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夏夢」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資料來源)
行 1: 行 1:
'''夏夢'''(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30日),原名楊濛,祖籍江蘇蘇州,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女演員、製片家。
+
'''夏夢'''<ref>{{Cite web|url=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8679/ |title =夏夢}}</ref> (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30日),原名楊濛,祖籍江蘇蘇州,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女演員、製片家。
  
 
[[File:夏夢-2.jpg|250px|縮略圖|right
 
[[File:夏夢-2.jpg|250px|縮略圖|right

於 2019年1月13日 (日) 23:15 的修訂

夏夢[1](1933年2月16日-2016年10月30日),原名楊濛,祖籍江蘇蘇州,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女演員、製片家。

原圖鏈接

夏夢生平

楊濛,即從影前的夏夢,自小就是美人胚子,六歲就參加了上海《大陸報》舉辦的「上海兒童攝影比賽」。

1947年,14歲的楊濛隨家人移居香港。她與妹妹楊潔進入瑪利諾修院學校肄業。在校期間,熱衷文藝表演,曾在學校英語劇《聖女貞德》中成功地反串表演。

1950年,由毛妹(香港長城製片公司負責人袁仰安之女,後來亦成為電影明星)引薦,楊濛被袁仰安看中並獲邀加盟,「夏夢」乃袁仰安為她所取的藝名。夏夢的處女作是李萍倩導演的《禁婚記》。夏夢在此片中,代替離職的李麗華出任主角,雖初出茅廬卻把少婦角色演繹得極為討好。影片大受歡迎,夏夢因此蜚聲影壇,受到公司及導演們的重視及栽培。此後她相繼主演了《娘惹》、《都會交響曲》、《姊妹曲》等影片,均獲得成功。從此,她變成香港左翼國語電影公司的台柱,與石慧、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1959年,由《長城畫報》主辦的"香港國語片十大明星"選舉,已入行近十年的夏夢名列第一。

六十年代中後期,夏夢離開電影界。1967年拍完《迎春花》後,影片尚未公映,夏夢便舉家移居加拿大,兩年後返港,與夫婿經營製衣廠。

1979年夏夢被邀出席全國文代會,隨後創辦青鳥影業公司,擔任總監製,重返闊別十年的電影界。 青鳥公司的開山之作,是由許鞍華導演的有關越南難民題材的《投奔怒海》。影片於1982年上映後,引起社會各方強烈反響,一舉奪得了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指導等多項榮譽,並在多個國際電影節獲得好評。1984年她監製的《似水流年》贏得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六個獎項。

她曾經是第五屆到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代會第四、五屆文聯委員和代表,此外,她也曾擔任過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的會長。

2016年11月3日早晨六點,香港電影表演藝術家夏夢去世,享年83歲。[2] [3]

圖像說明 = 夏夢古裝照原圖鏈接


夏夢的藝術成就

夏夢從影17年,拍攝影片約40部,除了拍攝長城影業的電影外,夏夢也時常被借到鳳凰影業拍片。夏夢在演技上刻苦鑽研,她以鬆弛、從容、凝鍊、樸實自然的表演風格,主演了各式各樣的角色。外型宜古宜今的夏夢,不論飾演大家閨秀或風塵女子,賢妻良母或青春少女,都能使角色熠熠生輝。夏夢的演技,加上以認真嚴謹著稱的香港左翼影業的製作,夏夢所拍攝影片自然多屬可觀性高及具水準的作品。長城鳳凰導演李萍倩高度評價說:「夏夢鏡頭前適應能力強,能夠準確展現人物內心世界,是一位天才的演員。」

在夏夢主演的影片當中,古裝片《孽海花》在400餘部參加第五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的電影中脫潁而出,成為獲展映的19部影片之一,也是香港第一部參與國際電影節的作品。另一部古裝片《絕代佳人》,於1957年獲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榮譽獎。而在影片《新寡》中,夏夢所飾的方湄以自然、細膩而內斂的表演,將其心理變化揭示得層次分明,堪稱其代表作,曾被《北京日報》等單位選為十部優秀影片之一。鑑於她擅長於扮演端莊賢淑的少婦形象,1963年,夏衍專門為她將巴金的小說《憩園》改編成電影劇本,攝製成影片《故園春夢》,由夏夢主演。由朱石麟導演的古裝悲劇片《同命鴛鴦》,被香港影評協會評為中國最佳電影之一。她的代表作還有《姐妹曲》、《日出》、《眼兒媚》、《搶新郎》等。

縮略圖

|圖像說明 = 原圖鏈接]]

夏夢本身對京劇程派青衣極有研究,頗有心得,不過卻對越劇不甚瞭解。因此當長城公司要開拍越劇電影時,雖然影片均有越劇名角幕後代唱,但是為了演好越劇,她親自到上海越劇院拜師學習,經過苦學和精心地磨練,她所演的《三看御妹劉金定》、《金枝玉葉》,《烽火姻緣》等越劇影片,動作優美,身段輕盈裊娜,水袖翻飛自如,在《王老虎搶親》中她反串周文賓,瀟灑倜儻,男扮女裝時還不時流露出男子氣概,影片至今依然叫人津津樂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