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片樹葉的情懷——讀張忠輝《樹下讀葉集》有感(袁瑞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樹下讀葉集.有感》是中國當代作家袁瑞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樹下讀葉集.有感
一片樹葉的情懷
——讀張忠輝《樹下讀葉集》有感
當收到張忠輝《樹下讀葉集》時,看着頗富詩意與哲理的書名和精美的封面設計,還有書沉甸甸的手感,讓我着實吃了一驚。書名中的那個「讀」字,意蘊深厚,令人產生立即閱讀的衝動。但更讓我吃驚的是,在2021年6月20日我的《燦爛瞬間》新書分享會上,他在大會發言中說:「我今年才退休,力爭十年後,我也出本書」。可這才過去8個月,他的書竟然就擺在了我的案頭!十年與8個月,這數字概念怎麼到了他那裡,就發生了這麼不可思議神速的逆轉呢?這不得不令我稱奇,也不得不令我刮目相看。是的,他的確讓我嘖嘖稱奇,也的確讓我刮目相看!因為從第一次初識到現在,他就常常在做讓我大吃一驚的事情。
2021年3月25日,應邀參加四川省散文作家聯誼會在德陽市舉辦的《「禮讚百年,走進德陽」四川省散文名家德陽工業題材採風》活動。去的頭一天下午,張人士會長打電話給我,說四川省經濟信息廳的張忠輝廳長也要去德陽參加活動,可否坐我的車去?隨即把電話號碼發給了我。我想既然是個廳級領導,按慣例及出於禮貌那肯定得去接他。於是我立刻撥通了他的電話,電話中傳來一個語調溫文爾雅、不疾不徐的聲音。他非常禮貌地說感謝能搭我的車去德陽。我問他什麼時間在哪個地點去接他,他說不用去接,坐地鐵到我的住址附近上車,只需要把我的車牌號告訴就可,並約定了我們出發去德陽的時間。放下電話,感覺這人與別的廳級幹部不一樣,沒有一點官氣,便心生好感。第二天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老遠看一個人在左看右看地找車,便迎上前去問他是否是張廳長,他客氣地與我及先生握手說:「我是張忠輝,不是廳長,是巡視員,剛退休。我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二莽子。』」我突然便笑了起來,因為分明站在我面前的這個人看起來是個儒雅之人,卻非要給自己起個如此魯莽、土得掉渣的筆名,這強烈的反差讓我忍俊不禁。他說完這話,便將一個禮品袋遞到我手裡,說:「朋友送的茶葉,我平時不太喝茶,就送你們了,謝謝你們讓我搭車。」這個舉動讓我大吃一驚,因為這樣謙和且重禮儀還帶點自嘲式幽默的廳級幹部,還真是少見。開車途中,雖然剛認識,卻受他幽默、健談的感染,彼此不感到拘謹,便隨意地聊了起來,當知道我們曾工作的單位是中國核動力院時,他高興地說大學畢業在綿陽九院工作了幾年,也到核動力院去過,與核動力院原院長錢積惠是好朋友。都是干過核工業的,今天認識算是緣分。後來到省級機關工作,現在退休了,準備把過去的文學愛好撿起來,慢慢學着寫點東西。他的坦誠與實在,身在官場卻不圓滑世故,宛如普通人般的質樸、隨和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次採風回來後不久,他發在群里的採風文章《兩台機器的百年對白》又讓我大吃一驚。他採用擬人化的手法,選取由二重廠生產,當今世界最大的八萬噸模鍛壓力機和只有辦公桌大小,卻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式日本清水車床這一大一小兩台機器,通過對話的方式,把在德陽這塊原冷清貧瘠的土地上,中國重工業製造業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聯合國授予的「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市」、「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裝備製造』」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出來。這篇出手不凡的文章無論是選材還是構思都新穎別致,其驚人的想象力、謀篇布局的巧妙,駕馭文字的能力,詼諧幽默的氣息,都不得不讓人大吃一驚!也激發了我想進一步了解他的欲望。 當我看完這本書後,不僅找到了為什麼會幾次三番讓我大吃一驚的深層原因,也看到了被李銀昭先生讚譽為「歸來的少年」的那個人,把自己的情懷和做人的準則,揉進紛紛揚揚的落葉之中,不改初心,堅守做人的準則與價值觀,按自己選定的目標,山一程水一程地行走在人生路上的情景。《樹下讀葉集》,就是他在樹下撿起的片片樹葉——那是他自己過去的樣子、人生河流中濺起的朵朵浪花;是他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享受的溫暖母愛、接受如何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的教育;就是他的歲月,以及歲月中愛她的人和他愛的人的溫情與馨香。
