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花杓兰

大花杓兰

中文学名 大花杓兰

拉丁学名 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 百合亚纲

目 兰目

科 兰科

亚科 杓兰亚科

属 杓兰属

种 大花杓兰

分布区域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和台湾

大花杓兰(学名: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植株高25-50厘米,具粗短的根状茎。茎直立,稍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基部具数枚鞘,鞘上方具3-4枚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花序顶生,具1花,花大,紫色、红色或粉红色,通常有暗色脉纹,极罕白色;花瓣披针形,长4.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不扭转,内表面基部具长柔毛;唇瓣深囊状,近球形或椭圆形。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和台湾,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50厘米,具粗短的根状茎。茎直立,稍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基部具数枚鞘,鞘上方具3-4枚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5厘米,宽6-8厘米,先端渐尖或近急尖,两面脉上略被短柔毛或变无毛,边缘有细缘毛。花序顶生,具1花,极罕2花;花序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花苞片叶状,通常椭圆形,较少椭圆状披针形,长7-9厘米,宽4-6厘米,先端短渐尖,两面脉上通常被微柔毛;花梗和子房长3-3.5厘米,无毛;花大,紫色、红色或粉红色,通常有暗色脉纹,极罕白色;中萼片宽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渐尖,无毛;合萼片卵形,长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2浅裂;花瓣披针形,长4.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不扭转,内表面基部具长柔毛;唇瓣深囊状,近球形或椭圆形,长4.5-5.5厘米;囊口较小,直径约1.5厘米,囊底有毛;退化雄蕊卵状长圆形,长1-1.4厘米,宽7-8毫米,基部无柄,背面无龙骨状突起。蒴果狭椭圆形,长约4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1]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林下、林缘或草坡上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之地。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和台湾。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也有分布。

大花杓兰的养殖方法

1、光照

大花杓兰喜阴,平时可以将它养在有散射光照的地方。它非常害怕光直射,在光照比较强烈的时候需要适当遮阴。

2、温度

它喜欢比较温暖,适合生长在15-30℃的温度条件下。冬天应将温度调整到5℃以上,夏天需要将温度调整到35℃一下,否则它的生长可能会出现异常。

3、土壤

它比较喜欢富含腐殖质的、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和透气能力的砂质壤土。另外,最好将PH调整到5.5-6.5之间,更加利于它的生长。家庭养殖可以使用腐叶土。[2]

杓兰属介绍

属中文名:杓兰属

属拼音名:shaolanshu

属拉丁名:Cypripedium

中国植物志:17:20

描 述:Cypripedium L. 杓兰属,兰科,约40种,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我国有23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陆生兰,具根状茎;叶2至数枚,茎生或少有近基生;花通常单朵或2-3朵,少有更多;中萼片一般宽大,侧萼片常合生为一,较少例外;唇瓣囊状,较大;蕊柱下弯,具2枚侧生雄蕊和一个巨大的背生退化雄蕊;柱头顶生,下弯,柱头面扩大,稍3裂;花粉不粘合成花粉块。[3]

参考来源

  1. 大花杓兰,植物之家
  2. 大花杓兰的养殖方法,花百科,2018-07-05
  3. 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