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菁 基本资料
英文名称: Manyflower Glorybower、Smalt、Woad
学 名: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科 别: 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属(Clerodendrum)
别 名: 臭腥公、臭腥仔、细叶臭牡丹、鸭公青、青心草、山尾花、臭婆婆、淡婆婆、路边青、野地青、土地骨边、山漆、观音串、观音灿、凶叶大青、埔草样、摇子菜、鸡鹃胎
- 大菁为落叶小灌木
- 搓揉它的叶片,有一种很浓的臭腥味,又名“臭叶树”。
- 本植物因“茎叶皆深青,故名大青”(本草纲目)。
- 茎:高可达3~5公尺。树皮灰白色,有圆形小皮孔,老枝黄褐色,幼枝被柔毛。
- 叶:
葉序:對生 葉形:橢圓形、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漸窄,兩面散生白色短毛。 葉緣:全緣 葉質:紙質
- 花:
花序:疏鬆的寬扁錐狀聚繖花序 花瓣:管狀花,花冠筒細長,先端 5 裂;雄蕊4枚,花絲長,挺出花冠外;花柱絲狀,稍短或稍長 柱頭2淺裂 花色:白色 花期:6~8月夏季
- 果:
果實:卵圓形,熟時黑紫色,被紅色宿存萼托著。 果期:6~9月
- 原产地: 中国西南部、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同时在台湾与琉球也有栽培。
- 分 布: 台湾低海拔山野、丘陵、草地、路旁或林边灌丛中[1]
山中的蓝宝─大菁
大菁属于爵床科马蓝,常见生长于台湾溪谷或林下的潮湿山区。
早期青衣蓝衫是平民百姓至为普遍衣著,在人工合成染料还没出现之前,它曾经是先民用来做蓝染的主要植物。
有句谚语“青出于蓝”谚语,就是前人观察从蓝染植物能淬取令人惊叹的青色染料现象而来。
此外,大菁的叶也是黑拟蛱蝶丶枯叶蝶等多种蝶类的幼虫食草,它的根丶茎更是作为板蓝根中药材的采用植物之一。
大菁自清朝时期大量引进台湾,在阳明山一带很多地方有以“菁”字为地名,如平菁街丶菁山路、菁𬒈路、等等,可想像以前这里曾是蓝染产业发展蓬勃区域。[2]
用 途:
1. 叶子可以提解出靛蓝,作为染料。
2. 食用:嫩叶可当蔬菜。
3. 蜜源植物:蝴蝶喜欢的蜜源植物。
4. 根可以治脚气、头痛、黄疸及瘟疫等,据说效果很好。
5. 枝干及根的切片还能解热、止渴。
特征
1. 株高50-100公分,茎下部木质化、上部分枝,幼枝被褐色短柔毛。
2. 单叶,十字对生,叶膜质,叶面光滑。
3. 叶椭圆形或卵形,基部渐狭先端渐尖,叶缘为波状锯齿缘。
4. 叶长7-20公分,宽3-8公分、叶柄长。
5. 花顶生或腋生、穗状花序,花苞片叶状,早落。
6. 花萼裂片5枚,呈匙形无毛。
7. 花冠漏斗状,蓝紫色,雄蕊四枚,子房上位。
8. 果实为蒴果,表面具网纹。[3]
特性:
爵床科,多年草本植物。因为忌直射的阳光,适合生长在低海拔背山坡地,故名“山蓝”。几种可产蓝的作物中,山蓝对于环境适应性是最强的。山蓝在一些南向有遮荫的山地长得特别好,在宜兰地区崎岖又贫瘠的山地里,山蓝便生长得很繁茂。在这些最难耕作的地区,山蓝却依然繁盛,无怪乎当时的农民会认为山蓝是台湾最容易栽植的一种作物。山蓝的栽培也很粗放,但不同于木蓝,它是以插枝繁殖。植株约可维持四至五年,但产量会逐年减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