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在葡萄園(余秀華詩歌)

《在葡萄園》是詩人余秀華創作的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1.

想要委身於一種植物,七月有盛大的節日和祭日

要在中途會和,你來自流水,我來自雲朵

各自伸出一節綠蔓,就有了扣合之勢

一個個詞彙爭相趕來,青的,紅的,紫的

飽含水性,人心和佛性

我們說,在葡萄園,是一次神秘的巧合

這神秘是省略,也是概括。

在葡萄園的門口,一定會遇到風,遇見花開的聲音

和星空垂在昨夜後,隱秘的斑斕



2.

具體到一株葡萄,一個能讓果實紅透的高度

我們需要再一次從早春走來,從一匹新葉的抽出

五千米的疼痛也許誇張了一點

那時候我們散落在不同的方言裡,各自搭起腳手架

用日子的雞零狗碎構築一座金字塔

卻無法預測摘到月亮的距離

於是我們借用了詩歌,借用了讓我們哭泣的文字

一次次醉去,直到七月深處,火與水同時敲門

直到心愛之人,托舉一串葡萄,笑出潮聲



3.

但是沒有人能確定比一顆葡萄醒得早

我們的夢中空的時候,一片葉子也在收緊它的力

在修飾部分之外。

多快的速度才能趕上一顆葡萄點燈的時刻

這一次我跑了八千里路,八千里的月色里

足夠一場戰爭。勝飲葡萄酒,敗也飲

和談的時候也是要喝的

而過了這八千里,我恰恰遇上了和平盛世

和一顆葡萄愛得眼淚汪汪



4.

所謂葡萄園,是千萬棵葡萄樹保持恆定的距離

我們不過是一些移動的情分,流竄的愛情

而腳下的幾千畝土地,誰都能聽到靠近的沉默

誰都不會有更多的話

一顆葡萄說:我來了,我在這裡

我要說的是,我來了,我還要離開

只是我不會寫《歸去辭》。如同我來的時候

也沒有更多的試探

作者簡介

余秀華(1976年3月22日-),中國詩人,出生於湖北省鍾祥市。[1]

余秀華因出生時倒產、缺氧造成了腦癱,從此行動不便,說話口齒不清。2009年起她正式開始寫詩,代表作有《月光落在左手上》《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我們愛過又忘記》 等,曾獲農民文學獎、湖北文學獎等榮譽。[2]

余秀華的詩歌中有許多愛情詩。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身體帶有殘缺的女人,她對愛的缺失有着極為深刻的體驗。她的愛情詩並不滿足於對愛情慾望的詩意呈現,而是極力展現出豐富複雜、個性鮮明的女性主體形象。[3]

她詩中的女性抒情者是一個深懷自卑感攬鏡徘徊的「傻子」、「犯病者」(《與一面鏡子遇見了》),也是極為清高驕傲、愛自己身體裡的銹斑勝過愛「你」的自戀者(《我想要的愛情》);是在「你」口渴的時候,甘願以自己青春的鮮血供奉「你」的奉獻者(《面對面》),又是決定將「人間情事一丟」重獲「清澈的骨骼」的逃離者(《在田野上打柴火》);是讓愛情的冰涼火焰照亮深處傷疤後兀自熄滅的孤獨者(《戰慄》),又是如果回到過去會「把愛過的人再愛一遍,把疼通過的再疼一遍」的痴情者(《人到中年》)。[4]

她的詩歌充溢着愛的躁動與呼喚、愛的幻滅與實現等複雜的意蘊,愛情與其說是其詩歌的主題,不如說是引發詩人對存在、真理、死亡等形而上問題進行本體追問的核心命題。[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