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球辐射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地球辐射带是中国科技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地球辐射带分为内外两个带,它们在向阳面和背阳面各有一个区,内辐射带是离地面较近,而外辐射带离地面较远。

辐射带的中心位置到地心的距离约1.5个地球半径,外辐射带的中心离开地心距约在3-4个地球半径。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内外辐射带的粒子环境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内辐射带简称内带,内带中含有大量的高能质子和电子,在无太阳质子事件并且地磁扰动不大的情况下,内辐射带中高能质子和电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相当稳定,称之为稳定的内辐射带。

它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还受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影响,而使辐射带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的发生变化,空间分布的长期变化与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强度的变化则要进行大量的探测。

内带中对卫星和宇航员的威胁主要来自高能的质子。外辐射带对卫星和宇航员的威胁主要来自高能的电子。

位置

这两条地球辐射带对称于地球赤道排列,且只存在于低磁纬地区上空。内辐射带的中心约在1.5个地球半径,范围限于磁纬±40°之间,东西半球不对称,西半球起始高度低于东半球,带内含有能量为50兆电子伏的质子和能量大于30兆电子伏的电子。外辐射带位于地面上空约2~3个地球半径处,厚约6000公里,范围可延伸到磁纬50°~60°处,其中的带电粒子能量比内带小。一般说来,在内辐射带里容易测得高能质子,在外辐射带里容易测得高能电子。

地球辐射带是空间探测时代的第一项重大天文发现。1992年2月初,美国和俄罗斯的空间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地球的第三条辐射带。新辐射带位于内外范艾伦带当中的位置,是由所谓的反常宇宙线——大部分是丢失一个电子的氧离子构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