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玛丽大教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玛丽大教堂有三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各一座

中文名:圣玛丽大教堂

外文名:St Mary's Cathedral

官方网站:catedraldevalencia.es

美国圣玛丽大教堂

坐落于旧金山的圣玛丽大教堂雄居山顶、广场宽阔[1],其抛物面形的白色侧壁向上冲至190英尺高。这座教堂显示了现代建筑师们是如何寻求通过大胆的构形、创造性的装饰象征手法来展现灵魂的升华。

澳大利亚圣玛丽大教堂

悉尼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始建于1821年,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它位于学院街与阿尔伯特王子路的街角处,也就是在海德公园的对面。

德国圣玛丽大教堂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勒教堂

St. Mary's Cathedral and St. Michael'sChurch at Hildesheim

入选时间:1985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

地理位置:N52 09 10 E09 56 38 (圣米迦勒教堂)

N52 08 56 E09 56 50 (圣玛丽大教堂)

遗产编号:187

遗产描述:

希尔德斯海姆坐落于德国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侧、汉诺威东南的伊内尔斯特河畔,这里以贝恩沃德主教修建的罗马式教堂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而闻名遐尔,并有享“早期罗马式建筑瑰宝”之美称。半木质结构的建筑物的特征形成了希尔德斯海姆市的独特特征。

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和圣米迦尔教堂,圣米迦勒教堂建造于公元1010年至1020年间,整个教堂严格遵循对称的设计理念建造,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后殿,这两个后殿展示了老撒克逊时期典型的奥图罗马式风格。教堂的内部装潢设计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式风格的极好体现,不管是教堂的木制天花板还是精心装潢的墙壁,不管是青铜门还是伯那德肖铜圆柱,以及圣玛丽大教堂的珍宝,这些很好地向世人展示着当时的建筑风貌。

198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i),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丽大教堂与圣米迦尔教堂的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圣米迦尔教堂建造于公元1010年至1020年间,严格遵循了对称的设计理念,两个对称的半圆形后殿是老撒克逊(Old Saxony)时期典型的奥图罗马式(Ottonian Romanesque)风格。教堂的内部装潢设计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罗马式教堂风格,特别是木制天花板、粉刷的墙壁,以及有名的青铜门和伯那德青铜圆柱。圣玛丽大教堂的装饰也是这一风格。

开放时间

教堂的开放时间为4月1日至10月31日:周一至周六10:00-18:30(18:00停止进入),周日及公共节假日为14:00-18:30(17:30停止进入);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周一至周六10:00-17:30,周日及公共节假日14:00-17;00;钟楼的开放时间为每天10:00直至日落时分。

门票价格

教堂门票价格为5欧元;团体、13岁以下的儿童3.5欧元;钟楼门票价格为2欧元,团体、14岁以下儿童3.3欧元。

视频

悉尼哥特式欧洲中世纪建筑——圣玛丽大教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