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吏设誓受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墨吏设誓受谴》节选于晚清政论家薛福成《庸庵笔记》[1]的上卷。
原文
咸丰年间,有某刺史在遵化直隶州任,自撰一联,悬之堂皇,曰:“我如枉法脑涂地,尔莫欺心头有天。’‘然刺史黩货枉法之事,不止一端,州人皆能道之。既谢事归田,饶于资财,享林下之福者近十年。家在河南某县,适值捻寇扰乡里,刺史率其儿孙登一山顶避寇,失足颠陨,触于巨石而死,头破脑裂焉。又有某大令宰江南之青浦,欲加漕费,每石钱数百,县民不听。县令谓:“所加公费出于不得已,非以肥私橐也。”
乃率胥吏等二十人。自誓于城隍神前,曰:“办漕加费,涓滴归公。有沾染一钱者,官不能保首领以没,胥吏等皆立受显罚。”
相传青浦城隍神,乃筑堤御水,以死勤事之周太仆也。太仆生为循吏,殁为明神,廉惠最着,威灵显赫。县民素所敬信。又闻大令誓语迫切,乃各输费如数,官吏以是大获赢余。未一岁,胥吏二十人相继夭亡,大令生疡于头,日益危笃。一夕,阍者见一人,白面黑须,酷似城隍庙神塑像,手挽大令头,出门徐步而去。阍者惊愕失措,奔入询问,则哭声已举于内,大令颈烂头落而死矣。人始知漕费之多侵蚀云。
夫天网恢恢,岂能求贪墨之吏而尽殛之?然既肆其贪,复行其伪,甚且以伪济贪,则鬼神有断不能容之理。彼假誓语以欺人者,方自喜得售其术,而名利可两全也。然终至罚及其身,而名利因之两失。呜呼!贪伪之吏,亦可以知所警矣。
著作简介
《庸庵笔记》是晚清政论家薛福成的一部见闻笔记。此书体例、分类及编目虽皆由作者亲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后由其子薛慈明将遗稿交薛氏门人萧山陈光淞校理,于光绪廿三年(1897)刊行问世。先后有光绪廿三年遗经楼刊本、宣统二年(1910)扫叶山房刊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1935年鲍赓生新式标点,编入上海新文化书社“笔记小说丛书”,1937年又有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本。又有《清代笔记丛刊》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标点本。今据《笔记小说大观[2]》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