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塔下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塔下寺</big> ''' |- | File:塔下寺.jpg|300px|缩略图|居中|[http…”)
 
行 12: 行 12:
 
[[file:塔下寺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3/315b7fd774e24852b6c63f434a4e44f1.jpeg '''塔下寺'''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A1%94%E4%B8%8B%E5%AF%BA 图片来自搜狐网]]]
 
[[file:塔下寺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3/315b7fd774e24852b6c63f434a4e44f1.jpeg '''塔下寺'''原图连接][https://pic.sogou.com/pics?p=77040501&query=%E5%A1%94%E4%B8%8B%E5%AF%BA 图片来自搜狐网]]]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的塔下寺,是湖南省内塔寺并存的孤例。塔下寺,原名回龙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塔下寺。传说这寺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而传芳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万历元年(1578)才建成,历时15年,可谓“胡子工程”了。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八景之一——“峭塔凌云”
+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的[[塔下寺]],是[[湖南省]]内塔寺并存的孤例<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93%9D%E5%B1%B1%E5%8E%BF%E5%9F%8E%E4%B8%9C%E5%9B%9E%E9%BE%99%E5%B1%B1%E7%9A%84%E5%A1%94%E4%B8%8B%E5%AF%BA%EF%BC%8C%E6%98%AF%E6%B9%96%E5%8D%97%E7%9C%81%E5%86%85%E5%A1%94%E5%AF%BA%E5%B9%B6%E5%AD%98%E7%9A%84%E5%AD%A4%E4%BE%8B&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的塔下寺,是湖南省内塔寺并存的孤例],爱上大蓝山 - weixin.qq.com - 2020-05-10</ref>。塔下寺,原名回龙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塔下寺 传说这寺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5%A1%94%E4%B8%8B%E5%AF%BA%EF%BC%8C%E5%8E%9F%E5%90%8D%E5%9B%9E%E9%BE%99%E5%AF%BA%EF%BC%8C%E6%98%8E%E4%B8%87%E5%8E%86%E5%89%8D%E7%A7%B0%E5%87%80%E4%BD%8F%E5%AF%BA%EF%BC%8C%E5%9B%A0%E4%BC%A0%E8%8A%B3%E5%A1%94%E5%BB%BA%E4%BA%8E%E5%AF%BA%E4%B8%AD%EF%BC%8C%E6%89%80%E4%BB%A5%E4%BA%BA%E4%BB%AC%E4%B9%A0%E6%83%AF%E7%A7%B0%E4%B9%8B%E4%B8%BA%E5%A1%94%E4%B8%8B%E5%AF%BA%E3%80%82%E4%BC%A0%E8%AF%B4%E8%BF%99%E5%AF%BA%E5%A7%8B%E5%BB%BA%E4%BA%8E%E5%94%90%E4%BB%A3%EF%BC%8C%E5%90%8E%E5%8E%86%E4%BB%A3%E5%9D%87%E6%9C%89%E4%BF%AE%E8%91%BA&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塔下寺,原名回龙寺,明万历前称净住寺,因传芳塔建于寺中,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塔下寺。传说这寺始建于唐代,后历代均有修葺],湖南省政府网 - as.hunan.gov.cn/1... - 2019-7-23</ref> 。而传芳塔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万历元年(1578)才建成,历时15年,可谓“胡子工程”了。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八景之一——“峭塔凌云”<ref>[https://www.sogou.com/tx?query=%E8%80%8C%E4%BC%A0%E8%8A%B3%E5%A1%94%E5%A7%8B%E5%BB%BA%E4%BA%8E%E6%98%8E%E5%98%89%E9%9D%96%E5%9B%9B%E5%8D%81%E4%BA%8C%E5%B9%B4%EF%BC%881563%EF%BC%89%EF%BC%8C%E5%88%B0%E4%B8%87%E5%8E%86%E5%85%83%E5%B9%B4%EF%BC%881578%EF%BC%89%E6%89%8D%E5%BB%BA%E6%88%90%EF%BC%8C%E5%8E%86%E6%97%B615%E5%B9%B4%EF%BC%8C%E5%8F%AF%E8%B0%93%E2%80%9C%E8%83%A1%E5%AD%90%E5%B7%A5%E7%A8%8B%E2%80%9D%E4%BA%86%E3%80%82%E5%BB%BA%E6%88%90%E5%90%8E%EF%BC%8C%E8%BF%99%E9%87%8C%E6%88%90%E4%B8%BA%E4%BA%86%E5%85%AB%E6%99%AF%E4%B9%8B%E4%B8%80%E2%80%94%E2%80%94%E2%80%9C%E5%B3%AD%E5%A1%94%E5%87%8C%E4%BA%91&hdq=sogou-site-706608cfdbcc1886&ekv=3&ie=utf8&  而传芳 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万历元年(1578)才 成, 时15年,可谓“胡子工 ”了。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八景之一——“峭塔凌云],湖南省政府网 - as.hunan.gov.cn/1... - 2019-7-23 </ref>。
中文名
 
