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洋乡(福建莆田市涵江区辖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洋乡(福建莆田市涵江区辖乡)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北部,处于涵江、福清、永泰三地相接地带,距涵江城区59公里。东与东张镇接壤,西与庄边镇交界,西北与永泰县岭路乡毗邻,东北与福清市一都镇比邻,南与新县镇相连。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属扬州冶县。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属扬州侯官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建安郡原丰县。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属建安郡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属福州长乐县。唐圣历二年(699年),属福州万安县(福清县)。闽龙启元年(933年),属福州福清县长乐西乡清源里。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分属泉州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中、东里。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分属兴化军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中、东里。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属兴化府莆田县七区广业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兴泉道兴化府莆田县四区广业里。1958年属莆田县新县公社;1965年属莆田县大洋公社;1984年,属莆田县大洋乡。2002年,属莆田市涵江区。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1671公顷,辖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892人。辖区内有林地面积12.9万亩,耕地1.72万亩。森林蓄积量11.2万立方米,主要种类有:天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山地照叶林、亚热带灌丛、草丛等。经济以农业、林业及旅游业为主。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1]

[]

经济发展

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大洋乡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0年,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9.1%,工业总产值19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财政收入、精神文明、文化医疗、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平安创建等工作均走在全区前列。

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独特的气候环境,众多的生态资源,给大洋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乡党委、政府已提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旅游乡镇”的奋斗目标。勤劳朴实的大洋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参观旅游、投资兴业。

农业 2010年以来完成水稻种植面积35500亩,甘薯面积1000亩,中晚薯800亩,春大豆500亩,单产300斤,春玉米1500亩,春花生1000亩,油菜500亩。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的蔬菜种植,引导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完成春种大白菜500亩,秋冬种大白菜500亩,秋冬种莴苣3000亩,荷兰豆500亩。发动群众种植标准化蘑菇房480座,年产值达480万元。巩固枇杷生产1.2万亩,总产量9600吨,年产值达3840万元。巩固南岭、霞洋茶叶种植基地300亩,同时积极发展茶叶加工业。

行政区划

行政代码:350303200

该乡辖18个村委会:~201大洋村、~202瑶山村、~203崇兴村、~204杏山村、~205琼峰村、~206南岭村、~207坂洋村、~208坝头村、~209霞洋村、~210瑞云村、~211车口村、~212院埔村、~213可山村、~214昆山村、~215满长村、~216兔洋村、~217孝池村、~218莲峰村。

历史沿革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属扬州冶县。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属扬州侯官县。冶县改名侯官县。

三国孙吴永安三年(260年),属建安郡侯官县。闽地置建安郡(驻建安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属晋安郡侯官县。析建安郡东南部置晋安郡(驻侯官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属晋安郡原丰县。析侯官县东部地置原丰县。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属晋安郡闽县。原丰县改名闽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属建安郡闽县。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驻闽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属建州闽县。建安郡改为建州(驻闽县,武德四年移治于建安县)。

唐武德六年(623年),属闽州长乐县。析闽县东部置长乐县。析建州东安部置闽州(驻闽县,辖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长溪、南安、龙溪、莆田8县)。

