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太白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isley讨论 | 贡献2020年5月22日 (五) 08:20的版本 (added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穴位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1]

名解

太白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俞穴,五行属土,足太阴原穴。 别名:大白穴。 “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 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太白穴的作用

缓解治疗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痢疾等; 缓解治疗体重节痛、腰痛不可俯仰、身重骨酸、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缓解治疗脚气、脚气红肿等; 瘦大腿等。

太白穴的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泄泻,肠鸣,胃痛,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痔疮; 运动系统疾病:体重节痛,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 其他:痔漏。

太白穴的按摩

1,可以只是通过双脚的互相踩压就可以起到按摩的功效.在按摩的时候,最好就是在吃饭之前,用一只脚的脚跟踩压着另一只脚太白穴的位置.一直踩压3分钟就可以了。 2,用手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不用吃任何药业能补脾。 [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