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垂穗披碱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垂穗披碱草

中文名称:垂穗披碱草

学名 Elymus nutans Griseb.

科 禾本科

属 披碱草属

种 垂穗披碱草

垂穗披碱草(学名:Elymus nutans Griseb.)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可达70厘米。叶片扁平,上面有时疏生柔毛,下面粗糙或平滑,穗状花序较紧密,通常曲折而先端下垂,小穗绿色,成熟后带有紫色,含小花;颖长圆形,外稃长披针形,芒粗糙,向外反曲或稍展开,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纤毛,脊间被稀少微小短毛。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区。俄罗斯、土耳其、蒙古和印度、喜马拉雅也有分布。生长在草原或山坡道旁和林缘。

垂穗披碱草植株生长茂盛,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广泛应用于高寒退化草场的改良和人工草地的建设。

信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亚科 早熟禾亚科

族 小麦族

命名者及年代 Griseb.,1868

形态特征

根: 基部和根出叶鞘被柔毛;叶平展,上面有时疏具柔毛,下面粗糙或平滑,长6-8厘米,宽3-5毫米;

茎: 秆高50-70厘米,基部稍膝曲;

花: 穗状花序较紧密,通常-F垂,长5-12厘米;穗轴边缘粗糙或具小纤毛;小穗初绿色,后带紫色,长1.2-1.5厘米,具3-4小花,偏向垂轴一侧,近无柄或具极柄;颖长圆形,几相等,长4-5毫米,3-4脉,先端渐尖或具长1-4毫米芒;外稃长披针形,5脉,被微小短毛,第一外稃长约1厘米,先端芒长1.2-2厘米,粗糙,外曲或稍展开;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圆或平截,脊具纤毛,脊间被稀少微短毛;

染色体: 2n=42;

物候期: 花果期7-10月;[1]

分布地域

垂穗披碱草分布于我国内蒙古 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区)。在国外,苏联的亚洲部分和印度的喜马拉雅地区均有分布。

生态特征

垂穗披碱草茎叶茂盛,当年实生苗只能抽穗,生长第二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青,6月中旬至7月下旬抽穗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全生育期102—120天左右。垂穗披碱草具有发达的须根。根茎分蘖能力强,当年实生苗一般可分蘖2—10个,土壤疏松时,可达22—46个,生长第二年分蘖数达30—80个,其中半数以上能开花结子。抗寒,幼苗能耐低温的侵袭;据观察,在青海同德县,当气温下降到-38℃时,能安全.越冬,越冬率为95—98%。适应性强,无论在低海拔的河北,或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均生长良好,适应海拔高度的范围为450—4500米。在青海省年平均气温-26℃的泽库县,-3.4℃的曲玛莱县,都表现生长发育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类型的土壤均能生长。据报道,能适应pH值7.0—8.1的土壤,并且生长发育良好。

抗旱力较强,根系入土深可达88—100厘米,能利用土壤中的深层水。不耐长期水淹,过长则枯黄死亡。垂穗披碱草具有广泛的可塑性。喜生长在乎原、高原平滩以及山地阳坡、沟谷、半阴坡等地方。在滩地,阴坡常以优势种与矮嵩草(Kobrbresiapygmaea)、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组成草旬草场,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4500米的滩地、沟谷、阴坡山麓地带,生长高大茂盛,形成垂穗披碱草草场;在稍干旱的生境,常能占领芨芨草草场的空间,形成优势层片,与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紫花芨芨草(A.Purpurascens)等组成芨芨草、垂穗披碱草草场;在路旁、沟边、河漫滩地带,能形成大片植丛或小片群落,在灌丛草甸,高山草甸上一般散生和零星生长,往往以伴生种掺入灌丛草旬草场。垂穗披碱草经栽培驯化后,在青海各地广泛种植,可建立人工打草场;与冷地早熟禾(Poacrymophila)、草地早熟禾(P.Pratensis)混播,建立打草、放牧兼用的人工草场。[2]

饲用价值

垂穗披碱草质地较柔软,无刺毛、刚毛、无味,易于调制干草。成熟后茎秆变硬,饲用价值降低。从返青至开花前,马、牛、羊最喜食,尤其是马最喜食,开花后期至种子成熟,茎秆变硬则只食其叶子及上部较柔软部分。调制的青干草(开花前刈割),是冬、春季马,牛、羊的良等保膘牧草。属中上等品质牧草。开花前营养价值较高,开花后期营养价值略有下降,它含的粗灰分少,各个生长季节粗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其化学成分见表25—1。垂穗披碱草开花前,茎秆幼嫩,枝叶茂盛,营养枝较多。其茎叶比见表25—2。茎叶比例分层结构见图25—2,各生育期产量与粗蛋白质含量变化见图25—3。由垂穗披碱草组成的天然草场,一般亩产青干草100—120公斤;人工种植草场,在开花期刈割一般亩产350—800公斤。再生性强,由垂穗披碱草为优势种组成的群落,开花期株高50—60厘米时刈割,9月下旬测产,一般亩产鲜草60—120公斤;人工种植草场,亩产鲜草可达150—200公斤.在种子成熟80%时,即可收种,亩产种子40—7.5公斤,每公斤种子40.2—45.4万粒,秸秆250—400公斤。青藏高原种植的垂穗披碱草,当年只能进入抽穗期,不能开花结子,亩产干草75—175公斤。产量的逐年动态见表25—3。刈割的垂穗披碱草可调制干草或与其它牧草切碎混合青贮。用青干草和青贮料作冬春补饲马、牛、羊,可以保膘。[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