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堰埭(拼音:dài,注音:ㄉㄞˋ),中国古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又称堰、堰埭、车船坝,原理是借助两侧斜面来让船舶翻越堤坝,克服水位落差。堰埭可以适应较高的水位落差,建造方便,过坝时间短,不必消耗蓄水,因此尽管有过坝时消耗人畜力、可能损伤船体的缺点,仍然是宋朝以前主要的过坝建筑。直到北宋乔维岳创建复式船闸之后,埭才为船闸所逐渐替代。但一些地方仍保留或继续建造埭。
释义
壅水的土坝。用于提高上游水位,以便水运或灌溉。《旧唐书·宪宗纪上》:“乙丑,罢 江 淮 私堰埭二十二,从转运使奏也。”《宋史·河渠志四》:“帝以地有隆阜,而水势极浅,虽置堰埭,又历 吕梁 滩碛之险,非可漕运,罢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杭嘉水路古今不同》:“ 明 李日华 《紫桃轩又缀》云:‘ 唐 宋 时, 嘉 湖 地皆悬流,重重设堰埭,用牛挽船。’”[1]
结构
堰埭建筑材料可以是石料、木料或泥土,结构并不复杂,船舶通过时,用人力或畜力(主要是牛),直接或借助辘轳(轮轴)拉动绳子,将船舶牵引上坡顶,再借助重力沿坡道滑入对侧水中。为了节省拉力和避免船底磨损,会在坡道上抹稀泥、浇水,以降低摩擦系数。只需要在水坝的两侧各建造一条坡度平缓的斜坡道。两条坡道的顶端相接,连接处做成平缓的弧形;底端伸入水中。
为了防洪、通航或灌溉,人们筑造水坝来拦蓄水流。“埭”和“堰”最初就指水坝或建造水坝。但水坝又会影响船舶通航。于是人们将拉纤、斜面、联水陆路相结合,用绳子牵船沿斜坡过坝,这种设施也称为“埭堰”或“堰”。
历史
堰埭被视为是中国交通的一大特色,三国时期,孙权为了让吴郡和会稽郡的船舶不必经京口(今镇江)进入长江再至建业(今南京),于赤乌八年(245年)派人开凿从句容到云阳(今丹阳)的破岗渎运河,河道上设置了十二个堰埭。这是文献中关于埭的最早记录。许多来自他国的旅行者都在游记中提到了自己经历或目睹他人翻越堰埭的经历,如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朝鲜官员崔溥《漂海录》,法国传教士李明《中国近事报导》,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等等。
政府向通过埭的船征收通行税。东晋时,司马奕曾向晋哀帝请求在海盐和钱塘征收水牛牵埭税的权限。南齐时征收牛埭税,西陵一地每天的征收额达到三千五百钱。南梁梁武帝时与其他通行税一起废除。唐朝唐肃宗时在江淮地区征收“埭程”。
车船坝
古今中外皆有堰埭的设施,西方古希腊人为了让船只通过科林斯地峡,建筑了陆上轨道狄奥尔科斯,其两端都通过斜坡入水或出水。12世纪,荷兰的运河上出现了与埭类似的双侧斜坡道。一些新船在船台上制造好之后,也会通过称为滑道的斜坡装置入水。现代水利工程中跟埭类似的建筑称为斜面升船机,更多地使用电动机或热机而非人畜力,船舶也更多地置于承船箱中而不是直接跟斜坡面接触。部分古代堰埭已改造为简易的小型斜面升船机。
典籍记载
- 《吴录》曰:句容县,大皇时,使陈勋凿开水道,立十二埭以通吴会诸郡,故船行不复由京口。
- 《晋中兴书》曰:兖州既平,谢玄患水道险涩,粮运艰难,壅吕梁水,立七埭以利运漕。又曰:谢安筑埭于新城北,百姓赖之,故名召伯埭。
- 《述征记》曰:秦梁埭到召伯埭二十里,召伯埭至三救埭十五里,三枚埭到镜梁埭十五里。
- 《晋书》曰:李矩与汝南太守袁孚率众修洛阳千金堰,以利运漕。
- 《梁典》曰:天监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引北方童谣曰:“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武帝遂发徐杨筑之,令太子右卫率康絇护堰,作役人及战士二十万于锺离。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依岸以筑土,合脊于中流。十四年四月,堰将合,淮水漂疾,辄复决溃。众会之,或谓江淮之间多有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二冶故铁器,大则釜鬲,小则镢锄数千万斤,沉于堰所,仍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冈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皆穿,夏日疾疫,士死者相枕,蝇虻昼合。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死者十七八,至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其长九里,下阔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军人安堵,列居于上。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下,其寿阳戍因移置八公山上,夹淮数百里,皆水之所淹。人谓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既而昏雾四日,雾解而堰决,杀万人,其声若雷,闻三百里,水中怪物随流而下,或人头鱼身,龙形鸟首,殊类诡状,不可胜名。今号其处为荆山堰,今涡口东岸是。
- 《后周书》曰:贺兰祥,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 《唐书》曰:张守珪为都督,瓜州也地多沙碛,不宜稼穑,每年少雨,以雪水溉田,至是渠堰尽为贼所毁,既地少林木,难为修葺。守珪设祭祈祷,经宿而山水暴至,大漂材木塞涧而流,直至城下,守珪使取充堰,于是水道复旧。
- 《晋后略》曰:张方围京邑,决千金堰水,沟渠枯涸,井多无泉。
- 《邺中记》曰:当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堰引漳水激邺以富魏之河南,后史起为邺令,引鄣水十二渠灌溉于魏田数百顷,魏益丰实,后废堰田荒。魏时更修通天并堰,邺城西南漳水十八里中细流东注,邺城南二十里中作二十堰。
- 《 语林》曰:陈协数日辄进阮步兵酒一壶,后晋文王修九龙堰,阮举协,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堰遂成也。
- 《魏郡图经》曰:惬山,古堰也,今谓之惬山,即汉成帝时河决金堤,盖于此运土以塞河,颇惬当时人心,故谓之惬山。在今魏县西。
- 戴延之《西征记》曰:金瀍谷三水合处有千金堨,音曷即魏陈思王所立,引水东灌,民今赖之。又《九州要记》云,洛阳千金堨傍有九龙祠存。又《地理书》曰,穀水出为湖沟,置千金堰以堰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