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泊秦淮河 徐祯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夜泊秦淮河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夜泊秦淮河》中国当代作家徐祯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夜泊秦淮河

最初了解秦淮河,是在读杜牧的《泊秦淮》,杜牧在诗中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是一首曲子,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被后人称作是“亡国之音”。

读罢这首诗后,我就觉得秦淮河这个地方不一般,它一定有过许多不寻常的故事,于是就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好奇久了,便成了一种向往。 秦淮河是一条怎样的河?它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它和女人有什么关系,她们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女人,那些与这条河流有关的女人,她们都有着怎样的爱恨情愁?凡此种种,都让我思绪起伏,遐想联翩。

秦淮河哟,秦淮河!

后来,在书典中知道了一些关于秦淮河的故事,秦淮八艳中的李香君、柳如是、顾横波,以及寇白门、陈圆圆等等,被人誉为“秦淮八艳”的女子们,她们的爱与恨,悲与欢的人生故事。这条河因为女人而出名,而这些女人在生活却饱受了摧残和磨难,她们都是才艺双绝的女子,可是她们的命运却无比的辛酸与坎坷。人常曰:“红颜多薄命。”难道红颜真有错?女子有才不是罪,女子有貌也不是罪,可是在那个男权统治一切的社会,女子除了卖笑与卖艺,供男人享乐,似乎便再没有别的价值,她们的所有的一切都寄附与依附在男人的身上,只有在男人身上才能体现她们的价值。男人青睐于她们,她们的生命便有了意义,离开了那些主宰和统治社会的男人,女人便一无所是,一物无依,这就是她们的命,她们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她们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她们就像是一株弱柳,一叶浮萍,一片随风飘零的树叶,任凭岁月雨打风吹去。

这些女子,个个琴棋书画俱佳,诗词歌赋皆通,她们吟诗作画,赋诗弄文,声乐歌弦,样样出彩,才情不让须眉,可是她们只能寄身于青楼,金粉胭脂地,只能以卖笑为生,供男人享乐,她们也有情,她们也有爱,可是她们却常常身不由已,在男人的角逐中,成为金钱权力下的牺牲品。

马湘兰,擅画且精通音律,一个极聪敏灵秀的女子,与王百谷的爱情经历了千般磨难,一度曾欲委身于做灯笼的秦师傅,可是就在马湘兰准备以身相许时,秦师傅却拒绝了她,可怜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孤单一生,最后零落成泥。

陈圆圆,一代昆曲歌妓,才貌不凡,却命运多桀,一生颠沛流漓,饱尝辛酸,被一个又一个的男人赏玩,到最后却成了祸国红颜,背上了千古骂名。

寇白门,一介女儿身,却有着侠骨柔肠,巾帼不让须眉,可惜女儿纵有济世之志,却无报国之门,在乱世之时,仍能坚守自己高洁的品行和操守,令男儿汗颜。

李香君,一个痴情女子,为了护卫自己与候方域坚贞的爱情,血溅桃花扇,一把桃花扇,凝结着一个青楼女子和文人才子緾绵哀怨悲凄的爱情故事。 ……

其实,秦淮女子远不止“秦淮八艳”里所罗列的那些,“秦淮八艳”是清代的一个画家画出了其中的八个青楼女子,让她们得以盛传,而在当时,金陵名流荟萃,佳丽如云,其响誉秦淮河的女子有二十多位,余氏《板桥杂记》中有记载。

当那些女子一个个从历史中走来,又在红尘中远去,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悲情往事,她们是纤弱的,她们却又是坚强的,充满着血性的,虽寄身青楼,却有着高洁的品质和做人的风骨,在那个时代,她们没有社会地位,但是她们一样活得铿锵有声,她们最终以她们的气节和才情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尊重,于是一个个风尘女子让历史有了发人深省的味道。

