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外侧膝状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侧膝状体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名 称:外侧膝状体


组 成:是外侧膝状体系丘脑的组成部分

外侧膝状体:位于间脑上,是外侧膝状体系丘脑的组成部分。外侧膝状体位于丘脑后部,在丘脑枕的外下方,为视觉的皮质下中枢。外侧膝状体借四叠体的上臂和上丘连接。其外侧连于视束,内侧连于上丘臂,深面的细胞团是视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其体细胞发出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脚止于距状沟上、下的视区。[1]

概述

1、外侧膝状体核:外侧膝状体核是后丘脑的一个神经核团。位于丘脑枕腹面、大脑脚外侧和内侧膝状体外上方。由较大的背侧核和较小的腹侧核两部分组成。是视觉系统的中继核。接受来自视网膜的纤维并发出纤维投射至初级视觉皮层。

2、间脑: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间脑和端脑在胚胎早期同由前脑翼板衍发而来,间脑位居前脑的后部中央,端脑发育成为左右大脑半球。由于端脑的高度扩展,间脑除了腹侧属于下丘脑的部分露于脑表面以外,其余部分皆为左右大脑半球所包绕。在脑的正中矢状切面上,自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的连线代表间脑和中脑的交界,自室间孔至视交叉的连线代表间脑和端脑的交界。间脑的室腔称为第三脑室。

两侧间脑的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旁壁。在内侧面与背面交界处,有一条隆起的纤维束——丘脑髓纹,上有第三脑室脉络组织附着。丘脑髓纹向后连接缰三角,左右缰三角之间有缰连合连接,此连合的后方有松果体。约在第三脑室壁的中央部,有连接左右室壁的丘脑间粘合(或中央块)。它的腹侧有下丘脑沟,自中脑水管走向室间孔。属于下丘脑的结构围绕着第三脑室底,从前向后有连接终板的视交叉、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在间脑的背面,第三脑室两侧为属于背侧丘脑的卵圆形灰质团块所挟持,前端有隆凸的丘脑前结节,后方有膨大的枕。背面的外侧有属于端脑的尾状核,它与间脑之间为终纹。在枕的下外侧,有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间脑的外侧面与端脑的内囊融合。间脑的腹面是露在脑外表的部分,前有视交叉和视束,漏斗、垂体和灰结节居中,乳头体成对,位于灰结节后方。

解剖结构

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位于丘脑枕下面,内侧膝状体的外侧,左右各一,呈突起状,其内为灰质核团,称外侧膝状体核,是视觉的皮质下中枢,借上丘臂与中脑四叠体的上丘相连。外侧膝状体是与间脑直接联系的一对脑神经,即视神经(Ⅱ)的终止核,由核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到达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它是视觉传导路上的最后中继核。

外侧膝状体形态学结构及其构成

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又称外膝状体(externalgeniculatebody)。位于大脑脚的外侧及视丘枕下外方的椭圆形小隆起,属于间脑部分,是视分析器的第一级视中枢。视束的视觉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的节细胞并交换神经元,形成视放射,全部投射到同侧的视觉中枢纹状区,产生视觉。外侧膝状体内的视觉纤维也有一定的排列,来自同侧视网膜的周围性不交叉纤维及对侧交叉的纤维终止于外侧膝状体的腹侧,其上半部纤维居腹内侧,下半部纤维居腹外侧。黄斑纤维终于背侧,其中上象限黄斑纤维居楔形区的内侧,下象限黄斑纤维居于楔状区的外侧。VonMonakow氏将外侧膝状体分为三部分,即:①前下部,接连视束;②门部;③侧部,即外侧膝状体的距状突(spur)。

外侧膝状体的血供特点及临床意义

外侧膝状体的小动脉为多来源、多血管供血,双重来源以上的占80%,小动脉多至3—6支,这些不同来源的小动脉在外侧膝状体表面相互吻合,我们认为即使有1—2条三级供血动脉阻塞或狭窄,不会影响外侧膝状体的营养,视野缺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单一来源动脉供血者有20%,这种在视野缺损病因中有重要意义,如来源动脉系粥样硬化阻塞动脉,可致外侧膝状体缺血,从而丧失传导功能。

参考资料

  1. 外侧膝状体是什么,有来医生 , 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