下寺
 
占 地
 
20余亩
 
立时间
 
1563
 
外文名
 
Under the tower temple
 
地 点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
 
 
 
1蓝山塔下寺
 
2 筑传芳塔
 
3 史过
 
1 蓝山塔下寺编辑
 
规模
 
  
 +
中 文 名 :     塔下寺
  
 塔下寺占地20余亩,据民国县志记载,兴盛时有 大士阁、 文昌阁、霞爽阁、观澜亭、水心亭、飞云亭、 清音堂、祈嗣堂(注生堂)、传芳塔等名胜,为旧时县境十三寺中香火最旺的寺庙,号称“西域无双境, 南平第一山”。现存建筑为传芳塔、 大雄宝殿、山、戒堂、 观音阁、观浪亭等建筑,四周 香樟 古槐环绕, 苍松翠柏肃立。寺旁丛林中,安葬着1949年为解放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
+
占    地 :    20余亩
 +
 
 +
建立时间 :    1563
 +
 
 +
外 文 名 :      Under the tower temple
 +
 
 +
地   点         :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
 +
 
 +
==蓝山塔下寺==
 +
 
 +
===规模===
 +
 
 +
 塔下寺占地20余亩,据[[ 民国]] 县志记载,兴盛时有 大士阁、 文昌阁、霞爽阁、观澜亭、水心亭、飞云亭、 清音堂、祈嗣堂(注生堂)、传
 +
 
 +
芳塔等名胜,为旧时县境十三寺中香火最旺的寺庙,号称“西域无双境, 南平第一山”。现存建筑为传芳塔、 大雄宝殿、山、戒堂、 观
 +
 
 +
音阁、观浪亭等建筑,四周 [[ 香樟]] 古槐环绕, 苍松翠柏肃立。寺旁丛林中,安葬着1949年为[[ 解放]] 而牺牲的解放军战士。
  
 
 传芳塔为砖石结构,平面为正八边形,七层,高40米, 塔基为天然岩石,塔体为
 
 传芳塔为砖石结构,平面为正八边形,七层,高40米, 塔基为天然岩石,塔体为
  
 青砖砌就。底层9.63米,外壁边宽4.03米,墙厚3.24米,从二层起逐渐内收。塔中空,塔中有186级内旋式阶梯,旋而上,直达塔顶。塔朝 南,楣书有“峭塔凌云”四字,第二、三层塔檐用青砖平铺叠出承托塔檐,第五、六层级之檐角嵌砺石并凿孔系铃,现已遗失。塔内每层均为八角平底和八角 藻井顶,墙绘有“ 白蛇传”、“西游记”等传说故事,两层有券门、小。塔下墙壁嵌有明万历间《塔下寺买田碑记》、《重建东塔碑记》、《新建东塔碑记》等 碑刻4块。塔内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皇,三层为 真武,四层为星主,五层为龙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现因地基下沉, 塔身向北倾斜达15º,依然稳固屹立,堪比意大利的 比萨 斜塔。
+
 青砖砌就。底层9.63米,外壁边宽4.03米,墙厚3.24米,从二层起逐渐内收。塔中空,塔中有186级内旋式阶梯,旋而上,直达塔顶。塔朝
  
 塔
+
  南,楣书有“峭 凌云”四字,第二、三层塔檐用青砖平铺叠出承托塔檐,第五、六层级之檐角嵌砺石并凿孔系铃,现已遗失。塔内每层均
 +
 
 +
为八角平底和八角 藻井顶,墙绘有“ 白蛇传”、“西游记”等传说故事,两层有券门、小。塔下墙壁嵌有明万历间《塔下寺买田碑记》、
 +
 
 +
《重建东塔碑记》、《新建东塔碑记》等 碑刻4块。塔内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皇,三层为 真武,四层为星主,五层为龙
 +
 
 +
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现因地基下沉, 塔身向北倾斜达15º,依然稳固屹立,堪比意大利的
 +
 