历史已在远去,但这些女子却从历史中跳了出来,她及她们用一腔悲情和辛酸的人生打动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们,让他们越千山,涉万水,来到秦淮河,寻觅她们的芳踪,并为此留连而慨叹。

同为女人的我,对于她们,除了钦佩,更多的是敬重,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重。于是,便希望会有机会亲临秦淮河,凭吊一下这些在红尘中远去的女子,这些值得我尊重和敬仰的青楼女子。

我是一个北方人,处在四面环山的大秦岭中,因而,南方相距我就甚远。

有路途的遥远,也有心理距离上的遥远。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不是一个生活优越的人。我很少有坐飞机的机会,手上也没有充裕的钞票,囊中羞涩,便使我的希望一次一次地搁浅。

于是,秦淮于我,一直是一个梦,一个遥远而不曾亲临的梦。

此次受邀去江苏参加一个散文笔会,这种想法便开始萌动。

虽然,受邀的地方并非南京,但是因为秦淮河,促成了我这次南京之行。

我是自常州到南京的,坐动车一个小时,到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我找了 个地方将行李放下,便直奔秦淮河。

朱自清写过一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因为对于秦淮河的好奇,这篇文章我反复地阅读过,在那篇文章里,秦淮河是沉寂悲凄萧瑟的,在朱自清的眼里,也见到了秦淮河的女人,但那是兜售生意的歌女,也有为生活所迫的妓女,她们只是在乞讨一份生活,与情趣优雅才情美丽都无关,更与家国情仇无关,秦淮河的夜晚,除了那一个个女人,便只有那一盏盏灯笼的光亮,而那灯笼的光亮也还是昏的黄的暗淡的,在彼时,秦淮河的繁华不再,秦淮河的优雅不再,秦淮河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不再,空留一河冷月与清辉,那是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个夜晚。

站在文德桥上,我俯视秦淮河,秦淮河上华灯初启,霓虹闪烁,尽显繁华,那些画舫和摇橹一序儿的排开,在等待着游人的光顾,河对岸的照壁上镶嵌着两条巨大的金龙,二龙戏珠态,灯光透过龙体,放射出金黄色的光芒,二龙戏嬉,凌驾于祥云之上,一派祥瑞之态。

这时,我就在想,秦淮河的水为何会这样丰沛,是不是都和秦淮河的女子有关?

十里秦淮,如此绵长;十里秦淮,如此浩荡;十里秦淮,层次了多少人家;十里秦淮,望穿了多少泪眼;十里秦淮,又决别了多少爱恋?

我的心也随着那船儿在波浪起伏的河水中迭宕着。这十里秦淮的繁华,可是那些青楼女子的胭脂染红的,可是她们的血和泪染红的?这流光溢彩的秦淮河,里面浸透着多少女子的辛酸悲情与惨烈?这些女子,她们都是一些至情至性的人,她们渴望真情,渴望白首相携的生活,可是她们的爱却非常短暂,如昙花一现,而她们的愁却是无尽的,在光阴和时间的年轮中消殒,甚至是青丝熬成白发,这些风华绝代的女子,尝尽了人情冷暖和世事的艰辛。

秦淮女儿喜,盼得郎君芳心许;秦淮女儿愁,此情可能共白首;秦淮女儿悲,梦断天涯雁分飞。她们的一腔真情,最后却换来的是斑斑泪,滴滴血。

秦淮河两岸有很多的夹竹桃,都长得非常的茂盛,有粉红色的,有雪白色的,一河两岸,比比皆是,这是金陵的特色,也是秦淮河的特色。在我的记忆里,夹竹桃都是和女人有关的,记得在很多年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剧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子,一个才貌双佳的女子,嘴角微俏,脸上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经常着一身旗袍,知性且温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她的窗前,就有一丛很茂盛的夹竹桃,剧中的很多情节都和夹竹桃有关,而这个女子最终却被那个她深爱着的男子所抛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女子吞食了大量的夹竹桃叶,离开了人世。

