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位于西班牙的西南部,是安达卢西亚大区首府、工业重镇和旅游中心,也是西班牙南部的艺术、文化与金融中心。1519年麦哲伦从这里出发,南下大西洋,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绕世界航行的创举。历史悠久的塞维利亚城内名胜林立,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就位于塞维利亚市内。这3座建筑组成了塞维利亚历史中心区。大教堂是13-16世纪穆瓦希德文明和安达卢西亚基督教文明的非同寻常的见证,教堂内收藏有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遗骨。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里莫哈德王朝时期。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原来是古老的集市,现在保存着美洲殖民时期的档案。

中文名 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城堡及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外文名 Cathedral, Alcázar and Archivo de Indias inSeville

遗产现状 保存着美洲殖民时期的档案

遗产名录 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描述

塞维利亚大教堂堪称为世界第三、西班牙第一大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在7世纪的大清真寺基础上建立,保留了著名的吉拉尔达尖塔,其历史可上溯至16世纪。教堂内阿布鲁西奥内斯庭院和现在的宽恕门也是古老清真寺的一部分。当费尔南多三世在1248年征服塞维利亚城时,清真寺变成了基督大教堂。它的建筑时期经历了穆德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以及最后试图结束上述所有风格的简单纯净建筑期[1] 。大教堂的正门面对国王圣女广场,有5个正厅,它的主体是116米长76米宽的矩形建筑。西印度群岛档案馆最早是由胡安·德埃雷拉于1572年设计的商品交易场所,1781年被改为公共文献馆。档案馆中最珍贵的就是关于发现、征服新大陆的文献,以及二层展室里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险家的手稿、地图等,时间跨度从1492年到19世纪末,文献数量超过8000万页。1987年该局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i)(vi),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

塞维利亚的大教堂建于15世纪,是哥特式建筑,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伦敦圣保罗教堂,在欧洲排名第3。教堂内部有火焰状的翼状拱顶,形成高大的内部空间,主要有王室座堂、主座堂、珍藏馆、祈祷厅等。教堂内的王室座堂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作品。在建筑物简洁的几何造型结构及其拱形圆顶的表面都布满了富丽堂皇的纹样装饰。主座堂围以精美的花叶形铁栅,尤其是在巨型祭坛装饰屏上刻满人物,教堂内还有珍宝室和哥伦布的坟墓[2] 。珍藏馆内,展出了各种各样华丽珍贵的帷幔、法衣、赞美诗集、唱诗班用的经书架等宗教艺术品。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里莫哈德王朝时期。现存的石膏院子等就是那时的建筑,其余部分则为基督教时代的建筑,都经多次改建而成,城堡揉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最华丽的大使厅充满阿拉伯情调,少女庭院和美人庭院均表现了德哈尔艺术的风格,里面的花园堪称为阿拉伯艺术精品。城内的西印度群岛档案馆设在一座古代的交易行内,交易行建于费利佩二世时期,体现了古典风格。由埃尔埃斯科里亚尔的建筑师胡安·德埃雷拉设计,馆内珍藏有对美洲进行征服和殖民统治的宝贵文献,哥伦布、麦哲伦和埃尔南·科尔特斯的手迹以及标有防御设施的西班牙美洲诸城图等珍贵文件。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塞维利亚中心的三座建筑-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共同组成了非凡的古迹建筑群。大教堂和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48年至公元16世纪间收复领土时期,这两个建筑受到了摩尔人风格的影响。同时,它们也是阿尔默哈德文明和信奉基督教的安达卢西亚文明的历史见证。西拉尔达大寺院是阿尔默哈德时代的建筑杰作,在它旁边是塞维利亚大教堂。该大教堂共有五个大殿,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教堂中存放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棺墓。西印度群岛档案馆由一个拍卖厅改建而成,馆中存放着早期殖民者发现美洲时的宝贵档案文献。

视频

世界第三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