唐圣历二年(699年),属福州万安县。析长乐县南部置万安县(福清县前身)。

唐天宝元年(742年),属福州福唐县。万安县改名福唐县(福清县前身)。

闽龙启元年(933年),属福州福清县长乐西乡清源里。福唐县改名福清县。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分属泉州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里、清源中里、清源东里。太宗赵光义诏即游洋镇(兴泰、福兴、浔阳、兴建四里)加以百丈镇(崇仁、安仁二里)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县广业、紫仁二里,仙游县来苏里,福州永福县永泰东、西二里,与福清县清源东、中、西三里总一十四里,置兴化县及太平军(县级),县治在兴泰里。清源西里(庄边镇北部凤际、吉云、百俊、泮洋等村,大洋乡西部莲峰、孝池、兔洋、满长等村);清源中里(大洋乡中部昆山、院埔、瑞云、可山、车口、瑶山、崇兴等村,新县镇墘顶、张洋等村);清源东里(新县镇东部白鹤、大所、大贤、白云、泗洋等村,大洋乡东部杏山、大洋、琼峰、南岭、坂洋、坝头、霞洋等村,东张镇际山、岭下等村以及崔后村大山后自然村)。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分属兴化军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里、清源中里、清源东里。诏升太平军为兴化军(同下州),与泉州分置,始正体统,齐于列郡。并诏析泉州莆田县、仙游县及德化县九座山区(西苑乡)归兴化军管辖。诏析莆田县唐安乡光贤里、苏田里、安香里归福清县文秀乡(万安乡),以作为福清县划出长乐西乡清源东、中、西三里归兴化县长乐乡的补偿。宋嘉佑年间(1056~1063),福清县界自蒜岭南移至龙津渡(迎仙港,迎仙驿以北的江口桥寨仔屿)。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分属兴化路兴化县长乐乡清源西里、清源中里、清源东里。兴化县城自兴泰里迁至忆鸾里湘溪。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属兴化府莆田县七区广业里。兴化县撤销,兴化县长乐乡清源东、中、西三里并入莆田县七区广业里(领翁山、满长、杉溪、庄边、白沙、薸湖、湘溪、张洋、茅洋、度上、下周、陈山、跫溪、马洋、百丈、澳柄、白盘、黄重、莲峰、莒兜、安乐,计21村1图)。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属兴泉道兴化府莆田县四区广业里(领澳柄、平盘、白沙、黄重、莲峰、莒兜、安乐、下溪、跫溪、东镇、百俊、翁山、满长、杉溪、庄边、张洋、茅洋、西向、薸湖湘溪、度上、下周、陈山、西音、下陵、龙眉、东里、西里、大所、大洋、巷口、乌石、马塘、马洋、百丈,计35村)。

民国二年(1913年),属兴泉道莆田县第四区(驻新县,辖26乡43附乡。澳柄乡:坪盘、龟洋、赤目岭。石梯乡:东路。白沙乡:洋顶、后洋。下重乡:外坑、上重、溪南。田厝洋乡:后坑、西亭、梨坪。下茅乡:下溪、萍湖、马洋。东山乡:梨坑、徐州、雷峰境。柳溪乡:百俊。黄龙乡:西音。岐山乡:大份。上院乡。赤石乡:赤溪。仙溪乡:下田。广宫乡。张洋乡:后郑、后洋。新县乡。上茅乡:白云。泗洋乡。大所乡:白鹤、路亭。溪西乡:南岭。度口乡。凤漈乡:吉上、吉宦、满长、云洋、孝池、莲峰。瑞沟乡:林斜、乌石、崇兴社。兴军社乡:院埔、昆仑境、凤山境、马塘。象峰乡:洋圳。林泉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莆田县新县区(领新广、瑞东、庄边、黄溪、白澳、萩芦、南坛7乡)。

辖境在宋元时属兴化县;明时划归莆田县,属广业里;清时属莆田县四区;民国属莆田县四区、游洋乡,大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莆田县十区、十三区、十二区。

1958年属新县公社,1965年建大洋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辖大洋、瑶山、崇兴、杏山、琼峰、南岭、坂洋、坝头、霞洋、瑞云、车口、院埔、可山、昆山、满长、兔洋、孝池、莲峰18个村委会。2002年由莆田县划归涵江区管辖。

2003年大洋乡被定为省级生态示范乡镇。

大洋乡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北部、处于涵江、福清、永泰三地相接地带, 北与一都镇、东与东张镇接壤(东张镇正东为镜洋镇),西与庄边镇交界,北与永泰县(葛岭镇等)毗邻,南与新县镇相连。

基础设施

县道甘吉线(庄边镇吉云—大洋乡霞洋村)22公里贯穿大洋乡全境,在集镇区内铺设了水泥路面(广场)8000平方米。有学校17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16所小学,在校学生数2238人,教师总数182人,幼儿园7所,文化站1所,卫生院1所,医生总数20人,病床15张,敬老院1所。

乡人民政府设在大洋村。1959年形成新街,长100多米,路宽16米。沿街建有供销商店1~2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汽车站、水电站、建筑公司、农械厂、银行、旅社、饭店、粮站等单位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群众集资建店房40多家,计3400平方米;大洋中学和小学学区校,先后各建成教学楼等,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乡政府建办公楼2座,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3层砖混结构的宿舍楼1座,建筑面积950平方米。

1989年改建“闽中司令部”旧址为双层砖混结构,后作为莆田县革命文物展览馆。

1980年至1990年,群众新建住房212500平方米,人均增加住房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其中20%以上为砖混结构。