秦淮河边的夹竹桃,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女子,也让我想到了秦淮旧院里的女子,这么多的夹竹桃,会不会是秦淮河的女子用泪水养出来的,要不然,它们何以会长得如此蓊郁和翠绿?秦淮河,一条用泪水浇灌的河水,一个弥漫着胭脂水粉的河水,一条流淌着爱怨纠结的河水,从大明朝流来,一直流到今天。

这些夹竹桃丛生的地方,想必便是桃叶渡了。我没有找导游,只是想静静地感受一次夜色下的秦淮河,因为秦淮河的往事我已谙熟于胸,此次前来,我只是想借这条河遥祭一下这些秦淮女子,在故事的生发地与她们一晤,静静地感知一回她们的悲欢往事和风尘人生,凭吊那些已逝的魂灵。女子如此,一生亦不算枉然!

而今,在这条河上,已没有了这些另类的女子,红灯区不再,歌乐声弦不再,只有岸边的夹竹桃花在端庄地开放,向人们叙说着那一幕又一幕的悲情往事,在往事的追忆中,那些女子的泪水汇成了汩汩的秦淮河,在岁月的轨道中肆意地流淌,粉饰着太平。这条曾经是达官贵人王子候孙文人才子留恋往返緾绵其中的秦淮河里已不再有那些卖笑与卖艺的风尘女子,她们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缩影。现在,这儿已经是一个公然开放的旅游景区。看,一河两岸游人如织,宾客云集,霓虹迭起,一片盛世锦绣繁华。如今的秦淮河,能有如此旺的人气,是得益于那些秦淮女子的,是她们用她们的生命乃至鲜血锻造的传奇,为秦淮河增添了经久不衰撼人魂魄的艺术和人文魅力。

在浆声里,耳边似乎又响起:“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这是寇白门琵琶弹唱的一首曲子,此曲道出了寇白门报国无门的无奈与幽思。

秦淮女儿,豪情不输男子,却空落珠泪涟涟,唯有仰天长叹,寄情笔端。一世风华,尽被雨打风吹散,云烟过处,已是经年。

创作谈:本篇作品通过杜牧的诗《泊秦淮》联想到秦淮河里曾经生活过的青楼女子,由历史到现在,又由现在到历史,将秦淮女子与一河两岸美丽迷人的人文自然风光联想到一起,串起了秦淮女子别样的人生。在当世,那些女子没有身份,没有地位,饱经生活摧残,历经人世磨砺,但是在乱世之中,却毅然决然地担起了救国救亡的责任,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铮铮风骨扛起了家国大义,谱写出了一曲曲惊艳凄美的人间壮歌,让人慨叹,让人钦佩,让人铭记,更让人敬重和仰望,一腔豪情可谓感天动地。从另一个角度也表达了巾帼不让须眉,那些女子是柔弱的,却又是无比坚韧顽强的,同时也是对男权社会的鞑靼和批判。而今天的秦淮河,能有如此旺的人气,是得益于那些秦淮女子的,是她们用血与泪灌溉的秦淮河水,才让秦淮河有了如此长久不衰而撼人魂魄的人文艺术魄力,对于这些秦淮女子,我们除了仰望,更有思索,在那样的社会,女子纵有济世之志,却报国无门,空落得珠泪涟涟。由此,也映射了当代女子的幸运,生活在一个男女平等,女性可以与男性平分秋色的时代,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人生价值,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和美丽,这是新制度带给

女性的幸运!

