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潯陽非所寄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在潯陽非所寄內》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在潯陽非所寄內》是盛唐創作的詩詞,作者是李白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在潯陽非所寄內》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李白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在潯陽非所寄內》[1]
聞難知慟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
知登吳章嶺,昔與死無分。
崎嶇行石道,外折入青雲。
相見若悲嘆,哀聲那可聞?
作品譯文
你知道我蒙難後一定會痛哭不停,也可以想象到,你一定會哭泣着進官府為我伸冤。
賢君你就像蔡文姬請求曹操一樣,流着淚,請求達官們寬恕我。
我也知道你翻過吳章嶺的時候,一定吃盡了苦頭。
高峻入雲、崎嶇盤結的山道,那是你這樣嬌小的女人能攀越的?
我們如果相見,你的哀嘆聲一定慘不忍聽。
本段注釋
非所:不是人能夠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監獄﹑邊荒之地等。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2]。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唐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