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团结墓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团结墓地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团结墓地

地理位置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年 代 东汉

团结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以东20公里的哈克镇团结村西约0.5公里处的海拉尔河南岸台地上,北距海拉尔河约0.8公里南距301-国道约2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9°14′40″,东经120°6″。 2013年团结墓地遗址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简介

团结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村东约150米的平地上,西距海拉尔区约20公里,北距海拉尔河2公里,南距滨洲铁路3公里。遗址北、东、西三面平坦开阔,现已开辟成农田,南侧地势略高,现为牧场,局部草场被破坏,由于多年风蚀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坑。

该遗址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当时曾在地表暴露出的沙坑内采集到石镞、石叶、石核以及少量陶片。1999年8月,团结村一农民主动将翻地时出土的几件玉器和石器上缴给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根据这一线索,博物馆曾先后三次派人到团结村周围进行调查,找到了出土玉器和石器的准确位置,并采集到一批石镞、石叶、陶片及1件玉环,还发现有人骨残块。

鉴于这批出土遗物所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1999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联合对团结遗址进行了第四次调查。在农田中部近50平方米的范围内采集到石镞、石叶、刮削器等石器20余件,还发现了1件两端均有刃的小玉锛,从采集的陶片中首次发现了彩陶。这些遗物大多出自耕土层内,分布范围相对集中,且同时有人骨,推断原来应为墓葬,但被扰动,墓葬数量不明。耕土层呈黑色,砂性较强;其下为黄灰色沙土层,较纯净。

详情

海拉尔河南岸台地较为平坦,墓地所在地的地势较高,呈缓坡状。前几年,当地居民修筑防洪坝时在此大量取土,形成东西长25米、南北宽13米、深约2米的大土坑,现仍为居民修建房屋所使用的取土场。在此土坑西侧近10米处以西,也有早年取土形成的更大的取土坑。据现场调查,在两个土坑之间的边缘处,已有多处墓葬遭到严重破坏,出土5件陶器,采集5件。地表散落有人骨和马头、牛头骨等遗物,墓葬分布较为密集。

已清理的7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无葬具,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一般长度在2~2.3米之间,宽度前后基本相同,在0.58~0.8米之间。墓向西北,在292°~320°8之间。均为单人葬,多仰身直肢,随葬品均为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以陶器为主,约在一半的墓中出有铁器,因锈蚀严重,不能确定其为何物。从其出土的位置及大小来分析,可能是铁镞一类兵器。殉牲现象比较普遍,约占60%,为马、牛、羊的头骨和牛蹄骨,一般放置于人头顶的二层台上。这说明当时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出土的陶器来看,器型单一,均为手制夹砂黑褐陶罐,无论从陶质、制作方法、形制和纹饰等方面看,都与拉布大林、扎赉诺尔、伊敏河墓地存在较大的一致性。随葬品为死者生前所用,其中以陶器最为明显,在陶罐的外面均有烟炱痕迹。HTM1出土的双耳罐与拉布大林和扎赉诺尔出土的双耳罐较为接近,只是团结HTM1出土的双耳罐颈部较短,口沿外展较大,而后两者颈部直且较长,与伊敏河出土的双贯耳壶迥然不同。但是从团结墓地的墓制和文化内涵来分析,均与伊敏河墓地相同,因此,我们推断呼伦贝尔团结墓地的年代应与伊敏河鲜卑墓地相近或略早,上限约当东汉中晚期。这一发现对拓跋鲜卑的研究增添了实物资料。

参考来源

  1. 团结墓地, 博雅旅游,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