云端上的村庄

车子沿着四十五度角倾斜而上,一路蜿蜒,呈S形。第一次走这么陡峭的山路,不是因为观景,也不是因为探险,却是因为卫健局的扶贫工作人员吴履山的一再邀请和游说。他在这个地方驻村五年,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滋生了深深的关切。他一直对我说,这个地方非常值得一去,绝对会让您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村庄。 于是,我抱着似信非信的好奇,来到了云蒙村。

果然,这是一个特别的村庄,准确地说,这是一个云端上的村庄,村民们全都住在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地坪上。山脚边没住人,人都住在半山腰与云天相接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条连接山上的水泥道路,那么这个村庄就是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地方。

当然,正是因为它的特别,它便有一个与村庄的存在非常贴切的名字:云蒙。从字面意思解,被云蒙住,或者是被云包藏的意思。

路是贴山而凿的,极为陡峭崎岖。我眼前是一条硬化过的水泥路,而两年前,这儿只有一条仅能行摩托车的盘山砭子路,是扶贫工作队驻进之后,筹措资金才将这条路修建起来的。山很高很陡,但是风景奇美,植物种类丰富,高的矮的粗的细的, 全都郁郁葱葱,将一座高高的山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像是一个一个挤在一起的绿绿的蒙古包,它们一直堆叠上去,漫延至山顶。

山里的春天是最美的,那些绿叶和小生命急不可耐地往出冒,泛出芽芽的黄绿,嫩嫩的,跳跃着,新鲜着,像刚出生的婴儿般水灵顽皮。站在路旁,甚至可以听到草儿和树木拔节的声音,像新生儿才出世般令人惊喜。它们填补着山上的每一处角落和空白,因而这些纵的横的藤的蔓的,将偌大一座山体染得绿意盈盈,那些不知什么时候滚落的巨石散落进山涧里,周围也被绿草和绿树包围得严严的。它们有的洁白如玉,有的漆黑如墨,但都以磐石的形象矗立在路的旁侧和深涧中,让人不由得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在它们身上有着一种传奇和阅尽人世沧桑的美,这又让我不禁留恋和驻足。云蒙如此美丽,天然而成,不加任何人工雕琢与修饰。

我甚是纳闷,在这罕无人迹的地方,怎么还会有村庄?怎么还有三百五十户、一千二百口人?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村庄呀!在固有的思维中,村庄都在路边或者是在平坦处,最不济的坐落在低洼处,怎么会跑到云端中的山上呢?村民又是如何繁衍和生活的呢?如果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个村庄会怎么样呢?

一直以为陶渊明仕途失意才创造出“世外桃源”,以实现自已遁世隐世逃避现实生活的人生理想,没想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一处所在,看样子,这世间所有的存在皆有可能。

在云蒙村,遥遥地看到一些人家零零星星地散布在山上,像是一个一个野生的大蘑菇;一座房子与一座房子离得很远,中间是土地和青山相连;给人的感觉多是单门独户。

微风起处,一股酒香飘入我的鼻孔,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样的深山里竟然还藏着一个酒厂。这是一个酿造粮食酒的作坊,我们进去的时候,有七八个人正忙着翻动热气腾腾的酒糟。一座简易的两层楼,一楼是作坊,二楼是晾台,还有一个地下室用来储酒。酒从那些大的小的酒缸里溢出,让四周到处充满着酒香。主人很友善,见我们到来,忙将我们让到楼上。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黝黑、沧桑,头发蓬乱皮肤粗糙。看得出,这里的一切都是他在亲力亲为。

主人拿出酒让我们品尝,没有酒杯,他就用一次性杯子给我们倒,说这是麦子酒,很绵的,不呛喉。嗯,的确绵绵的辣味,还透着一点淡淡的幽香。他们做的酒都是粮食酒,有麦子酒、苞谷酒和高粱酒等,在扶贫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这些土产酒开始走向市场。我们小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向主人告辞,拐上了旁边的一条石子小路。

