女解放的措施

2、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兴起

三、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的牺牲和奋斗

1、五四时期对于妇女问题的讲座以及妇女自身解放的成果

2、中国妇女的牺牲和奋斗

3、中国妇女自身解放程度的提高

第三章 性别与性别差异

一、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1、“社会性别”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2、社会性别理论对于妇女发展的意义

二、两性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差别

1、生物学的两性差异

2、两性心理与行为的性别差异

第四章 个体社会化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一、有关两性心理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

1、心理分析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

二、社会化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1、社会化内容及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2、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三、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

1、中外历史上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

2、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3、学校教育对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4、伙伴关系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5、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第五章 社会审美与女生形象

第六章 女性的社会参与

第七章 女性性别优势与潜能开发

第八章 女性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关于智慧的名言,人生屋,2013-07-15
  2. 关于莎士比亚的名言名句(100句),豆丁网,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