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因陀得慧尊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因陀得慧尊者五百罗汉第拾尊因陀得慧尊者,即因(帝释天),为佛教之护法神,乃十二天之一。[1]

因陀得慧尊者

五百罗汉第拾尊

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于须弥山顶忉利天之善见城,率领四天王等众,故称天主、帝(帝释)、释迦天王、释迦因陀罗。因陀罗原为婆罗门教、印度教之神。

吠陀时代,因陀罗为雷雨之神,甚受崇拜。因善于攻城陷阵,后渐发展为战神,为英堆或战士之守护神。与梵天、毗沙门天等都是最早被融入佛教的神祇。在佛教经典中,以之为忉利天之天主,为护法善神之一。据传为达摩达之弟子。曾在白象山中修行,证行阿罗汉果

据《景德传灯录》、《传法正中记》等书的记载,自佛祖将正法眼藏付于摩诃迦叶,代代传承,至西天第二十四祖为师子尊者。师子尊者付法藏于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并旁出以祖,是为达摩达,达摩达又有两个弟子,因陀罗即其一。达摩达在师子尊者遇害后,便到象白山中隐居修行,享年甚长,因陀罗一直随侍身旁。因陀罗有四个著名弟子,即达磨尸利帝、那迦难提、破楼求多罗、婆罗波提,宗列为嫡系传法序列,很受敬重。

“慧”在佛教中有广狭两义,广义指智慧,狭义谓“于法能有简择”。已修达“慧”的境界的人,当然是受到敬佩的高僧。

因陀得慧尊者形象通常呈天人形,坐于巨象上,以千眼庄严其身。据杂阿含经卷四十载,因陀罗具有聪明智慧,能观千神之义,故称千眼。

因陀罗,又作因陀逻、因达罗、因提黎、因提、因祗、释提桓因富竺陀罗摩伽婆、婆娑婆、憍尸迦、舍脂钵低、千眼、因提利。意译作天主、帝,即最胜、天上之义。此外,因陀罗之别名,自古所传逾千种 [2]

生平

因陀得慧尊者在五百罗汉中排第十位。他原来是印度的一个和尚,居住在蛇神山上,因此又被人称作蛇神山人

蛇神山上有许多灵蛇出没,普通人轻易不敢上山,但因陀得慧经常走山路,却出入平安,从来没有被蛇咬过。人们因此认为他道行高深,连蛇都怕他,所以对他非常尊敬。其实,蛇之所以不伤害他,是因为他每次化缘,都特意多要一些食物,在上山的时候,一路将食物分给蛇吃,蛇将他视作主人一般,自然不会伤害他了。

后来,山上的蛇由于频频伤人而触动了天怒。雷雨之神因陀罗王降临到蛇神山的上空,用暴雨和雷电击杀群蛇,灵蛇纷纷被杀死。当时,因陀得慧正在山洞修行,忽然看到有很多小蛇逃到他的洞前,它们不断地向因陀得慧点头乞求,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因陀得慧不禁大发慈悲之心,他走到洞外,将袈裟铺在地上,向天神祷告说:“灵蛇伤人,自然应该受到惩罚,但是小蛇仔并没有做恶事,希望天神收起雷霆之怒,饶恕它们吧。”他的话似乎打动了天神,不一会儿,蛇神山上的雷雨便平息了,那些躲在袈裟底下的小蛇,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

进过这次劫难以后,蛇神山上的蛇再也不敢乱来,只有遇到恶人它们才会去咬,而善良的人经过那里,则丝毫不会受到侵犯。因陀得慧也通过这件事,明白了世间的报应丝毫不差,因果循环无穷无尽,从此他更加勤奋修行,终于成为德行高深的罗汉。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安然端坐,左手于膝上结印,右手于胸前结印,环须盈面,额环如日,神情威猛,神态庄严和平。尊者护持佛法,威武庄严,道行高妙。

禅诗

天道神机莫枉疑,遇事再三多思维。

好乘东风浩荡力,直上青空腾云飞。

偈解

天道神机不要用心去枉自猜疑,遇事须审时度势、冷静思量,如此不能凭借东风之力浩然前行,直上青云腾空万里。 得此偈者,喜欢猜疑别人的想法,易见风使舵,遇事不独立思考又遇好机会,但应冷静思考,谋定而后动,以便乘势而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