此时,刚刚下过一阵细雨,阳光从云层中跳出来,将整座山照得亮灿灿的。树叶儿潮潮的,闪着油油的绿意,路边的各色小花争相开放着,像是对我们夹道欢迎。自小在乡间,很多植物和野草野花能识得,当这些久违的花草映入眼帘,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愉悦感。站在云端上的村庄,似乎又回到了我的故乡。我摘下一朵金银花,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好香。童年、少年时期,我曾在村庄的四处采摘金银花以换得学费。不远处有一个妇女正在摘着金银花,见我们走来,羞怯地一笑。我问,摘金银花是泡水喝呀还是卖钱?她答道,自己喝呢,量少,也卖不了什么钱,来客了,泡在水里,变个颜色,不至于说让人老喝白水呢。这几年,扶贫干部来这儿,可给他们辛苦了,山高路远的。他们在这也不肯吃饭,就是喝口水。摘点儿金银花,阴干了,给他们泡杯水降下火,也是好的。哦,原来,她摘金银花是为了给扶贫工作人员泡茶喝,也真是难得她的这份心意。

又走了约有一里多路,见到三间连在一起的土屋子,旁边还有一个偏房,估计是灶房。门前猪圈里养着一头黑毛的猪,旁边的柿子树边堆着很多的柴草,在门前有一片宽敞的地方,放着几个竹子的小板凳。我们在院子站定,云蒙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锋利走了进去,立时,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迎出来,请我们进屋里坐。屋子收拾得整洁,泥地也扫得干干净净,靠墙的地方放着一些老旧的黑褐色柜子和箱子,板凳上码着一些麻袋,麻袋里有的是粮食有的是草药,各类农具靠墙而立,墙壁上的钉子上挂着一些布袋、草帽和小篮。我问,家里可有电视?老妇人说,有的有的!便将我带进了旁边一间房子。这是一个卧室,进门的地方,是一个方形的取暖用的炉子,在床的对面就放着一个墩实的浅灰色的电视机。

老人附近有一户特殊的人家,母亲已经九十三岁高龄,膝下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嫁到了邻县镇安。今年三月,儿子陈加宽骑摩托车外出,在镇上与车相撞,当场血流一地晕死过去,帮扶工作人员张祖惠接到电话,同刘锋利和村支书一起将他送到西安救治。在没有亲人在场、没有亲人照顾的情况下,扶贫工作人员为他筹措了十二万元钱,给他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并日夜照顾,挽救了他的生命。听到这件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扶贫工作不只是让村民脱贫,扶贫工作人员其实是深入到他们生活现场的每一个具体的事件当中,把贫困户当作亲人,为他们解危济困。如果没有扶贫工作人员,陈加宽在遭遇那样一场车祸之后,,还能平安地回到老母亲的身边吗?如果没有扶贫工作人员筹下的款项,他又怎么支付这样巨额的医疗费用呢?现在,山上多数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留在家里的多是一些老人和残障人士,他们靠着土地耕作生活,农耕生活依然是村民的主要生活方式。这些年,在扶贫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些人开始搞一点儿家庭产业,比如点一些木耳菌棒、种一些烤烟、搞一些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便是这条通向山脚下的路。这条路让山里的人走出去,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而我也得以在这条路的引领下,走进这样一个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听说已经有人在这里进行茶叶种植,茶苗已经栽下,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形成一个茶叶基地,那茶该叫“云蒙茶”吧。

注:原文刊载《人民文学》2020年第12期

路中间的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路中间的一棵野生核桃树,我在这条路上生长了多少年,以我的年轮计算,少说也该有100年了吧。

说到野生核桃树,多数人是不认识的,它没有饱满的叶片,没有鲜艳的花朵,甚至也没有浑圆的果实,在不认识和不了解的人眼里,常被误认为是漆树,或者是臭椿树。因为,它们跟人们日常见到的常吃的核桃的核桃树太不相同,又因为野生核桃多生在深山大林中,多数人难得一见,他们并不认识这种树,也没人理睬这种树。就算有认识的人,他们也会觉得野生核桃的壳太厚太坚硬,想要吃到里面少许的一点果实,实是要费上一番力气,山里人有句口头禅:“三棱子核桃要砸着吃”,说的便是这种野生的核桃。就算是费好大的力气将其砸开,也不能轻松地剥出里面的果肉,更何况壳一厚,果肉便少,就算是没有多少果肉,还得要用针及铁丝,或者是小刀掏着吃,及至掏出,果肉也成了小米粒,既没有吃相,也没有看相,费神费力太不划算。因此吧,这种野生的核桃,一般多是自生自灭,春生秋落,或者成为一些鸟雀和松鼠的口腹之食。

