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分和含量,以了解大气的环境质量状况。

简介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包括动物监测和植物监测。动物由于对环境的趋性和管理困难,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测方法,但一般能起到指示环境污染的作用。如美国的多诺拉事件调查表明,金丝雀对二氧化硫最敏感,其次是狗,再次是家禽,日本有人用鸟类和昆虫的分布来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在二十世纪初就引起生态学家的注意。几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多成就,如指示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根据植物受害症状确定大气污染物,分析叶片的含污量估测环境污染程度等。中国在七十年代初开展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研究工作,在测定木本植物叶片中的硫、氯、氟化物和铅、镉等含量以了解大气污染状况,筛选指示植物,建立植物受害“症状学”,利用多种植物含污量和生长量综合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都取得进展

评价

光合作用。大气污染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明显影响。在缺乏可见伤害症状的情况下,测定光合作用则能指示出植物中短暂的或可逆的变化。在污染物浓度超过阀值剂量后,光合作用减弱程度与污染物的浓度成正比。②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生理过程,因此受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例如氟化物能引起呼吸强度的增高,而且与受损害的规模呈明显的比例关系。所以呼吸作用也可作为监测大气指染的生理指标。③气孔开放度。气孔是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植物体受害程度与气孔的启闭状况很有关系,同时有害气体又能影响气孔的活动。所以气孔开放度是监测大气污染程度的较好指标。④细胞膜的透性。O3和SO2都能使植物细胞膜的脂类过氧化,导致细胞膜的透性增加,改变细胞外渗物的电导率。有人注意到非离子化气体伤害程度与电导率变化成正比增加。因此电导率可作为衡量污染的一个指标。⑤pH值或耐酸力。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组织汁液的pH有关。凡是偏酸的容易受害,接近中性的则抗性强。因此提出叶组织汁液的pH可作为指示植物抗性的生理指标,适宜用来间接、快速地测定植物对SO2的抗性。[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