 +
比萨 斜塔。
 +
 
 +
===塔===
  
 
 的正前方是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
 
 的正前方是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
行 46: 行 56:
 
 文化底蕴。寺内尚存碑刻10余方,至今仍为保存较好的佛教遗迹。
 
 文化底蕴。寺内尚存碑刻10余方,至今仍为保存较好的佛教遗迹。
  
2 建筑传芳塔 编辑
+
== 建筑传芳塔==
 传芳塔位于城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峭塔凌云”为蓝山县八景之一。塔高38米,七级八角,塔内有石阶186级通塔顶,登塔远眺, 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塔之正前为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是一组雄浑的建筑群,四周香樟古槐环绕,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传芳塔始建于唐,有一神话传说: 天地混沌之时, 一片汪洋,东海龙王携 龙子龙孙游玩至此。一小 白龙发现有一溶洞,直通山底,甚是好玩。于是不思返回,久居于洞。后 水势渐小,小白龙不时出洞, 兴风作浪,造孽于民。民不堪其虐。遂有建塔之议,以镇孽龙。塔成之后,孽龙只能露出头角,回首东海,唏嘘涕零。故此山为回龙山,塔亦始称回龙塔。 神话终归神话。塔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番塌圯。今存之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修,历时十六载方告竣 工。 门楣书有“峻塔凌霄”四字,字迹苍劲,冠名传芳塔。塔以天然岩石基,基底周长32.3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面,全部青砖砌就。塔中有宽0.55米、高约2米的内旋式阶梯186级,盘旋而上,直达塔顶。塔内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玉皇,三层为真武四层为星主,五层为龙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祷游乐融。
+
 传芳塔位于城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峭塔凌云”为蓝山县八景之一。塔高38米,七级八角,塔内有石阶186级通塔
 +
 
 +
顶,登塔远眺, 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塔之正前为塔下寺的大雄宝殿,左侧是观音阁,右侧为传经堂、戒堂,塔寺并峙,是一组雄浑的建
 +
 
 +
筑群,四周香樟古槐环绕,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传芳塔始建于唐,有一神话传说: 天地混沌之时, 一片汪洋,东海龙王携 龙子龙孙游
 +
 
 +
玩至此。一小 白龙发现有一溶洞,直通山底,甚是好玩。于是不思返回,久居于洞。后 水势渐小,小白龙不时出洞, 兴风作浪,造孽于
 +
 
 +
民。民不堪其虐。遂有建塔之议,以镇孽龙。塔成之后,孽龙只能露出头角,回首东海,唏嘘涕零。故此山为回龙山,塔亦始称回龙塔。  
 +
 
 +
 神话终归神话。塔自唐代兴建以来,几番塌圯。今存之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修,历时十六载方告竣
  
 地理位置
+
  工。 门楣书有“峻塔凌霄”四字,字迹苍劲,冠名传芳塔。塔以天然岩石基,基底周长32.3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面,全部青砖砌就。
 +
 
 +
中有宽0.55米、高约2米的内旋式阶梯186级,盘旋而上,直达塔顶。塔内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玉皇,三层为真武四层为星
 +
 
 +
主,五层为龙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历代香火旺盛,祷游乐融。
 +
 
 +
=== 地理位置===
  
 
 位置: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
 
 位置: 蓝山县城东回龙山
行 55: 行 81: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
  
3 历史过程 编辑
+
== 历史过程==
 
 据民国《蓝山县图志》载:塔下寺传为唐代古刹。明万历以前称净住寺,寺宇座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传芳塔、东侧有观音阁、观浪亭、厢房、西侧有小山门、戒堂等、除西北角新建的解放军烈士纪念亭外,形成为塔寺并重,浑然一体的古建筑群。
 
 据民国《蓝山县图志》载:塔下寺传为唐代古刹。明万历以前称净住寺,寺宇座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传芳塔、东侧有观音阁、观浪亭、厢房、西侧有小山门、戒堂等、除西北角新建的解放军烈士纪念亭外,形成为塔寺并重,浑然一体的古建筑群。
  
 现存传芳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历时十六载竣工,塔门-“峻塔凌霄”四字,冠名传芳塔。登塔远眺,群山重峦如黛、平畴铺殿如画,城郭村庄尽收眼底,与距约四公里的童峰塔相映成趣,别具秀丽风光。塔以天然岩石为基,基底周长32.3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画,全部青砖砌就塔中砌有宽0.55米,高2米余的内族式阶梯186级直达塔顶,塔内各层供奉佛像和数十幅壁画,以祷以游,其乐融融。
+
 现存传芳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历时十六载竣工,塔门-“峻塔凌霄”四字,冠名传芳塔。登塔远眺,
 +
 
