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角蒲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四角蒲桃 |
中文学名 四角蒲桃 拉丁学名 Syzygium tetragonum Wal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桃金娘目 亚科 桃金娘亚科 族 蒲桃族 分布区域 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 |
四角蒲桃,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四角蒲桃SyzygiumtetragonumWall.的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产广东海南岛、广西、云南等地。见于中海拔山谷或溪边。分布于锡金、不丹及印度。
形态特征
四角蒲桃,又名棱翅蒲桃。乔木,高20m。嫩枝粗大,四角形,有明显的棱。叶对生;叶柄长1-1.6cm,粗壮;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cm,宽6-8cm,先端圆或钝,有1个长约1cm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圆形,上面干后暗褐色,无光泽,下面稍淡;羽状脉,侧脉9-13对。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枝上,长3-5cm;无花梗;花蕾长6-7mm;萼管短,倒圆锥形,萼齿钝而短;花瓣连合成帽状;雄蕊多数,长3mm,花药丁字着生,纵裂;子房下位。浆果球形,直径约1cm。花期7-8月。[1]
本种提示
Merrill把海南标本定为S. nienkui Merr. et Perry,认为它和本种的区别在于枝条有明显的棱角,花也较大。其实产于喜马拉雅山区的标本都有明显的棱角。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中海拔山谷或溪边。
植物种属
桃金娘科植物四角蒲桃。
主要价值
【拼音名】Sì Jiǎo Pú Táo
【别名】念劬蒲桃、山石榴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四角蒲桃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tetragonum Wall.[Euge-nia tetragona Wight;Syzygium nienkui Merr.et Perry]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山谷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蒲桃树冠丰满浓郁,花叶果均可观赏,可作庭荫树和故堤、防风树用。
蒲桃果实的可食用率高达80%以上,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利用这种独特的香气,与其他原料制成果膏、蜜饯或果酱。果汁经过发酵后,还可酿制高级饮料。
蒲桃属的介绍
描 述:Syzygium Gaertn. 蒲桃属,桃金娘科,5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少数在大洋洲和非洲,我国约有74种,产长江以南各地,多见于两广和云南,其中蒲桃S. jambos(L. )Alston和洋蒲桃S. samarangense(Bl. )Merr. et Perry为栽培的果树,有些野生种类的果亦可食;另有引种的丁香S. aromaticum(L. )Merr. 花蕾供药用及化学工业用;不少种类喜生于溪边或谷旁,可为固堤植物;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对生,很少轮生,革质,有透明的晚点,羽状脉;花大或小,3至多朵排成聚伞花序再组成圆锥花序;萼管倒圆锥形,有时棒状,裂片4-5,稀更多,常钝而短;花瓣4-5,稀更多,多少粘合而一起脱落;雄蕊多数,分离,花丝稍长,在花蕾时卷曲,花药丁字着生,纵裂,顶有腺体;子房下位,2室或3室,每室有胚珠多数;浆果或核果状,顶冠以残留的环状萼檐;种子通常1-2颗,种皮与果皮的内壁粘合;子叶厚而粘合成一块状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