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绥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绥河镇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地处船营区西部,东、东南与欢喜乡接壤,南、西南与永吉县西阳镇相连,西、西北与搜登站镇毗邻,北、东北与吉林市高新北区交界,距船营区政府20千米, 区域面积149.6平方千米。

汉时,大河镇境域属玄菟郡上殷台县(今吉林永吉县);1984年,由大绥河乡撤乡设镇,改为大绥河镇。截至2018年末,大绥河镇户籍人口为18202人。截至2020年6月,大绥河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绥东街1号。

2018年,大绥河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1]

建置沿革

汉时,属玄菟郡上殷台县(今吉林永吉县)。

晋时,属护东夷校尉。

北魏时,属勿吉国粟末部。

唐时,属渤海国涑州。

辽时,属东丹国涑州。

元时,属咸平府。

明永乐年间,属奴儿干都司的亦里察河卫。明嘉靖年间,属乌拉国。

清康熙元年(1662年),属镇守宁古塔等处的昂邦章京将军。清雍正四年(1726年),属奉天府永吉州。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属吉林厅。清光绪八年(1882年),属吉林府第五区。

民国二年(1913年),属吉林省吉长道吉林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大绥河乡,驻大绥河屯,属永吉县乡五区(岔路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伪永吉县,改大绥河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设大绥河临时治安维持会,驻大绥河村,属永吉县二区(搜登站)。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永南县搜登站区。

1949年,设大绥河乡,驻大绥河村,属永吉县第十一区。

1956年,属永吉县一拉溪区。

1958年,大绥河乡改为大绥河公社(包括原搜登站乡)。

1959年,划归吉林市郊区。

1963年,划归永吉县。

1983年5月,由大绥河公社改为大绥河乡。

1984年,由大绥河乡撤乡设镇,改为大绥河镇。

2000年1月,划归吉林市船营区。

区划沿革

1997年,大绥河镇下辖新风、新屯、干沟子、柴家、红丰、正蓝、安家、小绥河太平岭、治新、鲜明、通气沟、小甸子、范家、富乡、永新、大绥河、李家、杨家店19个行政村和按序数命名的7个社区。

2011年10月,大绥河镇下辖的李家、安家、正兰、新屯、红丰、柴家、干沟子7村划归吉林高新北区;调整后,大绥河镇下辖大绥河1个社区,小甸子、治新、范家、大绥河、新屯、新风、小绥河、永新、杨家、通气沟、太平岭11个行政村;下设7个居民小组,90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大绥河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绥河社区、大绥河村、小甸子村、治新村、范家村、新风村、杨家村、永新村、小绥河村、通气沟村、太平岭村、富乡村, 镇人民政府驻绥东街1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绥河镇地处船营区西部,介于北纬43°45′-43°58′,东经126°14′-126°25′之间,东、东南与欢喜乡接壤,南、西南与永吉县西阳镇相连,西、西北与搜登站镇毗邻,北、东北与吉林市高新北区交界,距船营区政府20千米, 区域面积14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绥河镇地处磨盘山下的大绥河上游流域;境内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有"三川四岗"的地貌;境内最高点磨盘山,位于小甸子村,海拔784米;最低点徐恩大泡子位于新风村,海拔183.7米。

气候

大绥河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大绥河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秋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4.9℃,1月平均气温-18℃,7月平均气温24℃,生长期年平均146天,无霜期年平均1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18小时;0℃以上持续期143天(一般为5月7日至9月26日);年平均降水量780.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大绥河镇境内河道属鳌龙河流域,流域面积147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大绥河、小绥河、通气河3条,境内全长67.8千米,年径流总量1500万立方米,年排洪量1200万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大绥河。

自然灾害

大绥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冰雹、低温、大风、干旱等;洪涝灾害通常每三五年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当年的7月前后,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5年7月18日到9月间,连续下了64天的大雨,其中7月18日的降水量为77毫米,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大绥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灰石、铬等;已经开发的有石灰石矿,位于镇驻地南9千米处,矿区面积8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大绥河镇总人口178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56人。总人口中,男性9709人,占54.25%;女性8187人,占45.75%;14岁以下1772人,占9.9%;15-64岁14097人,占78.8%;65岁以上2027人,占11.3%;以汉族为主,达17102人,占95.6%;有满、朝鲜、回等5个少数民族,共794人,占4.4%。2011年,大绥河镇人口出生率5.9‰,人口死亡率4.87‰,人口自然增长率1.0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5人。

2017年末,大绥河镇常住人口为14268人。

截至2018年末,大绥河镇户籍人口为18202人。[3]

经济

综述

2005年,大绥河镇农业总产值12310万元,同比增长9%;工业总产值为46860万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9130万元,同比增长20.5%;财政收入310万元;居民储蓄存款金额36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人民币。

2011年,大绥河镇财政总收入812万元,比2010年增长5%。2011年,大绥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

2018年,大绥河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

2011年,大绥河镇有耕地面积3.8万亩,人均2.1亩。2011年,大绥河镇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2010年增长8%。大绥河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大绥河镇生产粮食3万吨,其中玉米2万吨,水稻9419吨。2011年,大绥河镇水果种植面积2020亩,产量3300吨,主要品种有杏、李子、梨、小苹果等。

工业

大绥河镇工业以建筑材料、粮食加工为主。2011年,大绥河镇工业总产值为9930万元。

商贸

2011年末,大绥河镇有商业网点92个,职工341人。2011年,大绥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200万元,比2010年增长7%。

金融

2011年,大绥河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6384万元,比2010年减少7.36%,是1978年的31倍。[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绥河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279人,专任教师20人;小学7所,在校生733人,专任教师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0人,专任教师4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大绥河镇教育经费达148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44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42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6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3%、11%、6%、2%。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大绥河镇有农村实用技术人才982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绥河镇1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2011年末,大绥河镇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391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绥河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5个,专业卫生人员43人。2011年,大绥河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079人,参合率92.9%。

社会保障

2011年,大绥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09户,人数1403人,支出306.4万元,比2010年增长8.8%,月人均182元,比2010年增长8.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41户,人数1952人,支出195.3万元,月人均83.4元,比2010年增长0.2%;供养农村五保147人,支出36.69万元,比2010年增长0.62%;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4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万元,比2010年增长7.7%;社会福利费18.5万元,比2010年增长0.4%。[5]

交通运输

大绥河镇已形成由国道、县路、乡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网络。大绥河镇有长吉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13千米,双向4车道;302国道过境,境内长5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长春、吉林。2011年末,大绥河镇有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45千米;大绥河公路站日均过往客车72辆,货车150辆,年客运总量3.6万人次,年货运总量6.5万吨。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绥河镇因大绥河发源、流经境内而得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