大洋乡交通便捷,东经福清市东张镇上324国道仅28公里,与省会福州市约70公里。县道221(甘吉线)贯穿全境与省道202(五秀线)交汇,县道211(大江线)距涵江区48公里,距莆田市区53公里。全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水泥村道总里程达58公里,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方便。

大洋乡电力资源丰富。三层际水电站,装机总容量4000kw,年发电量1200万度。兔洋二级发电站,装机容量200KW,年发电量46万度。

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全乡已实现移动、联通通讯信号全境覆盖。18个行政村开通程控电话,平均每3户拥有一部电话,平均每4人拥有一部手机,随时可与国内外进行通讯联系。有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

乡村景点

省级老鹰尖自然保护区

瑞云山

瑞云山红色生态旅游区总面积23.05平方公里,范围辖省级老鹰尖自然保护区、瑞云山森林公园、永兴岩、闽中革命司令部、三层漈瀑布和灯炉寨等景区。该景区先后获得“省级森林公园”、“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福建省三星级森林人家”和“福建省生态文化示范企业”,游客接待量已达28万多人次。

灯炉寨

来到闽中革命圣地,追寻当年红军的革命足迹,重走一段红军路,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是此行记者体验的目标。

灯炉寨景区位于大洋乡西湾山之巅,海拔788米的主峰因形似灯炉而得名。据说山区古时设寨的地方大都险要,所谓“非悬车百里不得至”,而灯炉寨的险峻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景区内瀑奇,石怪、林幽、水秀。灯炉寨瀑布素有“闽中黄果树”之称,其分三处:擂鼓瀑、将军瀑、银河瀑。 景区内林竹苍翠,毛竹林、阔叶林、杉木林、马尾松、红豆杉、水杉、刺桫椤、银杏与藤本植物,苔藓植物共生的景观妙趣横生。涉足蜿蜓曲折的崇山峻岭之间,山峦叠嶂,怪石嶙峋,绰约多姿。谁能想到,这个有着超凡脱俗美丽的山寨当年却是闽中游击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见证了闽中地区革命的起源和发展。苏华、黄国璋、林汝楠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过。

闽中司令部 闽中支队司令部,全称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1949年2月成立,其旧址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政府附近,已开发成莆田“红色旅游”著名景点。1994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定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0年被莆田市委、市政府定为莆田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莆田学院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福建省广大党员、干部、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入党宣誓、培训等组织活动基地。2009年9月1日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

闽中司令部于2011年作为全市红色旅游核心列入了莆田市“十二五”规划, 5月份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四个部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这里风光旖旎,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拥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瑞云山森林公园、灯炉寨历史文化村落区、兔洋生态农业旅游区、南岭原始次生林峡谷区、悬钟岭水库休闲度假区、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范仲俺纪念馆等等,其中以永兴岩自然风景区、闽中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灯炉寨历史文化村落区最为著名,景区设施完善,游人如织。此外,有创建于唐代的隆兴寺;元至正年间(公元1342年)的永兴岩石窟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至顺二年间的永兴海会之塔以及天堂院、妈祖宫、兜率院、太子桥、将军坪、广业清源书院、古代兴化府通往福州交通要道――古驿道、转水寺、人武桥、宋代武状元薛奕墓、孝池古民居等古遗址古建筑。大洋文明源远流长。在全乡各处遍布先民留下废弃的梯田、屋基、山寨等痕迹。这些古建筑古遗址是研究我国古代南方建筑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人文景观 大洋人民正直勇敢,为反抗外来压迫,他们揭竿而起,有宋代福建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林居裔根据地百丈岭遗址。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自宋乾道年间起,肖国梁、郑侨、黄定三人先后中了状元,古诗曰:瑞云山下出三元,东西二里人皆传。又有古诗云: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后又有薛奕中了武状元。大洋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闽中革命的摇篮圣地,也是南方八省十五块红色游击区之一,现存有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带雾寺革命遗址、灯炉寨吊滕际闽中司令部原址、贵峰岩闽中革命地下兵工厂遗址等。

气候物产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凉秋爽冬温,年平均气温17.8℃,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800mm,阳光充足,年日照数达1924.4小时,全年无霜期350天。

森林资源丰富,全乡拥有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5%。

大洋是涵江区优质稻的主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蔬菜、中草药、大豆、花生等,是著名的药材之乡。土特产有野生红菇、香菇、蘑菇等。大洋的水果以枇杷、板栗水蜜桃、杨梅为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境内有储量丰富的红、青、乌石矿藏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可供开采、加工、出口创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