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奇琴伊察古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奇琴伊察古城是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中东部。南北长3公里,东西宽2公里,有建筑物数百座,是古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遗址。“奇琴”意为“井口”,天然井为建城的基础。现有公路把它分为两半。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七至十世纪,具玛雅文化特色,有金字塔神庙、柱厅殿堂、球场、市场和天文观象台,以石雕刻装饰为主;北侧新奇琴伊察为灰色建筑物,具托尔特克文化特色,有库库尔坎金字塔、勇士庙等,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

中文名 奇琴伊察

外文名 Chichén Itzá

地理坐标 20°41' 00"N, 88°34' 6.7"W

位 置 北美洲-墨西哥

建造时间 公元435年

荣 誉 世界遗产

别 称 羽蛇城

最佳游玩季节 全年

建议游玩时长 半天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价格 237比索

遗产描述

奇琴伊察是古玛雅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南部。有高达29米的“库若尔甘金字塔”;墨西哥保存下来最大球场;“长着胡子的男人的神庙”;“美洲豹神庙”;“雄鹰和美洲虎的平台”;深达23米的天然进井;神圣泉眼;“千柱大厅”,大祭司的陵墓等。奇琴伊察古城遗址是尤卡坦半岛最重要的玛雅文明中心之一,是玛雅人和托尔蒂克人的文明在尤卡坦的历史见证。198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简介

帕伦克是反映玛雅建筑艺术的一处遗址。它坐落在墨西哥恰帕州境内崇山峻岭间的一块坡地上,反映玛雅人当年建城定居多选择仓林山岭的特点。据在这里发现的刻有纪年的玛雅碑证明,这座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四二年。帕伦克的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在金字塔上的“铭文神庙”。金字塔为正方形,共十层,向上逐层缩小,最低一层有梯阶九级,其余有梯阶七级,共七十二级。“铭文神庙”就建筑在金字塔顶平台上。平顶,有五个门,走廊上有壁画、浮雕,庙的四壁都是雕刻的碑文。可惜,到二十一世纪初都一直在还未破译这些玛雅象形文字,至今无人知晓这些碑文的真正含义。这里的建筑物几乎都是平顶或有平台。金字塔的台阶象征通往宇宙的阶梯,这是玛雅建筑的典型特征。墨西哥的金字塔与埃及的金字塔虽然形状相似,但有所不同,现已发现的墨西哥金字塔绝大多数都是供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而不是陵墓。然而帕伦克的金字塔却是一个列外。它是公元前七世纪时帕伦克统治者巴卡尔的陵墓。据说这座金字塔是巴卡尔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建造的,历时几十年,全部用巨石建造,在巴卡尔76岁去世时才建成。进入这座墓室,必须拾级登上金字塔,进入铭文神庙,然后沿着螺旋形的石台阶才能下到墓室。据考古学家分析,这座陵墓可能还有正门,但因金字塔是巨石砌成,发掘时不想损坏金字塔而放弃了寻找。墓室的平面顶作假拱,全用石条砌成,高七米,长九米,最宽处为四米。墓室后壁正中凿一龛,内有一浮雕武士像,左右两壁各有浮雕武士像三尊,墓室前端的中央置有一石棺,高约1.1米,长约2.8米,宽约2米,棺内壁四面均有浮雕纹。棺盖厚达27厘米,重达5吨。棺盖面及四周亦满雕花纹。在石棺内中央向下凿一石穴,它的前端为椭圆形,穴内涂满红色。巴卡尔仰卧在石穴内,头戴绿玉石面具,颈、胸、手、腕、足等处分别佩有玉制的项链、串珠、指环和小球。左足侧前,置绿玉太阳神偶像等。在金字塔的右前方有一宫殿。宫殿中间是一个大院,看来是当时王室观看竞技或演出的场所。走廊壁上有各种绘画和浮雕,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光,其颜色虽已黯淡但仍可辨认,绿色尤为清晰,后走廊的东北角有蒸汽浴室,先用火烧灼一块巨石,然后将水浇在石上发出蒸汽,供王室沐浴。在宫殿的前方,有方形塔一座,共五层。宫殿和高塔的四面,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物。金字塔前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它是城邦的重要的活动中心。奇琴伊察是建造在墨西哥尤卡坦的一座非凡的石头城。其中的一些最古老的建筑和金字塔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由托尔泰克人和玛雅人建造。奇琴伊察由石制建筑,寺庙和庭院构成。一个巨大的“人祭球场”座落在城市的一端。(“人祭球赛”一种非常特别的游戏,两支队伍需要尝试把球踢过场地两端的铁环。之后,获胜队伍的队长会作为给神的祭品而砍头。)尽管这座城市历史上遭到了时间和掠夺者的破坏,仍然有不少漂亮的石头雕像存留。在城市中央矗立着宏大的库库尔坎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称之为“城堡”。它建造于13世纪,占地面积大约为180平方英尺,高达78英尺。根据玛雅的惯例,库库尔坎建立在一个更古老并稍小的金字塔之上。直到13世纪,奇琴伊察都是一个繁荣的城市。此后,玛雅爆发了叛乱和内战,导致了这座城市的迅速没落,并再也没有恢复。到西班牙人在16世纪征服尤卡坦的时候,城市中心已经被很大程度地遗弃而成为了废墟。

名称来源

玛雅语"Chich'en Itza"的意思是“在伊察(人)水井口”。这一名称在前哥伦布时期是通用名称,同时该城市在古代史料中也被称为Uucyabnal,即“7个伟大的统治者”。奇琴伊察的名称在西班牙语等语言中写做Chichén Itzá,表示名称两个部分的重音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而在犹加敦马雅语中(在该地区至今仍被使用,自16世纪以来用罗马字母书写),这一重音遵循该语言的标准规律,所以书写时不加变音符号。两种书写方法都得到了相关文献,包括学术作品的证实。其他语言中通常使用更严格的变音符号,写做Chich'en Itza。这一形式保留了[ch'] 和 [ch]在音位上的区别,因为代表(水)井的字根ch'en开始于齿龈挤喉后塞擦音(国际音标[tʃʼ]),而不是清齿龈后塞擦音([tʃ])。

现代考察

1839年,美国旅行作家本杰明·诺曼(Benjamin Norman),以及第二年的约翰·罗伊德·施特芬斯(John Lloyd Stephens)到奇琴伊察进行了考察并发表了记录[1] 。之后的几十年里其他的探险队对遗迹进行了更多的考察。1895年美国驻尤卡坦副领事爱德华·赫伯特·汤普森(Edward Herbert Thompson)购买了包括奇琴伊察遗址在内的奇琴庄园(Hacienda Chichen),并接下来花了30年时间对其进行业余兴致的考古挖掘,并从圣井中打捞出了第一批手工艺品。卡内基研究院和墨西哥政府在从1924年起的20年里,由Sylvanus Morley带领对遗迹进行了发掘和修复,包括对武士神庙的修复。1961年和1967年,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INAH)对圣井进行了两次打捞。1980年后,INAH对更多的建筑进行了发掘和修复。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是尤卡坦半岛最重要的玛雅文明中心之一[2] 。在近1000年的历史中,许多民族都在此生活过,并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从当地的石制遗迹和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玛雅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玛雅人的建筑技巧和来自墨西哥中部地区的新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奇琴伊察古城成为展示尤卡坦半岛玛雅-托尔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该遗址中有几个建筑被保留下来,其中包括勇士庙、城堡和被称为“蜗牛”的圆形天文台。

视频

玛雅古城奇琴伊察,椭圆形天文台观察太阳或月亮恒星和行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