 +
群山重峦如黛、平畴铺殿如画,城郭村庄尽收眼底,与距约四公里的童峰塔相映成趣,别具秀丽风光。塔以天然岩石为基,基底周长32.3
 +
 
 +
米,塔高40.18米,七级八画,全部青砖砌就塔中砌有宽0.55米,高2米余的内族式阶梯186级直达塔顶,塔内各层供奉佛像和数十幅壁画,以
 +
 
 +
祷以游,其乐融融
 +
 
 +
据现存碑刻和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对塔下寺均有修葺之举。
 +
 
 +
塔下寺现有的传芳塔,为明代重建,七级八角,高插云霄;塔左有戒堂,为封山式0建筑;塔前是大雄殿,硬山式殿堂建筑,占地一百九十
 +
 
 +
二平方米,内原供设如来佛祖,左右立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门首悬“大雄殿”匾额;再前是山门,为砖构牌坊式建筑,正面-“三蓝
 +
 
 +
一景”,联为“源流舜水,道衍湘山”,背面有联曰“举足登阶,便抵乘灵飞锡杖;回头是岸,未妨送客过溪桥”,横批为“境胜祗园”。
 +
 
 +
山门左侧有观浪亭,四角攒尖重檐回廊式建筑,上奉奎宿,称魁星楼,底层悬“观澜亭”石刻匾额,在石门框上阳刻联曰:“层出云亭光翼
 +
 
 +
轸,环吞舜水化鱼龙”,亭与山门之间有观音阁,内原供千手观音,门前联为:“度一切苦,现千手身”。该寺原有记述塔寺的碑刻数十
 +
 
 +
坊,现只镶嵌在墙中的十三块幸存。登临游憩,宝塔高耸,寺庙错落,寺前钟水奔腾,寺后古木参天,遥望西南群山,一片深蓝,城郭村
 +
 
 +
庄,炊烟缕缕,别具秀丽风光。
 +
 
 +
一九九○年至九五年县财政和部门投入共30万元,修复了大雄宝殿、观音阁、观浪亭。一九九六年至九八年,个体私营投入50万元,新开辟
 +
 
 +
了儿童乐场、溜冰场、避暑山庄(内设蒙古包厢、卡拉OK、情侣茶座等项目),塔下寺景区成了全县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据现存碑刻和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对 塔下寺 均有修葺之举。 塔下寺现有的传芳塔, 明代 七级八角,高插云霄;塔左有戒堂,为封山式0建筑;塔前是大雄殿 硬山式殿堂建筑,占地 十二平方米,内原供设如来佛祖,左右立十 罗汉,二十四诸天神,门首悬“大雄殿”匾额;再前是山门,为砖构牌坊式建筑,正面-“三蓝 景”,联 “源流舜水,道衍湘山”,背面有联曰“举足登阶,便抵乘灵飞锡杖;回头是岸,未妨送客过溪桥”,横批为“境胜祗园”。山门左侧有观浪亭,四角攒尖重檐回廊式 建筑, 上奉奎宿,称魁星楼,底层悬“观澜亭”石刻匾额,在石门框上阳刻联曰:“层出云亭光翼轸,环吞舜水化鱼龙”,亭与山门之间有观音阁,内原供千手观音,门前联为:“度一切苦,现千手身”。该寺原有记述 塔寺 的碑刻数十坊,现只镶嵌在墙中的十三块幸存。登临游憩,宝塔高耸,寺庙错落,寺前钟水奔腾,寺后古木参天,遥望西南群山 ,一 片深蓝,城郭村庄,炊烟缕缕,别具秀丽风光。
+
  一九七九 年,塔下寺 县级 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省、县拨款维修 ,一九八一 利用保护古 建筑, 辟为县图书馆 ,一 九八四
  
  一九九○ 至九五年县财 部门 投入共30万元 修复了大雄宝殿、观音阁、观浪亭 。一九九六年 至九八年,个体私营投入50万元,新开辟了儿童乐场、溜冰场、避暑山庄(内设蒙古包厢、卡拉OK、情侣茶座等项目),塔下寺景区成了全县娱乐休闲的好场所。
+
 年 春,民 政部门 将安葬在塔下寺北侧的解放军烈士墓改建成烈士纪念亭(为钢筋混合土结构) 千年古刹又添新景 。一九九六年 被湖南省人
  
