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中文名: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地理位置: 重庆市大足区北山路北山石刻景区

开放时间: 08:30~18:00

门票价格: 135元

著名景点: 千手观音

建造时间: 南宋年间

主要题材: 佛教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重庆市大足区

建议游玩时长: 3-6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可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是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千手观音为主体景观的大足石刻精品景区,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1]

简介

观音在佛教的各宗派中都赋有一定职能,而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因此,能救众生一切苦难的全能菩萨──千手观音便应运而生。

一般说来,观音造像只要有十只手,便可称“千手观音”。常见的千手观音多数是造三十二只手或四十八只手,以示观音的三十二变相和四十八大愿,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来表现,以达到“千”的涵义。千手观音每只手上,还分别持有各种各样的器物,如日、月、宝剑、如意珠、宝瓶、莲花、宝镜等。

千手观音手中所执的各种法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人民的生活用具,劳动工具,以及战争武器,在历史文物考古上有着重要作用。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于2011年4月正式动工。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数十个科研单位和数百名专家的精心“呵护”下,目前保护工程基本完工。这龛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的造像,于2015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3日正式与游客见面。

历史

在川渝两地石窟造像中,保存较好的“千手观音”像数量不少。富顺的罗汉洞、资中的重龙山、安岳的卧佛沟与千佛寨、夹江的千佛岩,以及重庆大足圣水岩、宝顶山、北山等处的石雕千手观音像,都是较为出色的作品。其中以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在此处)和北山最为著名,以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最为耀眼。

大足圣水岩千手观音像

大足石刻最早的千手观音,要数大足圣水岩的千手观音像,该像有40只浮雕手,100多只阴刻手。这种造像在敦煌以及巴蜀地区的石窟寺艺术中,保存甚多,来到大足之后,随着大足石刻的历史而逐渐演变、丰富,以至于鼎盛。

大足北山石刻手观音像

大足圣水岩千手观音的造像技法在大足北山石刻中也有出现,北山石刻有观音造像陈列馆之美誉,其中千手观音造像也较多,最早的作品是第9号千手观音像。此外,在北山石刻长廊里,还有五代、宋初的一些千手观音造像,如编号第218、235、243、273等龛中,皆是传统简易的千手观音造像,不过这些千手观音的部属减少了,规模也随之缩小了,如五代时期的第273号龛千手观音,只有两位侍者和飞天。

北山石刻9号窟这尊千手观音,身着天衣,双足踏莲,善跏趺坐于素面方形金刚座上。肩上两手于冠顶合托一化佛,胸前两手合十,稍下两手置腹下,再下两手置膝施禅定印,其余各手(多残)分执 瓶、铃、轮、镜、弓、杵、盾等法嚣。头戴花冠,顶出二道毫光,萦绕龛顶二飞天。身后有圆形头光及桃形身光,外饰阴刻火焰纹,内刻手臂多只,以示千手。

龛左右两壁对应刻十方诸佛、文殊、普贤等像。座下右侧跪一瘦骨嶙峋作求物状之长者,左侧跪一双手捧钵作乞状之饿鬼,表示观音碰到他们都会施舍。

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像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岩第8号龛一尊实有830只手的摩崖千手观音造像,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人们称她是人间一绝!

宝顶山“千手观音”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该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刻有830(2009年以前一直盛传的数字是1007)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建成800多年来,“千手观音”造像因受风化等多种“病害”侵蚀,曾多次修复。最近一次大面积贴金是在清代光绪15年,距今已100多年。

中国古代艺术家打造的这尊拥有830只手、眼,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八十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雕出这830只手。造像龛高7.7米,宽12.5米。

演变

千手观音最初的艺术形式是依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变相》,即《千手眼大悲变相》制作的。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其经和像虽在唐初就由印度传法僧携入中土,但历经多种曲折和艰辛,才于一百年后在华夏土壤扎根。即便如此。唐宋寺庙壁画及石窟寺中此类题材仍然较少。目前见于画史记载最早者可能是四川名画家左全于唐宝历年间(825一826年)在成都三学院文殊阁绘制的,惜已荡然无存。有专家认为,在尚未发现更早的图像资料以前,敦煌盛唐时期诸如79、113、148等窟的《千手经变》,可以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千手经变》图像。

解析

千手观音有多少只手?

对宝顶山千手观音有多少只手,历代能工巧匠曾有不同的统计方法,一直到2009年,还据传有1007只手。专家解释,清代一名和尚工匠负责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贴金箔,他为了数清千手观音的手,每贴完一只手的金箔就朝桶里扔一支竹签。完工后,清点竹签,发现有1007只。

2009年,来自全国的文物专家使用投影仪,实地拍照测绘,将千手观音的全部影像输入电脑,一只一只编号,数出829只手。

“在这次修复工作中,我们应用考古学方法,把千手观音平面分成88个探方,反复梳理每一块,最后数出830只佛手。这个千古之谜最终定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詹长法主任介绍,被忽略的佛手其实是半截手臂,位于上方,隐藏在众多佛手和法器中间,如果不用微分法,很难发现。

詹长法透露,目前,在“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顶部左右两方,专门划出了两块“试验田”,尝试用传统大漆工艺修复。

千手观音的传说

在千手观音的每一只手中还有一只眼,她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自在菩萨”。“观世音”即:普观世界救苦救难之声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人们在经典翻译和日常称呼中,常去“世”简称“观音”沿用至今。关于千手观音的由来,据佛经说:观音发愿要造福于一切众生,于是长出千手千眼。而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她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手一眼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民间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三个生日期间,会有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拜在她的足下。宝顶山有一个别名叫“香山”,可能就是因为历来香火旺盛,有“香焚宝鼎”之说而得来的。

很多游客听到这个故事之后都爱问:菩萨究竟是男还是女?菩萨在早期的形象基本都是男性的,但随着人们对佛教的日益理想化和对天真、纯洁、慈善、一尘不染的追求,要让菩萨不脱离现实,除了要给其充分的亲切感以外,还要给予其本身教义中所具备的素质,并且还需要从形象上加以体现。儿童比成年人天真纯洁,妇女比男人温柔慈善。因此菩萨就逐步女化、童化了。

千手观音的艺术特色

在千手观音的两边还有四尊小的造像,右边为婆薮仙,左边为吉祥天女。头戴猪首者为金刚亥母,头戴象首者为毗那夜迦,他们原为婆罗门教中的一对凶神夫妻,被千手观音所降服。这里完全演变成了女像。另外,在千手观音两边的角落还分别刻有一穷人和一饿鬼,表示阴阳两界都能得到千手观音的拯救。

千手观音造像在中国佛教造像中比较普遍,但象这样名副其实,立体的石刻千手观音却世所罕见。“画人难画手”,要画出一百只不同形状的手都很不容易,更何况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一千多只,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在当时被打坏,这真可谓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目前,文物专家们正在对此次发现的石砖题记及其它文物进一步开展考据工作

参考来源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参考资料

  1.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真有1000只手?认真你就错了,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17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