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塘角天主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塘角天主堂坐落于地理位置较优势的常熟服装城东、昆承湖景观区北侧之三环路以内,现属市区范围。常熟塘角天主堂,原名“塘角圣心堂”,为戈庄“若瑟堂”之分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原占地面积有十余亩。

教堂初建时为纵列一大间,后增造了两旁披屋成十字形,又添建钟楼一座,始初具规模。1920年末,唐卓中神父扩建教堂综合大楼一栋,供当地教会活动所需之用。

教堂历史

1930年前后,赵石敬神父服务塘角堂天主堂期间,创办了养真小学(初级小学),并亲自任校长,另聘太仓男教友龚先生任教。学校设一至四年级复式班,学生40多人,其中近半数是教友子女,少数为堂区内的渔民子女,膳宿在校,抗战爆发后停办。在抗战时期,综合大楼被日军焚毁,仅存教堂。抗战胜利后,由陈秋棠神父重建综合楼。

1949年,苏州、吴县、昆山、太仓、常熟等五县市从上海教区划出,建立苏州教区。苏州教区成立后,常熟成为总铎区,常熟总铎区辖下的塘角堂区由赵石敬神父担任牧灵工作,服务约1500名堂区教友。同年解放后至60年代初,教堂被改作花溪小学。直至“文革”期间,教堂被彻底拆除,教堂原址用作学校操场,仅存神父楼小洋房一座,改为教师办公用房。

自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起至本世纪初,在张振华神父、薛建刚神父及教友的多年共同努力下,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花溪小学迁出,塘角天主堂重建方案得以落实。2002年由薛建刚神父着手经办重建工作,并正式破土动工,总投入资金近700多万元(其中100余万元为教友奉献)。新建成的教堂于2003年竣工,同年11月22日举行隆重的开堂祝圣典礼,由时任教区长徐宏根神父主持了祝圣典礼,同时命名为“耶稣君王堂”。

新建教堂

新建的塘角天主堂,总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其中主堂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可容纳800余名教友参礼;神父楼、修女楼各一幢以及辅房1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近千平方米。新堂不再是原有的砖木结构,改为尖塔高耸的哥特式建筑设计,全长41米,宽20米,两翼最宽处30米,大堂高18.2米,钟楼最高处近42.5米。外部结构采用红砖外墙贴面,配以白色窗套、白色镶边、白色立柱装饰,屋顶铺设红色琉璃瓦:拱形的窗户、主体墙上的圆形花窗,其上均镶嵌花色图案玻璃;高大的石柱拱门,辅以石板铺就的教堂广场,使整座建筑造型庄严挺拔,色调清丽典雅,在周边农村风貌的民宅映衬下鲜艳夺目,成为地标性建筑。教堂内空间宽敞、明亮,罗马柱、拱形顶,两边墙壁设有十四处浮雕苦路圣像,整个教堂布局神圣、肃穆,引人举心向上。该堂前身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对常熟乃至苏州一带的教会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是目前常熟最大的一座教堂,同时,也是常熟堂区重大节日和各种教会活动之中心。

2019年3月,由徐麒方神父经办改建了圣母庭院,高达6.8米的背景墙为整个庭园的中心,顶端设有十字架,美轮美奂的汉白玉圣母雕像摆放在背景墙中,圣母雕像上方饰有圣母标记、左右是两位吹号筒的天神及天主经、圣母经,并增设以两条十字形道为朝圣道,周边以绿化草坪相托,朝圣道进口处左侧设汉白玉耶稣善牧的雕塑,耶稣怀抱一只小羊,身边环绕着九只小羊,意为耶稣基督是普世教会的善牧。右侧南端设汉白玉小德肋撒雕塑像,与耶稣善牧雕塑遥相呼应。庭园中保留下来的一口明代古井和一棵百年古树见证了教会的发展,以及历代主教、神父们的共同努力与辛勤耕耘,他们的功德将永远铭记在后人心中。传承历史,责在今日,功在千秋,均在沉淀的历史中得到佐证。

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多种传统的风格融合而成,飞扶壁[1]是哥特大教堂革命性的建筑技术之一,使教堂摆脱厚重的墙壁也能高耸入云,让教堂的高顶的重量通过飞扶壁而传递到地面,使得大面积的玫瑰窗[2]可以在墙壁上出现,墙壁的承重减轻,大教堂整体也更加坚固。飞扶壁上也满是精美的雕刻,中世纪的工匠们内心最在乎的是,让上帝看见他们的用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