  一九七九年,塔下寺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省、县拨款维修,一九八一年为利用保护古建筑,将塔下寺辟为县图书馆,一九八四年春,民政部门将安葬在塔下寺北侧的解放军烈士墓改建成烈士纪念亭(为钢筋混合土结构),千年古刹又添新景。一九九六年被湖南省人 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
+
=== 现今===
  
 
 塔下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於 2021年4月28日 (三) 20:15 的修訂

塔下寺

藍山縣城東回龍山的塔下寺,是湖南省內塔寺並存的孤例[1]。塔下寺,原名回龍寺,明萬曆前稱淨住寺,因傳芳塔建於寺中,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塔下寺。傳說這寺始建於唐代,後歷代均有修葺[2]。而傳芳塔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到萬曆元年(1578)才建成,歷時15年,可謂「鬍子工程」了。建成後,這裡成為了八景之一——「峭塔凌雲」[3]

中 文 名 : 塔下寺

占 地 : 20餘畝

建立時間 : 1563

外 文 名 : Under the tower temple

地 點 : 藍山縣城東回龍山

藍山塔下寺

規模

塔下寺占地20餘畝,據民國縣誌記載,興盛時有 大士閣、 文昌閣、霞爽閣、觀瀾亭、水心亭、飛雲亭、 清音堂、祈嗣堂(注生堂)、傳

芳塔等名勝,為舊時縣境十三寺中香火最旺的寺廟,號稱「西域無雙境, 南平第一山」。現存建築為傳芳塔、 大雄寶殿、山、戒堂、 觀

音閣、觀浪亭等建築,四周 香樟 古槐環繞, 蒼松翠柏肅立。寺旁叢林中,安葬着1949年為解放而犧牲的解放軍戰士。

傳芳塔為磚石結構,平面為正八邊形,七層,高40米, 塔基為天然岩石,塔體為

青磚砌就。底層9.63米,外壁邊寬4.03米,牆厚3.24米,從二層起逐漸內收。塔中空,塔中有186級內旋式階梯,旋而上,直達塔頂。塔朝

南,楣書有「峭塔凌雲」四字,第二、三層塔檐用青磚平鋪疊出承托塔檐,第五、六層級之檐角嵌礪石並鑿孔系鈴,現已遺失。塔內每層均

為八角平底和八角 藻井頂,牆繪有「 白蛇傳」、「西遊記」等傳說故事,兩層有券門、小。塔下牆壁嵌有明萬曆間《塔下寺買田碑記》、

《重建東塔碑記》、《新建東塔碑記》等 碑刻4塊。塔內各層均供有佛像,一層為壽佛,二層為皇,三層為 真武,四層為星主,五層為龍

殊,六層為文殊,七層為觀音,每層四牆繪有壁畫,歷代香火旺盛。現因地基下沉, 塔身向北傾斜達15º,依然穩固屹立,堪比意大利的

比薩 斜塔。

的正前方是塔下寺的大雄寶殿,左側是觀音閣,右側為傳經堂、戒堂,塔寺並峙

,是一組雄渾的建築群。大雄寶殿為硬山頂 小青瓦,磚木結構3開門,青石 柱礎均雕刻龍鳳,藻井六面均有彩繪,占地192平方米,內原供設如來 佛祖,左右立 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神,門首懸「大雄殿」匾額。觀浪亭為 重檐四角攢尖頂式樓閣,磚木結構。山門為兩重單開門,青磚結構牌坊式建築,正面上書「三藍一景」,聯為「源流舜水,道衍湘山」,背面題聯為:「境勝祗園」、「舉足登階,便抵乘靈飛 錫杖; 回頭是岸,未妨送客過溪橋」,寫出了塔下寺的歷史淵源與深厚的

文化底蘊。寺內尚存碑刻10餘方,至今仍為保存較好的佛教遺蹟。

建築傳芳塔

傳芳塔位於城東,始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峭塔凌雲」為藍山縣八景之一。塔高38米,七級八角,塔內有石階186級通塔

頂,登塔遠眺, 城廓山川,盡收眼底,塔之正前為塔下寺的大雄寶殿,左側是觀音閣,右側為傳經堂、戒堂,塔寺並峙,是一組雄渾的建

築群,四周香樟古槐環繞,蒼松翠柏、莊嚴肅穆。 傳芳塔始建於唐,有一神話傳說: 天地混沌之時, 一片汪洋,東海龍王攜 龍子龍孫游

玩至此。一小 白龍發現有一溶洞,直通山底,甚是好玩。於是不思返回,久居於洞。後 水勢漸小,小白龍不時出洞, 興風作浪,造孽於

民。民不堪其虐。遂有建塔之議,以鎮孽龍。塔成之後,孽龍只能露出頭角,回首東海,唏噓涕零。故此山為回龍山,塔亦始稱回龍塔。

神話終歸神話。塔自唐代興建以來,幾番塌圯。今存之塔,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萬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修,歷時十六載方告竣

