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基隆要塞

基隆要塞

图片来自verse

基隆要塞,是台湾日治时代北部的军事指挥中心之一,位于今基隆市中正区。日本当局于1896年在此设立“基隆要塞指挥所”,其管辖范围涵盖基隆、澳底、金山、淡水、新竹、后龙等地区,1903年在此设立“基隆要塞司令部”。

战后基隆要塞司令部被中华民国国军接收,曾成为“光复营区”,之后成为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总局北部地区巡防局第二海岸巡防总队的驻扎地,不对公众开放[1]

基隆要塞司令部厅舍于2010年被列入基隆市历史建筑,2017年海巡署将土地与建物移拨基隆市政府,经过整修后,将向公众开放[2]

== 概要 ==]

日治时期

基隆与澎湖群岛高雄一样,是台湾岛防卫上的要地,而大日本帝国也在这三处设立了军事要塞。基隆港除了水深适宜,邻近北台湾产的矿区,且附近淡水充沛,因此补给方便,成为北台湾重要的对外港阜。自台湾清治时期为了防御基隆港,清朝政府在港口周遭高地设立五座炮台布防。这些防务设施在台湾日治时期接收,日本政府以此为基础设置总辖之防御机构:基隆要塞。基隆要塞由日本帝国陆军管辖,在1919年前隶属于台湾守备混成旅团,之后改隶属台湾军,要塞的驻守官兵称为基隆要塞炮兵大队,其指挥官也是全由陆军将领出任。

日本接手清治时期建设的炮台群后,重新规划防御设计,在明治32年(1899年)上呈“基隆要塞防御(永久)要领书”,计画打造15座永久防御炮台与2座临时炮台,防御炮台的设计则是7座海防、8座陆防。1900年3月,外木山炮台动工,至1905年6月先后完成10座炮台及堡垒。1903年5月,设置基隆要塞司令部,并在同年8月正式运作。1920年,基隆要塞在整编之时,军备随之缩编。

1941年9月15日,太平洋战争前夕,实施要塞部队动员与临时编成,主战力基隆重炮兵联队改称基隆要塞重炮兵联队通称号:台湾4512部队),同年11月8日要塞发令进入“准战备”状态。在1944年10月的台湾冲航空战中,基隆要塞的防空部队迎战空袭敌机,但人员、设备都受到相当的损害。

1945年1月4日,为防备同盟军登陆,要塞重炮兵联队改编成具野战性格的重炮兵第13联队(通称号:律第12864部队),编入第10方面军下的“独立混成第76旅团”。独立混成第76旅团主要由重炮兵第13联队、独立步兵第565至567大队,以及为了加强港湾地区防空的部分高射炮第162连队所编成,而旅团长由原基隆要塞司令官担任,最终于构筑防御阵地中结束战争[3]

年谱

  • 1900年
    • 3月 外木山炮台动工
    • 8月 大武仑山堡垒动工
    • 12月 白米瓮炮台动工
  • 1901年
    • 3月 杠子寮炮台动工
    • 5月 社寮岛炮台动工
    • 11月 万人头堡垒动工
  • 1902年
    • 1月 大武仑山堡垒竣工
    • 3月 外木山炮台竣工
    • 5月 设置基隆要塞司令部
    • 7月 白米瓮炮台竣工
  • 1903年
    • 9月 社寮岛炮台竣工
  • 1904年
    • 8月 万人头堡垒竣工‧八尺门炮台动工
    • 10月 杠子寮炮台竣工
    • 12月 牛稠岭炮台动工
  • 1905年
    • 2月 公山尾炮台动工
    • 5月 牛稠岭炮台竣工
    • 6月 公山尾炮台・八尺门炮台竣工
  • 1945年(昭和20年)1月 复归为要塞司令部及要塞重炮兵连队

战后

1945年(民国34年)12月,军政部史宏熹等人来台调查要塞状况,隔年正式设立基隆要塞司令部,由史宏熹担任要塞司令部司令,归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指挥。隔年蒋中正曾至此处避寿;并于司令部厅舍前方立有“国民政府主席蒋公介石莅护巡视纪念碑”,由白崇禧及顾祝同等名将祝寿题字、石碑立于1946年12月25日。

二二八事件

1947年(民国36年)2月28日,因二二八事件造成民众死伤而引发众怒,台北发生长官公署开枪事件消息不久传至基隆,当晚基隆市警察局第一分局遭群众袭击,基隆要塞司令部与宪警单位开枪镇压,加以驱散,并展开搜捕行动,陈仪任命基隆要塞司令部史宏熹为基隆临时戒严司令。3月1日,要塞司令部宣布基隆市临时戒严,下3月2日下午6时陈仪乃指示解除戒严,但要塞司令部仍负责基隆地区之治安,3月4日,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基隆分会成立。3月8日,要塞部队配合国军登陆进行肃清,在基隆街头实施密集射击,后主力向台北推进。3月9日,陆军整编二十一师登陆,基隆恢复戒严,隔日展开“绥靖”工作。同年5月,“基隆要塞司令部”进行组织缩编、改组为“总台守备大队”。

近代

1957年(民国46年)由于管理单位裁撤问题,基隆要塞营舍移交给基隆地区驻军部队、北部海岸防卫单位负责管理并使用。2010年5月受指定为基隆市市定古迹,要塞司令部厅舍于2017年海巡署将土地与建物移拨基隆市政府后[4][5]2018年10月起,基隆市文化局在“大基隆历史场景再现计画”的支援下、启动修复再利用工程计画,依据文资法规定完成规划设计与审定程序,于2020年4月开工。

目录

厅舍设计

目前的基隆要塞司令部厅舍于1928年9月动工,1929年3月完工,为一座T字型的两层楼钢筋混凝土建筑。设计者是台湾总督府营建课工事部技师浅井新一,建筑外观贴附十三沟面砖的立柱及洗石子栏杆搭配而成,入口正面设有雨庇供车辆直接驶入。一楼配置炮兵部、工兵部、经理室、讲堂兼食堂、收发室等空间,二楼则有军医室、副官事务室、参谋部室、会议室兼长官食堂、司令官室、接待室,厅舍后方附属浴室、厕所等空间,此外建筑物后面靠近山壁处设有防空洞。[6]

主要设施

二战前,旧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要塞建筑,对舰射撃用的海岸炮台称为“炮台”,海岸防守敌军的陆战用炮台称作“保垒”。永久要塞设施依时代、用途、地域的差别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设有炮台、堡垒、掩体(pillbox)、高射炮阵地、指挥所、观测所、弹药库、油库、贮水・给水设施、通信设施、待机所、 地下坑道 、医疗设施等。

参考文献

  1. 基隆要塞司令部.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2. 沈如峰. 基隆要塞司令部将修复完工 4/22开放迎宾. 中央通讯社. 2022-03-18 [2022-05-14]. 
  3. 本段参照‘日本陆军兵科连队’(新人物往来社、1994年) ISBN 4-404-02144-5 第一部 炮兵连队 101页与110页
  4. 卢贤秀. 基隆市定古迹要塞司令部 最快108年开放. 自由时报. 2017-08-31 [2017-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5. 俞肇福. 古迹日 来逛要塞司令部寻宝. 自由时报. 2016-09-24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 
  6. 计画主持:张昆振。 协同主持:练乃齐、李魁鹏. 《基隆要塞司令部调查研究计画》. 基隆市: 基隆市文化局.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