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在葡萄园(余秀华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葡萄园》是诗人余秀华创作的诗歌。

作品原文

1.

想要委身于一种植物,七月有盛大的节日和祭日

要在中途会和,你来自流水,我来自云朵

各自伸出一节绿蔓,就有了扣合之势

一个个词汇争相赶来,青的,红的,紫的

饱含水性,人心和佛性

我们说,在葡萄园,是一次神秘的巧合

这神秘是省略,也是概括。

在葡萄园的门口,一定会遇到风,遇见花开的声音

和星空垂在昨夜后,隐秘的斑斓



2.

具体到一株葡萄,一个能让果实红透的高度

我们需要再一次从早春走来,从一匹新叶的抽出

五千米的疼痛也许夸张了一点

那时候我们散落在不同的方言里,各自搭起脚手架

用日子的鸡零狗碎构筑一座金字塔

却无法预测摘到月亮的距离

于是我们借用了诗歌,借用了让我们哭泣的文字

一次次醉去,直到七月深处,火与水同时敲门

直到心爱之人,托举一串葡萄,笑出潮声



3.

但是没有人能确定比一颗葡萄醒得早

我们的梦中空的时候,一片叶子也在收紧它的力

在修饰部分之外。

多快的速度才能赶上一颗葡萄点灯的时刻

这一次我跑了八千里路,八千里的月色里

足够一场战争。胜饮葡萄酒,败也饮

和谈的时候也是要喝的

而过了这八千里,我恰恰遇上了和平盛世

和一颗葡萄爱得眼泪汪汪



4.

所谓葡萄园,是千万棵葡萄树保持恒定的距离

我们不过是一些移动的情分,流窜的爱情

而脚下的几千亩土地,谁都能听到靠近的沉默

谁都不会有更多的话

一颗葡萄说:我来了,我在这里

我要说的是,我来了,我还要离开

只是我不会写《归去辞》。如同我来的时候

也没有更多的试探

作者简介

余秀华(1976年3月22日-),中国诗人,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1]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造成了脑瘫,从此行动不便,说话口齿不清。2009年起她正式开始写诗,代表作有《月光落在左手上》《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们爱过又忘记》 等,曾获农民文学奖、湖北文学奖等荣誉。[2]

余秀华的诗歌中有许多爱情诗。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身体带有残缺的女人,她对爱的缺失有着极为深刻的体验。她的爱情诗并不满足于对爱情欲望的诗意呈现,而是极力展现出丰富复杂、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体形象。[3]

她诗中的女性抒情者是一个深怀自卑感揽镜徘徊的“傻子”、“犯病者”(《与一面镜子遇见了》),也是极为清高骄傲、爱自己身体里的锈斑胜过爱“你”的自恋者(《我想要的爱情》);是在“你”口渴的时候,甘愿以自己青春的鲜血供奉“你”的奉献者(《面对面》),又是决定将“人间情事一丢”重获“清澈的骨骼”的逃离者(《在田野上打柴火》);是让爱情的冰凉火焰照亮深处伤疤后兀自熄灭的孤独者(《战栗》),又是如果回到过去会“把爱过的人再爱一遍,把疼通过的再疼一遍”的痴情者(《人到中年》)。[4]

她的诗歌充溢着爱的躁动与呼唤、爱的幻灭与实现等复杂的意蕴,爱情与其说是其诗歌的主题,不如说是引发诗人对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问题进行本体追问的核心命题。[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