《樹下讀葉集》最打動我的是:極具魅力的本土化語言,讓文章充溢着靈動的氣息。如吃嘎嘎、吃莽莽、月白水、馬虎和走展、說得攏、干筋廋猴、龜兒子、相因、花臉貓兒等。這些極具四川特色的本土化語言,讓人感覺特別親切,讀到這樣的詞彙,一種鄉音和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喚醒沉睡在心底的那份鄉愁。現在我們的很多散文,語言都非常的精美,當然散文講究語言的精美是應該的,但語言精美的散文看得多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偶然看到頗具地方特色的語言,一種別樣的親切感便油然而生,文章也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半鄉愁聞搗衣》中,作者思念故鄉,因洪雅境內的青衣江很像故鄉的嘉陵江,便在「五.一」放假時去了洪雅,在青衣江邊想起故鄉嘉陵江邊的洗衣人,想到和姐姐在江邊洗衣的情景:「那時家裡最忙最累的是姐姐,全家老小的衣服和鋪籠罩被都由她洗,我做簡單配合……姐姐高挽起衣袖和褲腳,一會兒用木棒槌'啪啪啪』地敲打,一會兒忙着漂洗、淌水」。正沉浸在甜蜜的回憶中時,突聞久違的搗衣聲,便循聲而去,見一老婦正在青衣江邊搗衣,便與他攀談起來:「'大姐這麼早,吃飯沒有?』'沒。』'水這麼冷,咋不先吃了來,熱和些。』'不咋冷了。』'這水好像有一點渾喲。』'月白水,還好。』她總是簡短應答我。可'月白水』三個字,又把我牽回了故鄉。'月白水』是故鄉常聽常說的詞,我自從考學出來後,就再沒聽說過。每年開春以後,一陣春雷震下一場場桃花水,清澈的嘉陵江就漸漸變渾,故鄉把介於清亮透明和渾濁洪水之間的江水,親昵地稱為'月白水』,就是像月亮那樣——銀白中帶着淡淡黃渾的水色。」這久違的地方語言,就這樣親切地撞擊着我的心扉,讓我也生出思念故鄉的縷縷情絲。 陳年舊事中折射出社會變遷與時代的進步。這本書講述的都是作者過去生活、工作中所經歷的人和事。文章中充溢着過去貧窮生活中童年的純真,那種只要能吃上一頓肉哪怕是病豬肉和姐姐賣碗碗茶掙上幾分錢、幾角錢簡單的快樂和閃爍其間人性真、善、美的光輝。
座談會現場(局部)
母親積極向上勤奮工作,對孩子嚴格要求,塑造孩子優秀品格的文章,如《慶百年,想媽媽》《媽媽的鹹菜》《小學老師何元聰》等,通過這些文章,我也就找到了張忠輝為什麼做事總是讓人吃驚的原因了。他在《慶百年,想媽媽》中有一段描寫讓我特別感動:「媽媽臨終還把我叫到病床前,語重心長地說:'財多累己,媽這輩子沒有財產留給你,留給你的就是平常說的那些話,本分本分,終究有分,奸薄奸薄,越奸越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莫去亂想錢,不該拿的決不能拿。莫去伸手,伸手遲早要被逮到起。』我應到:'媽老爺呀,你教育我幾十年了,我都工作到快退休了,曉得該咋個工作了,您放心嘛。「當時我這話既是安慰她,其實也有一絲不耐煩。兩年後,我身邊有同事被'雙開』了,而且還有領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常常在深夜裡反思,如果我從小沒有媽媽在耳邊嘮叨,我會不會向他們那樣……我渾身直冒冷汗!」。正是在媽媽這種走正道,做正事的言傳身教,才讓作者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哪個人生階段都能做到做事光明磊落,做人清清白白。還有《四十八年前那兩分錢》《無法落地的道歉》這些真情流淌的文章,讓我看到了他誠實篤厚、純真善良的品性,也感動得我熱淚盈眶。他滿懷深情寫的《好醫生 治窮病》《阿鋁涅槃》等文章,反映了精準扶貧、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事業篇》一輯中的文章,更是別具一格,我把它看成是科普文章,那些深奧的化學元素通過他風趣幽默的語言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所以我建議以後可以在寫科普文章中下點功夫,這樣更容易凸顯作者具備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文學創作的優勢,創作出不同凡響、有別於其他作家的作品。[1]
作者簡介
袁瑞珍,四川省夾江縣人。