我作为长在牛背梁这样的高山大壑中的一棵核桃树,多少年来,几乎无人问津,当然,我也是很少有机会见到人的,我寂静地生,寂静地长,寂静地长在这深邃幽静的秦岭山中的牛背梁,没有人知道我的欢乐,也没有人懂得我的孤寂。我就这样默默地生,默默地长,从春到秋,从冬到夏,在岁月的更迭中,增加着我一圈一圈的年轮。

春天,我会开出不起眼的小花,细细的、碎碎的,暗淡的黄绿色,像一条条并不被人们喜欢的毛毛虫,遍布在枝叶之间,没有明亮的颜色,也没有鲜艳的花朵,更没有芳香的味道,甚至还带着一点淡淡的苦涩,因而引不起任何的注意与在乎,就包括蝴蝶蜜蜂,也很少到我的跟前来。它们只喜欢鲜艳的花朵,追逐芳香的滋味。

其实,很多年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寂静和孤独。可是有一天,牛背梁上来了一群人,说是要在这里开发一个森林公园,他们在这座山上跑上跑下,跑出跑进,也在我的身边跑来跑去,最后,一伙人在我的身边站住,研究我的去留问题。有人说,这个地方要修条路,这棵树正长在路中间,碍事,应该将它砍掉。一个年龄稍长的长者开腔了,说这棵树应该留下,虽然野生核桃不是名贵的树种,但这棵树少说也有上百年的树龄了,砍了挺可惜的,咱们建的是生态公园,就是在不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进行原生态建设。于是,我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留在了路中间。他们在我周围筑石铺路,独独绕开了我,我没有受到一丝伤害和疼痛。为此,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与感恩。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我被砍下,能做什么呢,被人做家具,肉板,或者被人劈成柴火,扔入灶炉,化为灰烬。这,都是有可能的!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被建成,我就这样,站立在了道路中间,成了最显眼和最耀眼的一棵树。本身,我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棵树,可是,因为生态保护,我成了一棵重要的树,成了一棵来牛背梁的人都无法忽略和忽视的树。他们来来去去都要从我的身边经过,他们说的悄悄话,甚至包括亲昵的爱语我都能听到,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无数的人与事,南来的,北往的;说普通话的,说方言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城市里的,乡村里的,无数的人,无数的欢喜和悲伤,我都看到,并且与他们一同悲与喜,一起经历着人生和岁月的四季。在这座山中,他们从不避讳我,我也一直坚守着他们所有的秘密,他们是我身边的过客,而我却是他们一生中最忠实的朋友。

2020年的4月20日,牛背梁上又来了一个人,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他步履健硕、满眼关切地来到了牛背梁,带着对大自然的呵护与关爱,带着对子孙后代的关怀和希冀,深情款款地来了,一边走,一边观望,一边走,一边与随行的人讨论着,让大家要以“功成不必在我之心”守护秦岭,保护秦岭,做秦岭的卫士,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涵养地,保护秦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态家园。与他一起相随的,还有一群工作人员,他们尾随着老人徐徐而来,据说此次来是为了考察秦岭的生态情况,但选择的具体地点竟是我所栖身的牛背梁,而且他们还要路过我的身旁,于是,我又成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远远地见他们来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欢喜,我没有想到,在我作为一棵树的一生中,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刻。按说,这个老人原本跟我隔着千山万水,我在秦岭深山中的牛背梁,他在首都北京,一天为国事忙得忘记晨昏。可是,今天,他却来到了小小的柞水县,来到了地处秦岭山中的牛背梁,这让我有多意外,又有多诧异!我从来觉得,自己是一棵野生的核桃树,原本就是该被忽略掉的,而柞水,在中国的纸质地图上位置都找不着一个,但是,这个淡定慈祥的国家领导人却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一天,该有多特殊呀,这一天,又该有多么值得纪念呀!这一天,也必将被记入历史。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和喜悦,远远地望着他们迎着我走来。

