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眦
圖片來自搜狐网

外眦,解剖名称,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呈锐角。外眦极度睁眼时约有60°,正常状态下为30~40°;外眦距眶缘5~7毫米,距额颧线为10毫米。[1]

外眦开大术,目的是使睑裂达到永久性扩大,用以矫治睑裂小于正常者,使求美者的眼睛更显狭长。东方美学的成年人睑裂长度约30-34mm,外眦间距约为90-100mm。[2]

外眦韧带

1、下睑门栓韧带与网状结构:是下睑囊状筋膜的增厚部分,是眼球及内、外眦韧带的重要支持结构。此韧带的微弱和松弛会引起眼球在眶内下降,造成眶隔脂肪疝出。术中需要提紧此韧带。

2、外眦皮韧带:位于眼外眦外方。此区是少脂肪区,年老时此区凹陷,切断和提紧此韧带,改善眶缘外眦区形态,使此区年轻化。

相关基本技术

1、外眦锚着术(lateralcanthalanchoring):

为了确保眼睑在外眦部附着而采用的一类基本技术。下睑成形或经下睑切口行中面部提升术时,它是确保控制眼睑位置和维持眼睑功能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适当的外眦锚着术可有效地预防术后下睑错位、确保眼睑闭合、改善或维持适当的眼睑形状。外眦锚着术可分为非松解性外眦锚着术( lateral canthal anchoring without lysis) 和松解性外眦锚着术( lateral canthal anchoring with lysis)。前者又称外眦固定术( lateral canthopexy),后者又称外眦成形术( lateral canthoplasty)。后者与前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切开外眦角和缩短眼睑。现如今,常用的非松解性外眦锚着术包括经眦眦固定术(transcanthal canthopexy)、睑板折叠术和外侧支持带悬吊术等;松解性外眦锚着术包括3mm外眦切除术、外侧睑板条技术(lateral tarsal strip procedure)等。

(1)外眦固定术:对眼球突度正常的(标准的)眼睛,外眦放置在瞳孔下缘水平。用4-0不吸收缝线的半圆形缝针,确切缝住上下睑联合腱,缝线的两端在瞳孔下缘水平,通过外侧眶缘内面至少4mm处的骨膜,从外侧眶缘外骨膜3~4mm处穿出打结。

(2)外眦成形术:如果术中牵拉试验确定有下睑松弛存在,则在外眦处行下睑外眦腱的松解术。为缩短下睑缘需对其做适当修剪。修剪量可通过测试下睑缘外侧端紧靠外侧眶缘时多余的程度来决定。缝合方法与外眦固定术基本相同。首先缝住上睑外眦腱和下睑板外侧端,然后将缝线的两端,在瞳孔下缘水平,通过外侧眶缘的内面至少4mm处的骨膜,从外侧眶缘外骨膜3~4mm处穿出打结。

2、外眦折襞术:

优点:

①有效防止外侧切口外下方延伸而使切口瘢痕收缩导致的外眦角牵拉下移;

②外眦处切口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效地扩大了外眦处的分离范围,方便了颧突部位的分离和操作;

③传统外眦处切口向外下的延伸把鱼尾纹区撇在了术区之外,通过切口方向的改变能方便地矫治鱼尾纹

④能方便地处理外眦韧带。可方便地矫正轻度至中度下睑缘和眼周腱松弛。在外眦皮肤切口下,向内上稍作分离,用5-0可吸收线,束上外眦韧带,向外上方固定在眶外缘骨膜上,收紧打结固定,直到睑缘与眼球处于适当对合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