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契丹语是契丹人的语言,现已绝迹,一般认为属于蒙古语族[1]。在辽朝和西辽(907至1218年)有官方语言地位。它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系统,现代语言学家目前尚未完全破解出它们的意义,但基本上已能够根据文字重建出契丹语的外貌。
语族
由契丹文字的研究可以看出契丹语近于蒙古语及通古斯语族。现今主要的语言学家都认同,与通古斯语族相较,契丹语与蒙古语的亲缘较近[2][3]。芬兰语言学家尤哈·杨虎嫩认为,与其说契丹语是一种蒙古语,不如说它是一种准蒙古语(Para-Mongolic);也就是说,它可能是一种由所有蒙古语族的共同源头,古代蒙古语(Proto-Mongolic language),所衍生出来的旁系亲属语言。
文字系统
契丹语有大字、小字两种文字。根据《辽史》记载,大字于神册五年(920年)製成[4];小字由耶律迭刺创制[5],可能成于925年。
金灭辽(1125年)之后,契丹语文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金太宗天会十二年(1134年)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是以契丹小字写成的。耶律楚材的父亲耶律履,曾经把《唐书》翻译成契丹小字。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下令停用契丹文。此后耶律楚材曾经到西辽学习契丹语文。史籍所载懂得契丹语文的人,耶律楚材可能是最后一个。
现存有明确纪年的契丹文石刻中,最早的是辽应历十年(960年)的《痕得隐太傅墓志》,最晚的是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大金国已故生父郎君墓志》,两者皆以契丹大字写成。
单字比较
季节
契丹语 | 中文翻译 | 蒙古文字 | 现代蒙古语 |
---|---|---|---|
heu.ur | 春 | qabur | хавар (kavar) |
ju.un | 夏 | jun | зун (zun) |
n.am.ur | 秋 | namur | намар (namar) |
u.ul | 冬 | ebül | өвөл (övöl) |
契丹语称五月为「讨赛咿」(Tao Saiyier)[6],与蒙古语的五月(tawan sar)相符;突厥语称五月为beshinchi ay,通古斯语称为sunja biya。
注释
- ↑ 1.0 1.1 Janhunen, Juha (2003): Para-Mongolic. In: Juha Janhunen (ed.): The Mongolic languages. London: Routledge: 391-402.
- ↑ Cf. Franke. In Sinor ed., 1990, p. 407, and note. 6; Liu, Fengzhu 1992, p. 1; Janhunen 1996, p. 143.
- ↑ 清格尔泰等合著,《契丹小字研究》(1985年)
- ↑ 《辽史》卷二,(神册)“五年春正月乙丑,始製契丹大字。……九月……壬寅,大字成,诏颁行之。”
- ↑ 《辽史》卷六十四,“回鹘使至,无能通其语者,太后谓太祖曰:「迭刺聪敏可使。」遣迓之。相从二旬,能习其言与书,因制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
- ↑ 《辽史》卷53:「五月重五日,……国语谓是日为『讨赛咿』。『讨』,五;『赛咿』,月也。」
- 清格尔泰、刘凤翥、陈乃雄、于宝林、邢复礼,《契丹小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契丹语言文字研究》,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2004。《契丹大字研究》,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2005。
- 刘凤翥等,《辽上京地区出土墓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吉本道雅,《韩半岛から眺めた契丹・女真》,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