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口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为急性进行性病变,是某局部组织发生急性坏死后,合并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病理过程,即组织的腐败性坏死,病变主要发生在颊部,使颊部组织形成腐肉而脱落,露出颌骨及牙齿,造成面部缺损,称为坏疽性口炎(gangrenous stomatitis)或走马牙疳(noma)、口颊坏疽。坏疽性口炎主要发生在贫血、营养不良及严重传染病的衰弱儿童,成人极少见。致病菌种有梭状杆菌、奋森螺旋体、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等厌氧菌。坏疽性口炎容易与重症坏死性龈炎混淆,也有人认为是坏死性龈炎的严重型或恶性变。[1]
概述
坏疽性口炎又称口颊坏疽,祖国医学称为走马疳。本病容易与重症坏 死性龈炎混淆,也有人认为是坏死性龈炎的严重型或恶性变。主要发生在有牙的儿童,多与全身衰弱或极度营养不良有关。文献曾报告在患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婴儿中,偶见此病。
病因
樊尚螺旋体和梭形杆菌为坏疽性口炎的主要致病菌,还合并产气荚膜杆菌与化脓性细菌的感染。坏疽性口炎与机体状态有密切关系,儿童多在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黑热病后期发生。成人则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如白血病、糖尿病、结核病等全身营养极差,抵抗力极度低下的病例。[2]
发病机制
从坏疽性口炎的病变组织取材作镜检或培养,可检出Vincent梭形杆菌或Vincent螺旋体。
并发症
病程中坏疽性口炎患儿极度衰弱而出现无炎症反应,体温不高,若未及时治疗,常全身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坏疽性口炎除累及口腔外,还可发生于新生儿鼻腔、肛门区。偶尔累及眼睑和直肠,发生坏疽性病变。[3]
诊断
- 有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患有营养不良、口腔卫生不良、急性传染病的幼儿多见。
- 口腔急性广泛的组织坏死伴恶臭,疼痛不明显。
鉴别诊断
- 急性坏死性龈口炎:病损从龈缘、龈乳头开始,呈水平消失,局部疼痛,可发热,疼痛明显。
- 结核:病程长,溃疡基底不平,有倒凹,疼痛明显,活检为结核性肉芽肿。
- 腺周口疮:有复发史,疼痛明显,无口臭,可自愈。
- 口腔鳞癌:溃疡基底硬,早期疼痛不明显,发展缓慢,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 炭疽坏死性皮肤溃疡:有牧场、畜产品加工的工作接触史,有碳磨黑色干痂,实验室检查可找到炭疽杆菌。
症状
坏疽性口炎初起时常在单侧颊黏膜上出现紫红色硬结,迅速变黑脱落遗留边缘微突起的溃疡面,向深层扩展,并有大量坏死组织脱离,同时,颊部皮肤肿胀发亮,腐烂脱落,终至内外贯通,“穿腮露齿”。病程中有特异性腐败恶臭,但病员疼痛感轻微。病情恶化,可致死亡,死亡原因多为并发症所致。如治疗及时,痊愈后常遗留颜面部及牙颌系统的严重缺损。[4]
坏疽性口炎的病损多发生在牙龈边缘或牙龈乳头之间,若未采用特效治疗,病情常很快蔓延,并破坏牙龈软组织或骨质。坏死部位覆盖由坏死组织形成的黄白色假膜,并有顽固性疼痛及反复出血。病程长短不定。症状有轻有重,重者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期近一步发展时可扩散到口腔粘膜的其它部位。坏疽性口炎早期绝大多数出现坏死性龈口炎的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意义,可避免发展为坏疽性口炎。
治疗
- 1.5%~3%过氧化化氢溶化氢溶液(双氧水)清洗患部,现用氯己定液拭洗,每1~2小时1次。仔细除去坏死组织。
- 青霉素、链霉素联合肌注,必要时应采取静脉滴注,每日量青霉素可达300万~800万U,链霉素1~2g,亦可用头孢菌素类。
- 甲硝唑(灭滴灵)口服或静脉滴注,每天用量口服1g,分次口服。静滴每瓶0.5g(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首次15mg/kg,以后每6小时用7.5mg/kg。
- 补液,输血,给足量维生素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