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尔·德·孔陶 (比隆公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夏尔·德·孔陶

又称比隆公爵
图片来自google
国籍    法国

出生    1562年

逝世    1602年7月31日

性质    法国元帅

夏尔·德·孔陶,比隆公爵(法语:Charles de Gontaut, Duc de Biron,1562年-1602年7月31日)阿尔芒·德·孔陶 (比隆男爵)之子。因卓越的战功而在1594年获法国元帅衔,1595年成为勃艮第统治者,但因为意图让勃艮地脱离法国而独立,1602年以叛乱罪在意大利米兰斩首

简介

比隆公爵夏尔·德·孔陶 ,比隆男爵阿尔芒·德·孔陶元帅之子,在法国宗教战争后面阶段中为皇家党对付天主教联盟。

本   名:夏尔·德·孔陶

别   名:Charles de Gontaut, duc de Biron

出生日期:1562年

逝世日期:1602年7月31日[1]

传记

夏尔·德贡托在法国宗教战争替王室作战,特别是亨利四世在1589年即位为法王之后,与其父一同支持了新任国王并为其战。夏尔的勇猛无畏和战功让他获得“法国雷霆”(拉丁文:Fulmen Galliae)之誉(特别是1590年伊夫里战役的表现);夏尔在1592年当上海军上将(同年父亲战死),亨利四世为表彰他在 阿尔克伊夫里战役的惊天战功,1594年授予他法国元帅的称号。1595年他担任勃艮第总督,替换掉前总督──反波旁的天主教联盟前领袖马耶那公爵,帮亨利四世压下一个心腹之患。

之后他夺取博讷奥顿奥克松第戎,在丰坦弗朗赛斯战役中取得杰出成就。他于1596年被派往佛兰德、皮卡第和阿尔图瓦跟西班牙人打仗。在1598年于布鲁塞尔西班牙签订韦尔万和平条约Peace of Vervins,结束法国宗教内战,并受封为公爵。

尽管他为亨利四世立下显赫战功,但自那时起他私通西班牙和萨伏依,以反对波旁王朝之名,意图分裂法国为数个省,并让勃艮地独立,使自己成为勃艮地的主权君主。尽管有这样的阴谋,他仍主持反对萨伏依公爵的远征队(1599-1600),密谋被发现后,比隆承认了他做的一切;亨利原谅他,并在1600年和1601年分别派他出使瑞士和英国,代表法王亨利四世向英国传达亨利将迎娶义大利贵族玛丽·德·麦地奇之讯息。

但是,国王的仁慈并未打动比隆,他与布永公爵在内的几个贵族策画阴谋,联合反对亨利四世的。他们打算在西南各省散布谣言煽动人民,在那里掀起一场暴动。国王很快就了解这一密谋,在1600年,他被诱骗至巴黎后,国王要求比隆承认自己的罪刑,允诺自己可以再次原谅他;但这次比隆回说已无话可答。亨利四世非常气愤,将他逮捕并关在巴士底狱,之后以叛国罪判死刑,1602年7月31日在米兰被斩首。[2]

外部资料

  • (法)巴亚尔 等著、黄艳红 等译,《法国史图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美)威尔·杜兰著、幼狮文化公司译,《世界文明史‧第七卷‧理性开始时代》第二部第一章、第六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 夏尔·德·孔陶,百度百科
  2. 夏尔·德·孔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