工。 門楣書有「峻塔凌霄」四字,字跡蒼勁,冠名傳芳塔。塔以天然岩石基,基底周長32.3米,塔高40.18米,七級八面,全部青磚砌就。

中有寬0.55米、高約2米的內旋式階梯186級,盤旋而上,直達塔頂。塔內各層均供有佛像,一層為壽佛,二層為玉皇,三層為真武四層為星

主,五層為龍殊,六層為文殊,七層為觀音,每層四牆繪有壁畫。歷代香火旺盛,禱遊樂融。

地理位置

位置: 藍山縣城東回龍山

塔下寺舊稱回龍山寺,又名淨住寺,因譽為「峭塔凌霄」的傳芳塔建在寺中,寺處塔下,故習稱為塔下寺。位於藍山縣城東,寺區轄地二十餘畝。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蒼松翠柏環繞,清清舜水繞寺而過,環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區環境和風景保存較好的一處遊覽勝地。

歷史過程

據民國《藍山縣圖志》載:塔下寺傳為唐代古剎。明萬曆以前稱淨住寺,寺宇座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傳芳塔、東側有觀音閣、觀浪亭、廂房、西側有小山門、戒堂等、除西北角新建的解放軍烈士紀念亭外,形成為塔寺並重,渾然一體的古建築群。

現存傳芳塔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萬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歷時十六載竣工,塔門-「峻塔凌霄」四字,冠名傳芳塔。登塔遠眺,

群山重巒如黛、平疇鋪殿如畫,城郭村莊盡收眼底,與距約四公里的童峰塔相映成趣,別具秀麗風光。塔以天然岩石為基,基底周長32.3

米,塔高40.18米,七級八畫,全部青磚砌就塔中砌有寬0.55米,高2米餘的內族式階梯186級直達塔頂,塔內各層供奉佛像和數十幅壁畫,以

禱以游,其樂融融。

據現存碑刻和縣誌記載,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對塔下寺均有修葺之舉。

塔下寺現有的傳芳塔,為明代重建,七級八角,高插雲霄;塔左有戒堂,為封山式0建築;塔前是大雄殿,硬山式殿堂建築,占地一百九十

二平方米,內原供設如來佛祖,左右立十八羅漢,二十四諸天神,門首懸「大雄殿」匾額;再前是山門,為磚構牌坊式建築,正面-「三藍

一景」,聯為「源流舜水,道衍湘山」,背面有聯曰「舉足登階,便抵乘靈飛錫杖;回頭是岸,未妨送客過溪橋」,橫批為「境勝祗園」。

山門左側有觀浪亭,四角攢尖重檐迴廊式建築,上奉奎宿,稱魁星樓,底層懸「觀瀾亭」石刻匾額,在石門框上陽刻聯曰:「層出雲亭光翼

軫,環吞舜水化魚龍」,亭與山門之間有觀音閣,內原供千手觀音,門前聯為:「度一切苦,現千手身」。該寺原有記述塔寺的碑刻數十

坊,現只鑲嵌在牆中的十三塊倖存。登臨遊憩,寶塔高聳,寺廟錯落,寺前鍾水奔騰,寺後古木參天,遙望西南群山,一片深藍,城郭村

莊,炊煙縷縷,別具秀麗風光。

一九九○年至九五年縣財政和部門投入共30萬元,修復了大雄寶殿、觀音閣、觀浪亭。一九九六年至九八年,個體私營投入50萬元,新開闢

了兒童樂場、溜冰場、避暑山莊(內設蒙古包廂、卡拉OK、情侶茶座等項目),塔下寺景區成了全縣娛樂休閒的好場所。

一九七九年,塔下寺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省、縣撥款維修,一九八一年為利用保護古建築,將塔下寺闢為縣圖書館,一九八四

年春,民政部門將安葬在塔下寺北側的解放軍烈士墓改建成烈士紀念亭(為鋼筋混合土結構),千年古剎又添新景。一九九六年被湖南省人

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今

塔下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條標籤: 景點 歷史 地點 歷史書籍

視頻

塔下寺的鐘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