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出自唐代李白的《草書歌行[1]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箱,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 怳怳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目錄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號懷素。你的草書堪稱風格迥異,獨步天下。

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簡直就可以養北冰洋的鯨魚。你用了那麼多兔毫筆,難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殺光了。

八九月這裡天氣正涼爽。酒徒詩人,高堂滿座。

地上放着幾箱白布和紙箋,都是別人請你書寫的。桌子上擺放着宣州的石硯,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我的小師傅喝醉以後就在繩床上小眯一會 。突然起身,須臾之間就橫掃了幾千張字。

如同疾風驟雨一樣,颯颯驚魂。又像花飛雪飄飄揚揚,一片蒼茫。有時候對着粉白的牆壁手不停筆,字大如斗。

觀看你書寫的人一個個惶惶然如見鬼神。滿眼只見龍飛鳳舞巨蟒遊走。

筆勢左盤右收,左衝右突,如同漫天的閃電。也如同漢楚之間的戰爭來回拉鋸。

湖南七郡多少名門大家。那家的屏風和粉壁沒有珍藏你的筆墨?

什麼王羲之什麼張伯英,那也叫草聖?跟你一比就知道他們是浪得了幾百年的虛名。

我那位癲狂的酒友張旭,也號稱草聖,他現在可是廉頗老矣,飯都吃不了了,現在湊不上草聖的名號了。我的小師傅的筆法不拘於古人的規矩。 從古到今,萬事到了極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張旭一樣,要觀看公孫大娘《渾脫》劍舞才有所啟發呢?

注釋

懷素(725—785,一說737—799):字藏真,本姓錢,出生於零陵。七歲到「書堂寺」為僧,後住東門外的「綠天庵」,自幼愛好書法,刻苦學習,經禪之餘,勤練書法,因無錢買紙,特在寺旁種下許多芭蕉樹,用蕉葉代紙練字。經長期精研苦練,禿筆成堆,埋于山下,人稱「筆冢」。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硯水變黑,名為「墨池」。他好飲酒,醉後每遇寺壁及衣帶、器皿無不拿來書寫,興到運筆,情隨筆轉,意隨字生。他曾幾次外出遊歷,「竭見當代名公」,切磋書技。懷素以草書聞名於世,繼承張旭筆法,而有所發展,「以狂繼顛」,並稱「顛張醉素」。永州現存懷素的作品有《瑞石帖》、《千字文》、《秋興八首》等。

墨池:《法書要錄》載:「弘農張芝善草書,改臨學書,池水盡墨。」《太平寰宇記》:「墨池,王右軍洗硯池也。」《方輿勝覽》載:「紹興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門外有二池,曰墨池、鵝池。」

中山兔:《元和郡縣誌》載:中山在宣州水縣東南十五里,出兔毫,為筆精妙。

箋麻:唐代的紙。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銀泥畫花樣來做成箋紙,紙以麻來作為材料,稱為麻紙。絹素:絲織品的名稱。在絲織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稱之為絹,絹中精白的織品被稱之為素。

繩床:原稱胡床,又稱交床。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胡床」是東漢時從域外傳入中原一帶的,《風俗通》中便有「靈帝好胡床」的記載。這種坐具的最大特點是可以交叉摺疊。交椅就是在繩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怳(huǎng)怳: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樣子。

七郡:湖南七郡指長沙郡、衡陽郡、桂陽郡、零陵郡、連山郡、江華郡、邵陽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說「湖南」。

王逸少: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書法家。出身貴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其書法俊逸遒勁,獨創圓轉流利的風格,擅長隸、草、正、行各體,被奉為「書聖」。張伯英:張芝,字伯英,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善草書。他繼承傳統,精於草書技巧。凡是家中衣帛,他必定拿來練習書法。臨池學習書法,池水全被染成墨色。韋仲將稱他為草聖。

張顛:張旭,《舊唐書》載:吳郡張旭善寫草書而且喜歡喝酒,每次醉後號呼狂走,索要毛筆揮灑寫字,變化無窮,如有神功。時人稱為「張顛」。

渾脫舞:唐代舞名。長孫無忌以烏羊皮為渾脫氈帽,大家仿效,叫做趙公渾脫,後來演變為舞蹈。渾脫,指以全羊皮製成的物品。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說:「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盪感激,即公孫可知矣。」《樂府雜錄》載:「開元(713—741)中有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僧懷素見之,草書遂長。蓋准其頓挫之勢也。

鑑賞

此詩刻畫了懷素酒後運筆揮灑的形態,如驟雨旋風,縱橫恣肆,給人以龍騰虎躍,奔蛇走馬的藝術享受。「草書天下稱獨步」,李白對懷素的書法評價極高。[2]

此詩由於語言率直,與李白以往的詩風稍有差異,曾引起歷代學者的懷疑和爭論。宋代大學士蘇東坡曾以「『箋麻素絹排數箱』之句,村氣可掬」為由,認定此詩非李白所作。與蘇軾同時代的書法家朱長文則認為「此詩本藏真(懷素)自作,駕名太白者」。清人王琦「以一少年上人而故貶王逸少、張伯英以推獎之,大失毀譽之實。至張旭與太白既同酒中八仙之游,而作詩稱

有『胸藏風雲世莫知』之句,忽一旦而訾其『老死不足數』,太白決不沒分別至此。斷為偽作,信不疑矣。」其實這些多為推測之語,尚不足斷定此詩非李白所作。現代學者郭沫若先生則持相反意見,認為「李白與其他詩人每每有率直之句,這是不成其為理由的」。肯定了李白的詩作。

從這首詩的題材形式比較,此詩以樂府《雜曲歌辭》舊題形式寫成。李白以詩歌著稱於世,作詩近千首。一生最擅長以樂府歌行舊題作詩,而且以樂府舊題寫詩成就最高。他詩歌的最大特點是渾然天成,不假雕飾,散發着濃厚的民歌氣息。具體表現為語言的直率自然。此詩以樂府歌行舊題體裁形式寫成,恰巧與李白擅長相符。而詩中的「箋麻素絹排數廂」句,正體現了他率真的一面。對蘇軾的「村氣可掬」是一個很好的回應

從這首詩的風格及表現手法比較,此詩豪邁,格調飄逸,想象豐富,音節錯綜,語言奔放,在民歌體中融入了齊梁體的某些表現手法,而以李白自身獨具的俊逸之氣將它們統一在一起,典型地表現了詩人「清水出芙蓉」的特色,符合李白的詩風特徵。李白作詩喜用誇張之句,此詩中「須臾掃盡數千張」、「一行數字大如斗」與李白其它著名詩句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等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這首詩的創作狀態分析,此詩是在一種醉態中寫成。詩中「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正是詩人醉態狂幻氣質的表露。小小的墨池在詩人的醉眼裡被幻化成蒼茫的北海,書家狂書疾書的情景,似乎連中山兔都要殺完了。這種狂幻式的語言描寫,與李白一生好酒、嗜酒、常在醉態之中「斗酒詩百篇」的狀態有關。因此,這首詩的創作狀況和李白大量寫有酒的詩歌風格極其一致。

創作背景

後人對《草書歌行》是否系李白所作,一直存在爭論。黃錫珪說:「而校者不能刪削,以無左驗故。」據郭沫若考證:李白的《草書歌行》「當作於長流夜郎,遇赦放回,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遊零陵時所作。」[3]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