果然,老人走到我的跟前,在我的脚下站住,并仰起头,向着我的树身张望。当他认出我是一棵野生的核桃树时,连连地说“好”,并轻轻地抚摸我的树干,像是亲切地扶摸着自己孩子的额头,轻轻的,缓缓的,生怕弄痛了我似的,在那一刻,我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和爱抚,如同孩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一刻,鸟儿和风儿都一起跑了过来,向我道喜,说这是习总书记,我今天是在与一位国家领导人相遇和交集,其实,我是知道的,我在驴友的手机里看到过他的照片和消息。今天,他远远的走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认了出来,只是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地珍惜呵护我!我呀,只不过是这秦岭山中千万草木中的一棵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野生核桃树,他爱护我却像爱护他自己的儿女,这让卑微的我有多感恩感激,有多热泪涕零,有多情不自已?

我是一棵树,一棵极为平凡的野生核桃树,因为生态保护政策,我被有生态保护理念的人保留下,在有生之年,竟然还有这样的一场不期而至的奇遇,他让我的生命不再卑微,也让我意识到了所有的生命没有高下之分,不因生长在京城的树木就名贵,而身价倍增,也不因生长在山间乡野,而被忽略和轻视,所有的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是平等的,就像是红花和绿叶一样,它们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风韵,绿色的叶和红色的花,都是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有各的价值,也各有各的风情。就正如,我做为一棵野生的核桃树,没有吃相,也没有看相,甚至还没有卖相,但是,这几年来,因为,我长在路中间,秋天的时候,一些游客从树下经过,见到地上滚落着我的果实,就小心翼翼地拾起来,剥去皮,拿到泉水中去清洗,他们看出了我的价值,说我的果实可以做为文玩,或者用来赏玩,或者用来健身,或者用来雕刻,于是,我便成了文玩核桃。想必许多人是读过魏学洢的《核舟记》的吧,那个小小的精妙绝伦的核桃小舟,刻的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一行游赤壁的故事,有人五,有窗八,还有对联数幅,并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刻艺不能不说是精湛,内容不能不说是饱满,而这个精巧的核舟,便是用小小的野核桃雕刻成的,正是因为它的厚度和硬度,又让它有了供人雕琢和玩味的价值。见他们在树下认真地找寻我的果实,于我又似乎是莫大的安慰,仿佛在他们的认真中找到了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牛背梁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又何尝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以前的人们的认知里,我是吃不能吃、看不能看,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我又成了人们眼中的艺术品、稀罕物,他们将我捡拾起来,或者串线成珠,或者握在掌心通经活络,或者用来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艺术珍玩,小小的野生核桃,也从深山里走进了都市人的生活,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生命,我更加热爱和珍惜,我希望我能够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永远青枝绿叶,青葱茂盛,绿绿地站在这条路的中央,为人们送来生机和清凉,以不负这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爱护。作为一棵树,就应该永远地开枝散叶,呈现出生命的蓬勃和活力,我愿意和牛背梁所有的树一样,为人类绿水青山的梦想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大自然不以我而伟大,而我却愿意因为爱和呵护绽放出生命中全部的光芒。

我这么想着,雨便来了,好象上天通晓我的心事似的,为我洒下春日的甘霖,让我心愿达成。雨细细的,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慢慢地滋润着我,一会儿,我的叶子便鲜绿起来,有了

水汪汪的清灵。

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1]

作者简介

徐祯霞,女,笔名秦扬、徐祯燮,号“红莲居士”,陕西省柞水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