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墙盘(Qiang Basin),西周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因墙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称作“史墙盘”,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

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的内容则并不曾见于已知的文献,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目录

发现历史

1976年12月15日,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白家生产队队员在平整土地时,在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专家将其定名为庄白一号窖藏,其中便有墙盘,墙盘铸于西周共王时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做。现收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文物造型

墙盘器形宏大,制造精良,整体通高16.2cm、口径47.3cm、深8.6cm,盘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垂冠分尾凤鸟文,凤鸟有长而华丽的鸟冠,鸟尾逶迤的长度,为鸟体的二至三倍,延长部分与鸟体分离,凤鸟纹在当时象征着吉祥,是西周时期最为流行而且最富时代特征的纹饰。

文物铭文

墙盘内底部铸刻有18行铭文,共计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2]

原文

曰,古文王初。教琳于政,上帝降处德大曾。甸有上下造受万邦。泌围武王,透征四方,达殷吮民,永不巩狄皮,长伐夷童。富圣成王,广左右毅盘刚稣,用爹取周郑。肃握康王,兮尹吉疆。玄普邵昭王,广能支楚荆,帷奥南行。窗舰穆王,井帅宇侮,膝盅天子。天子圈居文武长刺,天子赞无句。攘祁上下,巫狱趁慕,昊复亡吴。上帝司最,尤保受天子缩令命,厚福丰年,方排亡不从见。青幽高祖,甲效微需处。雪武王既钱殷,歌史使祖道来见武王,武王则令命周公舍围于周,卑件处角。虫忽乙祖速匹华辟,远献幻心。子瓜,杏明亚祖辛,或毓子孙 。林鳍多零,果角黛光,义其赛祀。雾得文考,乙公稼越 ,贡屯无辣,农案岁音。帷辟孝晋友,史使墙夙夜不萦坠,其日蔑历。墙弗敢粗,对扬天子不显休命,用作宝季弃。利祖文考,戈雍受授墙尔簇福裹,箱录、黄者、弥生,老吏事华厥辟,其万年永宝用。

大意

铭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迹,历数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并叙当世天子的文功武德。铭文接着叙述自己祖先的功德,从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墙。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铭文。

文物价值

西周是铸造长篇铭文的时期,铭文内容涉及统治阶级的政治谋划、征战杀伐、祭辞诰命、册赐宴享以及贵族间的土地转让、刑事诉讼、盟誓契约、婚嫁礼俗等。此铭文字体为西周时期的标准字体,其字形整齐划一,笔式流畅,是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

盘是乘食器的一种,出现时代比较早,而且器型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西周时期的盘一般有双耳,圈足或者在圈足下再加三个小足。

视频

墙盘 相关视频

海外8万美金排回西周铜器,专家大呼精美,给200万人民币高价
刘颜涛解析《墙盘》与《毛公鼎》—— 第二集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